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青城山下有“網紅”:一個宋代四川的另類打開方式

0
分享至


設個星標吧朋友們

不然你都接收不到文景的精彩推送了

當科舉之路斷絕,宋代四川的才子們如何活出精彩?有人成了富商,有人則化身”大V“——結交權貴、評議時政,甚至為新任官員指點迷津,影響力遠超普通官吏。黃博新著《不與天下州府同》,帶我們走入一個被誤解卻生機勃勃的宋代四川。這里不僅是蘇軾橫空出世的沃土,是“蟲字”偏見下的抗爭之地,更是一個充滿“異質性”的鮮活樣本。宋廷如何與這個“不與天下州府同”的州府共處?差異又何以成為帝國穩定的基石?下文系學人Scholar圍繞《不與天下州府同》一書對黃博老師所作訪談。本次訪談由趙逸軒負責,韓宗洋、楊牧樵共同參與完成。文景獲授權轉發,有刪減。


黃博在桂林龍隱巖考察石刻


01

國家長治久安靠的不是消滅差異,

而是管理差異

學人:《不與天下州府同》書如其名,從地方史的角度切入了宋代四川風土的個性。您如何看待帝國之下的“地方異質性”?在史學領域揭示這種“不同”,又有怎樣的意義?

黃博:首先我不太喜歡把中國古代的大一統王朝統稱為“帝國”,特別是宋朝。當時的遼朝,可能更符合現代人語境中的帝國想象(主體民族優先的多民族統合模式)。大一統王朝是政治上的國家統一,但不等同于抹殺或消滅地方上的文化差異性。不同地方的人,和而不同,這個本身也是大一統所追求的理念,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多元一統。秦朝的統一模式為什么是傳統政治文化反對的,就是它要把六國改造成秦國的樣子,用秦國的那一套要求六國人;而漢朝的方法,就是承認各地的差異,因地制宜。

回到帝國和地方意志之間的關系,其實里面有一個隱含的預設,就是認為大一統王朝的國家統一,意味著地方會失去自主性,或者地方會被同質化。這種想法可能是受到了現代民族國家觀念的影響,因為在現代國家里,統一往往意味著標準化,比如語言要統一、教育要統一、法律要統一,甚至很多社會習慣也會受到國家治理的影響。但如果我們回看中國古代,特別是宋朝,會發現情況遠沒有這么簡單。


《大秦帝國之裂變》劇照

我們從制度設計的角度舉個更接地氣的例子:如果你是班長,管理一個班級,班里有北方的同學,也有南方的同學,有性格外向的,也有性格內向的。你要讓班級保持團結,最好的方法不是要求所有人變得一樣,而是讓他們各自發揮優勢,讓外向的同學帶動班級活動,讓內向的同學在學習上發揮專長。如果你非要讓所有人都按照一個標準來生活,比如都按照北方人的習慣吃飯、按照某種方式說話,那這個班級遲早會崩。國家也是一樣,它的長治久安,靠的不是消滅差異,而是管理差異,把不同的人整合到一個共同的體系里。

如果我們回頭看秦朝就會發現,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就是把秦國的法律體系、行政管理辦法,原封不動地推行到全國各地,要求所有地方都按照秦國的方式運作。這種整齊劃一的方式,確實在短期內實現了高度統一。但問題是,它沒有給地方留下足夠的適應空間。結果大家的文化習慣、社會結構都受到了極大沖擊,地方和中央的矛盾急劇加深,最后秦朝只維持了十幾年就崩潰了。

而漢朝的做法就完全不一樣。漢初統治者吸取了秦朝失敗的教訓,知道不能一味推行同質化的治理模式,而是承認地方的差異性,因地制宜地調整政策。比如西漢時期的《漢書·地理志》里,專門記錄了各地的風俗、語言、生活方式,強調“五方各不同俗”,意思就是,不同地方的人,本來就應該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漢朝并沒有試圖讓所有地方都變得一樣,而是讓這些差異在國家框架下共存。所以說,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并不是要消滅地方的多樣性,而是要把它們納入國家治理體系,讓它們在這個框架下各自發揮作用。

