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向來喜歡陷入“中國行,我也行”和“中國有,我也得有”這一思維中的國家,還真有那么幾個。自視甚高的印度就是個絕佳的例子,而“宇宙第一大國”韓國則更是如此……
參與研討會的官員們合影留念
據韓國媒體報道,在本周召開的國會研討會上,韓國海軍宣布,將于2030年代后期建造“多域有人-無人混合戰斗指揮艦”,并以這款戰艦為核心構建“海上戰斗群”。至于說這個念起來頗為拗口的“多域有人-無人混合戰斗指揮艦”構想,則脫胎于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執政時期誕生、但隨后在文在寅執政時期下馬的“韓國國產輕型航母”項目。按照韓國海軍的計劃,這款在輕型航母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型艦艇,將主要搭載艦載隱身無人戰斗機,預計排水量不低于3萬噸級。
韓華海洋公司給出的輕型航母方案
而從參加此次國會研討會的韓華海洋公司和HD現代重工集團各自給出的方案來看,前者的構想為3萬噸級輕型航母,后者則提出了4.5萬噸級中型航母的構想,均將搭載電磁彈射器。為了更好地游說韓國海軍,HD現代重工集團不惜搬出了正在航母發展之路上快速前進的中國。其表示,“中國已經擁有3艘航空母艦,未來的目標可能是不少于6艘。因此,韓國不能只盯著朝鮮,而是要考慮到周邊國家航母戰力的增長才對。”該集團還建議稱,“韓國應考慮在短期內先擁有2艘輕型航母和2艘中型航母,然后向著大型航母和無人機航母的方向發展”。
韓國國產艦載隱身無人戰斗機方案
很顯然,無論是韓國海軍還是該國軍事工業巨頭,始終對發展航空母艦一事念念不忘。而隨著中國航母數量的越來越多,韓國人似乎也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刺激,以至于“打造國產航母”的呼聲,在近年來愈演愈烈。然而還是那句話,不是所有的國家都適合發展和擁有航空母艦,這不僅僅是有沒有相關的建造技術和能否負擔得起大額成本的事情,而是要從自身實際需求出發來做決策。
日本列島對韓國有著天然的壓制作用
稍稍觀察一下地圖就不難發現,地處朝鮮半島最南端的韓國,其實并無什么迫切的遠洋作戰需求。一方面,與身為世界級大國的中國、美國和俄羅斯不同,韓國的海外利益規模小得多,鮮少需要展現自身的遠洋作戰能力和遠洋戰力投射能力;另一方面,從地緣角度來看,韓國若想從海上向西太平洋縱深投射戰力,必然會受到來自日本列島的天然地緣壓制,這使得韓國海軍多年來所劃定的最遠的潛在作戰海域,也不過就是日本海,而難以著眼于更遠的地方。
韓國“獨島”級兩棲攻擊艦
從這個角度來說,諸如“獨島”級這樣的不到2萬噸級、具備一定的遠航能力的兩棲攻擊艦,其實就已經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韓國的海上作戰需求,發展航空母艦屬實是奢侈且無用的選擇。就連韓國海軍早年間提出的“建造‘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的3號艦和4號艦”的方案,都被該國國會直接否決了,顯然說明韓國精英群體中不缺少“明白人”,他們很清楚韓國海軍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
不是所有國家都像中國這樣需要航母
還是那句話,從韓國海軍高層到該國軍工巨頭,它們對國產航母的渴望和追求并非100%地源于理性思考和認知,而是有著相當程度的“同中國比一比”的“不甘心”思維和情緒,這恰恰是發展國防工業時最要不得的心態。說白了就是,本來沒人想和你搞軍備競賽,但你自己卻總想“和這個比一把、同那個拼一下”,最終只會讓自身浪費大量資源,屬實是沒必要。此次韓國海軍和軍工巨頭提出的航母計劃,恐大概率仍無法在國會獲得通過。畢竟,光是“拿中國當對手”這一條,就已經是個無比不自量力的事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