界面新聞記者 | 黃華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7月8日,據國家衛健委官網,兩類手術將被取消——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應用于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禁止將“空腸回腸吻合術”應用于2型糖尿病治療。
其中,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實則自去年至今引起過廣泛關注。但在同一時期內,國內還出現了大量手術成功的案例報道。
例如,新華網在今年3月報道,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陸港院區血管外科團隊為78歲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成功實施了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VA術)。又如,北京市衛健委在今年3月發文,航空總醫院神經外二科聯合多學科團隊為一名80歲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實施了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LVA)。今年6月,深圳市衛健委官網還報道了一例由杭州求是醫院院長謝慶平主刀、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功能神經病區聯合手術室及麻醉科團隊配合的手術。
界面新聞記者統計,包括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麗水市中心醫院)、河南種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甘肅省中心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等醫院均有實施案例。
總結相關報道可知,所謂“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LVA)”,是在頸部建立起淋巴管與靜脈的吻合通道,來改善腦脊液淋巴引流,降低顱內壓力,促進致病蛋白排出,從而起到延緩甚至逆轉阿爾茨海默病病情進展的作用。另外,這類手術需要采用超顯微外科技術,熒光顯微鏡等專用設備不可或缺。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此前的相關報道也提示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LVA)手術仍處于臨床探索階段,其長期療效和適用范圍仍需進一步驗證。
7月9日,上海冬雷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學軍在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治療現狀上,阿爾茲海默病到了中晚期極度缺乏治療方案,在國內用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治療阿爾茲海默癥是近兩年的事,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海外,該手術就存在,只不過它當時沒有和阿爾茲海默癥的治療聯系在一起。
張學軍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據其了解,在近兩年時間內,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已在國內幾十家醫院開展,同時有大量的個體案例顯示,經該手術治療的中晚期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在術后緩解了部分癥狀。他說:“(該手術)雖然不是改善所有指標,但確有不少患者的情緒問題、記憶狀況在術后得到了改善。”
張學軍向界面新聞記者分析稱,這類手術在外科手術中不算難,結合阿爾茲海默病中晚期缺乏治療方案的現狀,對于看護負擔、心理和經濟壓力極大的患者家屬而言,希望嘗試治療并不難理解。他說:“單抗一年20萬,只能治療早期,手術大概4-5萬,醫保能報銷一些,對患者而言,這是有性價比的治療方案”。
此前,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也因為高價問題“出圈”。值得注意的是,謝慶平是國內頸深淋巴靜脈吻合手術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人物。他作為第一作者,在《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25年第43卷第2期)上發表了《淋巴外科手術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專家共識(2025版)》。
據《中國新聞周刊》今年3月報道,國內大部分開展“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的醫院收費在1-5萬元區間,但在謝慶平所在的杭州求是醫院,一臺該手術及相關住院費用的總和高達21萬元,只有術后康復等產生的少量費用可以通過醫保報銷。
圖片截取自杭州求是醫院官網,圖左為謝慶平。
官網信息顯示,杭州求是醫院是一家以養老護理為特色的醫療機構,醫院設置床位350張,希望“走國際化的精致綜合性醫院道路”;目前,謝慶平是該醫院的醫療院長。
據天眼查,杭州求是醫院的股東包括浙江藍清醫療健康有限公司、舟山市慶平大健康管理工作室、杭州鴻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舟山市慶平大健康管理工作室是謝慶平的個人獨資企業。
7月9日,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張學軍也提及,對醫療機構而言,這類手術門檻低,也容易開展,“但這現狀也存在隱患,尤其是很多縣級醫院在開展,趨勢上有泛濫之勢,手術雖不難,但還是有風險,比如淋巴是否吻合好、術后是否有感染,有沒有淋巴漏(一種淋巴液異常滲漏的情況),會不會出現血栓等。”
張學軍認為,在阿爾茲海默病中晚期亟需治療方案的現狀下,有必要開展新的技術嘗試,但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作為手術治療該疾病,仍屬于新興事物,不僅缺乏更科學嚴謹的研究基礎,其作為手術應當匹配的管理機制也不健全,國家衛健委喊停是一件好事。
另在7月10日,針對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應用于阿爾茨海默病治療領域一事,一位華東地區神經內科醫生向界面新聞記者提出,判斷某治療方案是否有效不能看個例,需要大量臨床研究證實,同時評價有效性和安全性。
他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個人不認為此類治療有效,即使有個例覺得有效,“這一手術最大問題在于:沒有臨床研究,直接開展了一個有創治療,去解決一個可能與此無關的問題,同時還動了醫保蛋糕。” 他同時提示,國內有癡呆癥狀的患者數量太多,“一半病人做這個手術就能弄窮醫保。”
關于此類手術的質疑聲中,也涉及淀粉樣蛋白對阿爾茨海默病(AD)的致病影響問題。澎湃新聞在2024年12月曾報道,美國神經內科執業醫生朱建華曾發文質疑過此類手術;朱建華認為,若使大腦硬膜上的淋巴系統加強引流,或許可以多清除一些大腦代謝產生的廢物,但是,“淀粉樣蛋白對AD(阿爾茨海默病)的致病影響并非唯一,也很可能是多因素中的一種,多清除一些并不會對AD的治療起到巨大和立即的作用。”
此外,國家衛健委目前禁止的空腸回腸吻合術,是一種將空腸近端同回腸末端吻合形成小腸短路的手術。7月9日,據《健康報》,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寧光發言稱,因風險遠超獲益,前述手術在國外已被淘汰,在國內僅少數機構因歷史原因保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