宋朝其實也沿著漢朝開辟的這個思路在運作。宋朝的國家治理,并不是靠軍事強壓,而是通過行政手段、財政調控、文化認同等方式,維持對地方的控制。它不會要求四川人變得和河南人一樣,更不會要求嶺南的生活習慣必須按照北方標準來調整。相反,宋朝的治理方式是允許地方按照自己的方式運行,但在大框架上又維持國家的整體穩定。這樣一來,地方不會覺得自己被“同化”或者“抹殺”,反而能在國家體系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蜀川勝概圖(局部)

史學界其實一直在揭示這種不同,因為發現不同、解釋不同,從“不同”理解歷史,就是歷史學的本來任務。歷史學的基礎就是不同,時間上的階段性特點,空間上的地域性差異,正是因為不同,我們的歷史才多姿多彩,才有看點,才有解析和分析的必要,如果相同了,那就不需要歷史了。

不同才是大同的基礎或者關鍵,以本書討論的宋代四川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宋朝的大一統在具體的地方上是如何實現的,在這個過程中,有它需要磨合的地方;宋朝君臣也慢慢地接受了這種不同,并且恰當地運用了這種不同,從而實現了宋朝在四川的長治久安。多元一統里,多元恰恰是一統的保障,如果沒有多元,一統的內部一定會產生排斥性,最后會崩掉。正是因為有這些不同,我們才需要去研究它,去理解為什么同樣是一個王朝,在四川的運作模式和在華北的運作模式會不一樣,為什么同樣是中央政府,在不同的地方會采取不同的策略。這些問題,才是歷史學真正有意思的地方。


02

地域歧視不僅是文化上的偏見,

更是權力博弈的結果

學人:《不與天下州府同》的前編中,我們能看到,蜀地的區位、地形和生態為其積蓄了經濟、政治乃至人民認同上的自治潛力。但同時,在納入帝國版圖之后,蜀地士人和民眾被視為可能存在的威脅,甚至遭國策歧視。在您看來,這體現了帝國中央和不同地方怎樣的張力?四川的情況,與毗鄰的湘鄂,以及下游的江南有什么區別?

黃博:不能夸大宋朝初年四川對統一王朝的離心力,事實上,四川對大一統王朝是有很強的向心力的,回歸一統也是人心所向,宋軍征蜀前夕,后蜀治下的輿論,基本上都不排斥統一,所以宋軍打下蜀地,更順利,基本上沒有像樣的抵抗。以后兩宋治下,宋朝的士人和民眾,基本上還是一直積極保家衛國。南宋時期抗金戰爭有前線三大戰場,川陜戰場是主力之一,陜西大部分失守之后其實就是四川,宋代的四川人在最后的釣魚城也是堅持到了最后一刻。

宋朝前期對四川的各種預防性的政策,是因于歷史經驗,就是后蜀降兵起義、王小波李順起義、王均起義等動亂集中爆發在四川,因此給宋朝統治者造成了一個印象,就是四川人有反心。這里面有個跟別的地方不太一樣的情況,就是五代是亂世,中原和其他地方都戰亂頻繁,打仗既死人,又費錢,還影響正常的生產。而且為了維持戰爭,還要加大對老百姓的壓榨,所以別的地方(如江南,也就是南唐,跟四川和后蜀比較像,但是因為南唐的統一很晚,而且發生了后蜀的教訓以后,宋朝對于統一南唐有特別的處理),在宋朝剛統一的時候,都沒有什么油水可榨了;但四川在前后蜀差不多五六十年的治理之下,特別是后蜀三十年間,基本上是穩定的,后蜀的治理也算過得去,不算特別好吧,但也不差,這在亂世,就很不容易了。而且跟別的政權有野心不同,后蜀的那幫人基本上都胸無大志,就是關起門來過過皇帝癮,沒怎么對外打仗,所以整體來說,五代亂世中的三十年,四川反倒過得挺滋潤的,這個很反常識。

