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醬說:
如何會花錢,是一件爸爸媽媽必須要教給孩子們的事情。
全文3559字丨閱讀共需3分鐘
編輯丨人民醬
作 者 | C媽 來 源 : CC爸媽(公眾號ID:cc-bama)
在美國,有一個傳奇小孩。
他6歲的時候,靠挨家挨戶賣可口可樂,開啟了自己的賺錢之路;
9歲時,在高爾夫球場當球童,在球場撿球賺錢;
11歲時,他用自己賺來的錢,買了人生第一支股票,并賺了5美元。
14歲時,他用自己賺來的1200美元,買了一個200畝地的農場。
16歲時,他已經靠著股票,賺了53000美元。
在1987年,當年那個傳奇小孩,已經變成57歲的傳奇大人。他回到了他賺錢的起點,用6700萬買了可口可樂股票,最終這個決定為他賺了上百億美元。
這就是巴菲特的故事。
直到八十歲的時候,巴菲特依然記得他幼年賣口香糖得到的經驗:“口香糖只能整包賣,不能拆開賣。要賺大錢,不能只賺小錢?!?/strong>
媒體記者問巴菲特:“孩子幾歲時,父母可以跟他們講金錢和投資?”
他回答道:“越早越好。”
有人說,巴菲特的父親是一名證券商,教會了很多巴菲特賺錢的道理,那我們普通人應該怎么培養孩子財商呢?
其實在國外很多幼兒園,已經開始將財商啟蒙列為必修學科了。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給自己的孩子做財商啟蒙,簡單來講,財商啟蒙可以分為花錢、賺錢、存錢三個部分,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
教孩子"花錢"時,最重要的是學會做選擇
雖說小孩子才選擇,大人全都要。
但是,畢竟錢是有限的,所以花錢就是一個做選擇的過程。
如何會花錢,是一件爸爸媽媽必須要教給孩子們的事情。
娃花錢時,最讓你困擾的是啥?
一定是娃見一個、要一個,她什么都想要!
所以,很重要的一件事,是需要讓孩子知道錢是有限的。
也就意味著選擇是有限的,我們不能什么都要,所以花錢就是一個做選擇的過程。
之前也跟大家分享過,要從小跟孩子分清“需要”和“想要”,就算孩子只有2、3歲,也可以做這些事。
平時逛超市,我們常常會引導CC思考:我們是需要還是想要這個東西?
需要的,我們一定要買,想要的,酌情考慮。
比如蔬菜大米,是我們需要的,沒有這些,我們會餓肚子。
比如巧克力、冰淇淋,是我們想要的,沒有這些我們也不會挨餓。
最初買或者不買,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學會區分需求:必要的支出,肯定要留出足夠的錢;想要的東西,根據自己的能力做出取舍。
錢是有限的,所以你必須去選擇,除了我們“需要”的必備品,還要學會選擇什么是心中最渴望的那些東西。
還有一個買東西過程中很重要的問題:娃看不懂貴賤,不管多貴都敢開口怎么辦?
畢竟我們是被教育過“不能隨便跟娃哭窮,跟娃說我們買不起”的一屆父母。
“太貴了,我們買不起這么貴的”容易讓孩子自卑,覺得我不配,長大后要么壓抑自己的正常欲望,要么對物質極度渴望。
那么遇到超預算的,該如何告訴孩子呢?
繪本里一個小故事給了我很深的啟發。
里面的小兔子想要把好玩的充氣城堡買回家。
嗯,這個想法,可以說很“孩子”了。
媽媽沒有直接反對,告訴桑尼我們買不起,而是幫助他思考。
就連需要100根胡蘿卜,才能買到的充氣城堡這么不靠譜的選擇,媽媽也沒有反對。
CC還真的要過充氣城堡……以及各種她在外玩著好玩的各項游樂設施。
對于孩子“過都不過腦子的荒唐要求”我也曾一笑了之,或者根本沒當一回事的回復她:“我們怎么可能把這些買回家?”
但兔子媽媽,沒有否定,只是非??陀^的接受了孩子的欲望。
非常理智的給小兔子陳述了現實“我們只有3根胡蘿卜”,買充氣城堡需要花100根胡蘿卜。
如果你有了100根,且不買別的,就能買到充氣城堡。
反倒是,聽了媽媽的解釋,小兔子自己認為“太貴了,不要了?!?/p>
這個回答真的很智慧,媽媽沒有站在成人的立場隨意的否定孩子的欲望,畢竟,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但如果從小就想都不敢想,以后一定是不會實現的!