宋朝統一以后,發現四川很富,油水多,所以就加大了壓榨力度,這就造成了當地軍民的反抗,繼而形成惡性循環:你反抗,說明你不服,那我就要加強管控,加強管控,你更不服,加大反抗力度,說明我管你管對了,然后我又加強管控力度;所謂歧視性的政策,就是這樣來的。所以這種張力,不完全是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張力,四川的反抗者,針對的是壓迫他們的人,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甚至四川當地的富豪,像起義中,殺朝廷命官,殺貪官,也把四川本地的富人的錢給分了,起義的口號是均貧富,不是反抗中央,不是單純的地方割據勢力造反。當然,這里的復雜性很突出,因為后蜀的歷史形象在四川比較好,是一個很不錯的歷史遺產,特別是宋朝來了之后,又有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所以借用后蜀來號召大家反抗——比如偽稱是后蜀孟昶的遺腹子——就給了宋朝統治者的一個后蜀勢力亡而不死的印象。


《不與天下州府同》

但實際上,拋開那些多種歷史因素造成的誤會或者迷霧,細看之下可以發現,宋朝前期中央與四川之間的這種張力,不是中央利益侵奪地方利益,也不是地方勢力反抗中央,而是剛剛建立的宋朝執政能力不夠,不知道怎么治理亂世中一個相對富庶的地方,過分壓榨巴蜀地區的結果。事實上,宋朝接手的大部分地方是亂世,所以宋初那種簡單粗暴地結束亂世的治理方式是適用的,但后蜀治下的四川,整體水平較高,這是宋朝最初無法想象的。宋太宗曾經自豪地說,他眼見五代亂世,中原戰亂,民不聊生,沒想到入宋之后短短幾十年,開封城中就已經恢復了繁榮局面,整個社會開始有生氣了。不過有也大臣懟他說,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開封城又是京師,繁華是當然的,但是你到外面去看看,貧窮落后還是常態。

所以宋初治理其它地方的經驗,比如結束亂世,穩定地方秩序,同是為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其中一個就是加大朝廷對地方財政的管控,把財富都集中到中央的政策,在四川就不那么招人喜歡了。別的地方,是宋政權穩定了局勢,恢復和發展了經濟,在這種前提下收錢,百姓是可以接受的。四川則是,我本來就很穩定,結果你來之后,先收錢,而且因為我錢多,所以你收錢收得還狠;錢都收走了,新來的宋朝官員,沒有現成油水可撈,就只有不斷地增加壓榨的力度,給自己撈錢,當然也為朝廷撈錢。

蜀地士民的反抗,本質上是反對宋朝朝廷過分的壓榨,這一點某種程度上其實跟宋朝中央的利益是一致的。宋太祖、宋太宗自己也承認,四川的多次造反,原因是宋朝官府在四川的胡作非為,是貪官污吏官逼民反,事實上,貪官污吏,不但是民賊,老百姓痛恨,也是國賊,任何一個正常的王朝,正常的統治者,也是要打擊貪官污吏的。湖湘在五代比四川亂,是宋朝可以去刷的成功經驗包。江南跟四川比較像,但江南是宋朝比較晚才去統一的地方,特別是有了四川的教訓以后,宋朝對于拿下江南后怎么治理,是有特別安排的,情況就好很多了。


黃博繪“細雨騎驢入劍門”

學人:宋代的地域歧視問題挺有意思的,不管是您在“閩蜀同風”那一章里討論的,還是在寫寇準輕蔑南方官員時提到的,好像北方的士大夫、詩人、大臣們,一開始對南方官員就帶著某種看不起的態度。到了“閩蜀同風”那一章,更是明顯地針對福建和四川這兩個地方,特別是這些地方的士人、學子,似乎在政治上被有意地打壓。這種心態是怎么來的?

黃博:對,這個問題其實是書里的一個核心討論點,可以說它是整個研究的主題之一。你看書里的例子,其實就能看出一些端倪——福建和四川這兩個地方,在宋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被集體“黑”得挺厲害的。這不僅僅是地方文化被嘲諷,而是直接在政治場域里,對這兩個地方的士人進行打壓,而且這個策略是非常明顯的。

當然,這里面有一些偶然的因素,比如“閩”和“蜀”這兩個字里都帶個“蟲”字,這就給了那些想搞地域攻擊的人一個借題發揮的空間。這肯定是個巧合,不可能是造字的時候就專門安排好的,但這種巧合在政治斗爭中就被利用了。

更關鍵的是,這兩個地方的崛起速度太快了。在唐代,四川和福建都沒有特別突出的文人群體,雖然也有名人,但整體來說,在全國文化版圖里不算是核心地區??傻搅吮彼危@兩個地方的文化發展突然變得非常迅猛,甚至可以說是“爆發式”的增長。 一旦文化崛起,人才輩出,自然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福建人、四川人進入朝廷,形成一個新的士人群體。這種時候,原本已經穩固的“老牌士大夫”們,尤其是北方士大夫,就會本能地對這些“新入場”的南方人產生排斥心理。

宋朝嚴格來說是繼承了五代的統治秩序,而五代基本上是北方政權,所以北方士人從一開始就掌握著朝廷的話語權和政治資源。當福建、四川這些地方的人逐漸進入朝廷,他們想要快速晉升,肯定不能老老實實等著按部就班地升遷,而是要主動爭取機會,甚至有時候要做一些比較激進的舉動。這種行為,在老牌士大夫眼里,就很容易被貼上各種負面標簽,比如說“奸臣”“小人”“不守規矩”等等。

所以,從本質上說,這種地域歧視并不僅僅是文化上的偏見,更是一種權力博弈的結果。它并不是先有歧視,再有政治打壓,而是政治競爭導致了地域標簽被強化,最終形成了一種帶有歧視性的刻板印象。

但這種現象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福建、四川士人的數量越來越多,他們在朝廷里的位置也越來越穩固,北方士大夫對他們的抵觸情緒就會慢慢減弱,甚至最終不得不接受現實——這些“外來者”已經成為朝廷運作的一部分,沒辦法再排斥他們了。

等到朝廷內部的地域派系逐漸融合后,原本的歧視性言論就會慢慢消解。到后來,雖然類似的地域歧視言論還在流傳,但已經變成了一種“段子”,更多是用來調侃,而不再是真正的政治攻擊。也就是說,最初它可能是個非常現實的政治問題,但到后期,逐漸變成了一種慣性,甚至可以用來自嘲,而不會真正影響仕途和政治地位了。

學人:在您的書第一章里,您提到過四川人好像在書法方面不太行。但到了蘇軾的時候,四川突然出現了一門三才子,蘇軾本人更是書法大家。四川從一個沒有書法家、甚至在文化上看起來不太“懂規矩”的地方,突然蹦出這樣一門全才,您怎么看這個變化?

黃博:這個問題確實挺有意思的,像蘇軾、蘇洵、蘇轍他們家,的確在四川文化史上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現象。

黃庭堅當年到四川后,整理了一下四川的書法史,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蘇軾之前,四川幾乎沒有什么像樣的書法家,別說大書法家了,連稍微有點名氣的都沒有。他自己也覺得奇怪,所以當時專門提出來討論。我書的第一章其實就是從黃庭堅的這個疑問出發,試圖去回應這個問題。很多讀者看完第一章后,也都會問同樣的問題:四川之前一千年,從漢到唐都沒出什么書法名家,到了宋代,卻突然出了個蘇軾,而且還是宋代“頂流”的書法家之一,這個變化是怎么來的?


蘇軾的信札,作為“不聞蜀人有善書者”的回應,“東坡居士出于眉山,震輝中州,蔚為翰墨之冠”

這里的關鍵點在于——書法本身發生了風格上的轉變。如果我們把蘇軾放回魏晉、南北朝,甚至唐代,嚴格來說,他的書法水平未必能算“頂流”。因為魏晉書法講究飄逸灑脫,唐代書法講究規整工整,法度嚴謹。而宋代的書法,整體來說是比較隨性的,甚至可以說是有點“野”。如果站在專業書法史的角度來看,宋代書法的整體水平是遠不如唐代的。這個觀點,別說是今天的書法圈,就連宋代人自己都承認,認為“本朝書法遠不及唐朝”。