所以媽媽尊重了孩子每一個、甚至是荒唐的想法,沒有用父母的局限去框定孩子的未來。
畢竟我們買不起,不代表以后的孩子買不起,對吧。
教孩子"賺錢"時,最重要的是讓她付出行動并學習賺錢技巧
自打明白了錢能買到好東西,每個娃都希望自己能有很多很多錢,又不想付出很多的辛苦。
他們最大的夢想,大概就是一夜暴富了。
可是天上哪有掉餡餅的事?每個人賺錢都要付出實際行動。
《財新》的主編王爍,在給女兒講金錢觀的時候說:
“錢是工具,本身沒有價值,錢的價值在于幫助有價值的東西交換。
什么有價值?有用才有價值,無論是能造出別人想要的東西,還是幫別人做事。
錢能度量很多,但真正重要的是用錢來度量的那兩頭?!?/p>
“那我可以干些什么掙錢呢?”這就是CC的問題。
很多父母聽到這個問題,會忙著給娃列一堆掙錢清單:比如幫忙做家務、比如幫忙洗車等等。
但是,你一定知道,這世上賺錢的方式有千萬種,有些人在做自己擅長的事,既歡喜又賺錢,有些在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既費力又掙不到錢。
活了這些年,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所以,回答CC這個問題時,我反問她:你覺得自己“喜歡”做什么?自己“擅長”干什么?
據統計,美國的成功人士中,有90%以上都是在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
卡耐基曾經向著名的成功人士請教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他們的回答是: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愛上你的工作。如果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那么工作再忙再累,對你來說,都是快樂充實的事情。
讓孩子掙第一份錢時,C媽建議一定讓孩子加上這個思考,這可以幫助孩子發掘自己的閃光點,并將其做到極致。
當然,如果能傳授一些賺錢的的技巧就更好。
比如,我跟繪本里的兔媽媽學到的一招:一個人要想賺更多的錢,就要盡可能做利潤無限復制的生意。
小兔子是靠做自己擅長的事“唱歌”來賺錢的。
兔媽媽的教育模式是更先進的“一份成本付出,可以無限次出售”,一首歌錄成唱片,就可以無限次出售啦,賣得越多賺得越多。
相比老掉牙的“唱一首歌掙一塊錢、唱十首歌掙十塊錢”的教育方式,這種建議顯然更與時俱進。
我們給孩子財商啟蒙的時候,也要多跟她解釋身邊的事,小孩子都是一點就透的。
比如昨天帶CC去驛站取快遞(順帶下樓放風)。
她看很多人都在驛站取菜以及其他物品。
她問我,“媽媽,為什么他們在這里取了很多別的東西?”(之前她只見人們取過快遞)
“因為大家都在這里買了很多東西啊?!?/p>
“這里不是取快遞的地方嗎?”
“這就是社群營銷啊?!?/p>
驛站聚集了一些人群,就像你們幼兒園的微信群,所有孩子的爸爸媽媽都在里面,老師說一句話,大家都能看見一樣。
如果有人在驛站群里賣一些東西,那么有需要的人就看得到,就都可以報名買。
“媽媽,那我把幼兒園所有小朋友都放進一個群,在群里賣他們喜歡的玩具多好呀?”
教孩子存錢時,最重要的是有耐心、抵抗欲望。
存錢對小孩子來說十分痛苦,因為他們有很多想要的東西,根本沒有耐心去等。
所以,對財商的培養,耐心是很重要的。
沒有耐心的人,什么都干不成,怕麻煩的人,會麻煩一輩子。
關于,如何提升耐心,在繪本中,有一個好方法。
小兔子,想買一幢玩具房,這需要它攢10周的錢,這讓它很難受。
怎么辦呢?
哈尼想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在工作時想象十周后,自己有了玩具房時高興的樣子。
這個方法我也教給了,現在同樣忍不住想去花錢的CC。
“想想你心心念念的樂高玩具(最近看上一款超貴的),想象一下你拿到手玩它的樣子,再考慮下要不要把錢從我這里拿出來花掉?
去想象實現夢想后的自己,是提升耐心的最好辦法。
不過解決了這個問題,CC又有了新的問題。
為了盡早攢夠錢,她變成了一只鐵公雞——一毛不拔。
所以,我繼續告訴她:
“買樂高是一大筆錢,需要存很長的時間,如果這期間你把錢統統存起來,一毛都不花,也不去看電影了、也不去玩淘氣堡了,就會錯過很多的雖小但美好的樂趣。”
所以最終她做了跟故事主角一樣的決定:花一部分,平時很開心;存一部分,買到大玩具。
不當月光族,但最好也不做葛朗臺。
既不犧牲現有生活的樂趣和質量,又能為將來改善生活過得更好而努力儲蓄,這大約就是比較理想的存錢之道!
*來源: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醫生;C媽-報社育兒主編,《家長好脾氣 才有好教育》作者。養育CC&DD兩姐弟,帶領更多父母加入科學養育大隊伍,一起少走彎路,做“中國好父母”!原創公眾號“CC爸媽”(ID:cc-bama)
*注:本文圖片來自于圖蟲創意(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也許你會喜歡
【社交】
【方法】
【真實】
【羨慕】
添加教育助理個人微信號( yanzhijiasuo )為好友,備注您孩子的年齡或自己的身份,我們將把您加入到相應的群里。共享家庭教育資源福利。
歡迎關注人民家庭教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