在我的另一本書《宋風成韻》里,專門有一章討論宋代書法的特點。簡單來說,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他們的書法風格,已經不再像唐代那樣追求“法度”,而是更強調“意”。書法圈里有個術語叫“尚意”,就是說宋人寫字不太講規矩,而是崇尚一種“意境”和“氣韻”。

蘇軾的書法,你說他寫得好吧,確實很有個人風格,但如果放在唐代那種標準下,他的筆法、結體、規整度可能都不算頂尖。他的厲害之處,不是技法的精準,而是他的書法帶有非常強的個性,甚至可以說是他的“人格”的一種展現。相比之下,米芾在宋四家里算是技術最強的,而蘇軾更多是靠“意”取勝。


蘇軾《與程之元春中帖》

這就解釋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四川之前沒有書法家,但能出蘇軾?因為書法風格變了,原本要靠長期積累的工整書法,在宋代不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創意和個性開始占據更重要的位置。而四川,或者說巴蜀文化,正好是一個擅長“創意”的地方。

漢唐時期,四川雖然沒有書法名家,文學家倒是不少,司馬相如、揚雄這些人都是赫赫有名的辭賦家。哲學家也有,比如揚雄的學術成就就非常高。換句話說,四川的文化更偏向“思維活躍、創意突出”的方向,而不是那種從基礎功夫一步步扎實積累的模式。

所以,如果書法一直按照唐代的標準走,那四川可能很難出名家,因為書法的訓練本質上是一種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穩定的文化傳承和工整的訓練體系。但宋代的書法開始講究“意”,這就讓有創意、敢突破的人更容易出頭,而這正好符合巴蜀文化的特性。

當然,這個話題如果深入講下去,就有點專業了。但簡單來說,蘇軾之所以能成為書法大家,既有他個人的天賦,也有時代風格的轉變。換個時代,比如放到唐朝,他可能就不會成為頂級書法家,而是一個很好的詩人、散文家,但書法未必有今天的地位。


《不與天下州府同》實拍圖


03

宋代蜀地“網紅”:

科舉之外,換一個賽道的活法

學人:您在書里提到的這位宋代四川的學人,其實讓我想到北宋另外一個很有名的隱士——林和靖。他們在當時都是很知名的人物,但如果仔細去看他們的經歷,會發現他們其實并沒有那么“隱”。首先,他們在當地都是類似“網紅”的存在,住的地方往往比較繁華,要么是自己有錢,要么是家里有錢。同時,他們也受到了政府的認可,甚至可以說是某種程度上的官方背書。

黃博:是啊,當網紅一般還是得有錢的,或者說,成為頂級網紅之后,他自然會有錢。哪怕他原本家境一般,但只要有了社會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就可以轉換成資源。就像今天,一個賬號要是有2000萬粉絲,那怎么也不會窮。對古代的這些隱士來說,雖然那個年代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打賞”和“代言”,但他們的社會影響力同樣可以轉化成某種現實利益,比如影響地方社會的政治事務,或者和朝廷、地方重要官員建立聯系,成為他們的座上客。

像書里提到的張俞,他并沒有表現出特別富有的跡象,但他在社會上有很強的號召力,好比是那個時代的“大V”。而這種影響力最終會給他帶來實際的好處,至少不會讓他落到科舉失敗后一貧如洗、走投無路的地步。相反,他等于換了一個賽道,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日子可能比很多中下層的官員過得還要舒服。

不過,這種現象肯定不是四川獨有的,而是整個科舉社會里普遍存在的問題。就像今天,高考、考研只是社會分層的一種方式,但它不是唯一的路。如果科舉失敗了,總還要找其他出路,比如經商、游學、甚至像張俞這樣轉型成一個地方上的“意見領袖”。不同的地方,在這個轉型過程中可能有不同的特點,比如有的地方的人失敗了可能去做生意,有的地方的人可能去搞宗教、做僧人,但整體來說,路徑的多樣性是普遍存在的。

書里寫的幾個人物,就各自有不同的轉型方式。比如,我老家長壽的李處和,他就是科舉不順后選擇了經商,而張俞則是直接變成“網紅”,通過寫詩、游歷、結交權貴來維持影響力,甚至參與到地方事務里。大家面對相同的科舉失敗,但選擇的道路卻各不相同。


《劍閣圖》仇英/繪(明代)

學人:您剛才提到的“打賞”問題,其實宋朝的網紅是有“真打賞”的,比如林和靖,后來皇帝每年都會給他賞賜。這也讓我想到,這些隱士雖然不像朝廷命官那樣直接參與政治,但他們和政權之間其實仍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特別是像張俞這樣的人,他在政治體系里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呢?

黃博:對,這個現象和宋代整體的政治生態有很大關系。宋朝特別講究“與士大夫治天下”,所以即使是我們戲稱的這些“網紅隱士”,他們其實也和今天的“網紅”不完全一樣。因為他們的影響力不僅僅是個人的名聲,而是讓他們真正成為了地方士紳集團的一部分。

宋代的士大夫群體里,當然最核心的還是那些在朝廷里做官的人,但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可能科舉失敗了,或者干脆主動退出仕途。比如張俞,他雖然名義上是隱居在青城山,但實際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政治生活里。書里也舉了不少例子,比如他不僅關心成都或者四川的地方事務,甚至還關注全國大事,比如宋夏戰爭爆發后,他就積極建言獻策,到處和人討論對策,甚至直接向朝廷上書,給地方官寫信,提供政治建議。

張俞在地方上的作用,某種程度上相當于今天的“政治評論員兼民間智囊”。他對成都、四川的情況非常熟悉,所以當有新任官員即將上任時,他們往往會先和 張俞取得聯系,向他打聽當地情況。他們會問:四川目前的形勢如何?成都的民眾對新政策的反應是什么?有什么問題需要提前準備?甚至有些地方官未上任前,就會先和 張俞通氣,看看當地的社會期待是什么。這就使得 張俞不僅僅是個單純的隱士,更像是一個地方社會和朝廷之間的信息橋梁。他在朝廷和民間之間,扮演著一個溝通、建議、甚至間接參與治理的角色。所以,他雖然沒有正式官職,但實際上卻是地方政治體系里非常重要的一環。

當然,他之所以能擁有這樣的功能,本質上還是因為他“紅”了,他的影響力足夠大,才能讓這些權貴主動來找他交流。所以說,雖然宋朝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網紅經濟”,但影響力本身依然可以轉化成資源,而這個資源最終還是會落到政治和社會的現實運作中去。

學人:您覺得書中寫到的宋代的“巴蜀個性”有多少影響到了今天的川渝地區呢?

黃博: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比如《宋史·地理志》里說,蜀人一年下來,辛苦勞作,“所獲多為邀游之費”,就是喜歡吃喝玩樂,“好音樂,少愁苦”,這種樂觀豁達的性格,現在的川渝地區還是這樣的。

學人:那么借著這個話題,我們能不能對比一下宋朝的“蜀學”特點?四川的士大夫和知識分子有沒有“蜀學”自覺?他們有沒有嘗試去推廣這套學術?

黃博:嚴格來說,“蜀學”這個概念是近代才有的,是近代學者在研究四川學術史時總結出來的一個稱謂。而宋代人自己雖然也提到“蜀學”,但指的其實并不是今天我們理解的那種“具有四川特色的學術體系”。

宋代的“蜀學”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學?!钡母拍?,比如四川本地的教育體系、學宮建設、科舉發展等等。二是“學派”的概念,主要指以蘇軾為代表的那一批學者,也就是所謂的“蘇學”或“蘇軾學派”。蘇軾這派學問的特點還是挺鮮明的,核心就是“融匯百家”。他們雖然以儒家為基礎,但不排斥其他思想,比如道家、佛家,甚至諸子百家的內容也吸收。這在宋代的學術氛圍里算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現象。

因為宋代整體的學術氛圍其實是相對排他的,特別是理學興起以后,大家開始強調“純化儒學”,像程朱理學就是要把儒學提純,把“雜學”清理出去,盡量去除外來的影響。但蘇軾他們不這樣,他們不僅不排斥,還主動去吸收各種學派的思想,他們也重視史學、重視文學,這些都是他們和程朱理學那一派很不同的地方。


朱之蕃《東坡笠屐圖》

理學家們覺得,搞學問應該追求終極真理。而文學、史學這些東西,是妨礙“正經學問”的。他們的態度就有點像我們小時候在課堂上偷偷看小說,結果被老師批評“你應該去看課本,不要浪費時間”那種感覺。而蘇軾他們這派人反而認為,文學和史學不僅重要,而且是表達思想、理解社會的重要手段。

所以,蘇軾最出名的其實不是他的學術成就,而是他的文學才華。哪怕是他寫的那些議論文、史論文章,很多時候也是用非常文學化的方式來表達思想的。他們這一派的學者,也往往在文章里展現出對歷史的深刻理解,并且通過史學來介入現實政治。這種風格在四川其實很有市場,因為四川本來就沒有特別強的理學傳統;所以蘇軾的這一套體系在四川影響力很大,追隨者也不少。但如果放在全國范圍來看,他們并不是學術的主流,最終歷史的贏家還是程朱理學。

在南宋初期,蘇軾學派在官方的認可度甚至比程朱理學還要高,比如宋孝宗就非常喜歡蘇軾。但到了南宋中期以后,理學逐漸取得主導地位,朱熹他們花了很大力氣,去從理論上批判、否定蘇軾的學問,認為蘇學“不夠純粹”。換句話說,理學要想徹底確立自己的正統地位,首先就得把蘇軾那一套儒學體系批倒批臭。

所以蘇軾的學派,在南宋中后期的官方認可度開始下降,雖然在民間仍然有影響力,但終究沒有成為主流。不過,四川的學術特點也不僅僅是“蘇學”,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地方,就是史學發達。書里也專門提到過,宋代四川出了不少重要的史學家,而且他們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特點,就是喜歡通過寫歷史來參政議政。 四川的史學家不僅僅是做學問,而是帶有強烈的現實關懷。他們會通過史書,為當時的朝廷提供政策建議、批評時政。你可以把他們理解成“用歷史研究做政治評論”的一批人。

所以,宋代的四川,在學術上有幾個很有意思的特點,首先,以蘇軾為代表的學派,重視融匯百家,不排斥佛道思想,也重視文學、史學。其次,四川出了大量史學家,他們通過寫歷史的方式來介入現實政治。這些特點既和四川的文化傳統有關,也和四川的政治邊緣性有關——很多四川士人無法在仕途上取得成功,就把精力投入到史學研究中。

如果從整體來看,四川的學術風格和程朱理學的那種純粹“理性化、系統化”的模式不同,它更偏向文學化、歷史化,也更關注現實問題,而不是純粹的哲學探討。這就決定了它在理學占據主流后,會逐漸被邊緣化,但在地方社會和學術圈里,依然有它的影響力。


不與天下州府同:宋代四川的政治文化與文化政治

黃博 著

新銳歷史學者黃博力作,重回宋朝!

帶你領略宋代四川的獨特魅力,

不一樣的王朝史書寫,

重新理解帝國政治的邏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怎么看待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特聘教授李泓冰:“西方偽史論最大的危害是否定改革開放”?

怎么看待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特聘教授李泓冰:“西方偽史論最大的危害是否定改革開放”?

木子君的小屋
2025-07-09 10:41:41
剛剛!中美經貿,最新消息!

剛剛!中美經貿,最新消息!

證券時報
2025-07-10 17:39:28
“我不是北大親生的”,學生曬出2張錄取對比圖,控訴北大偏心

“我不是北大親生的”,學生曬出2張錄取對比圖,控訴北大偏心

妍妍教育日記
2025-07-09 21:34:37
記者:哈維-格拉已經與曼聯達成初步協議,米蘭拖延了太久

記者:哈維-格拉已經與曼聯達成初步協議,米蘭拖延了太久

懂球帝
2025-07-11 05:42:04
WTT大滿貫再爆冷門,國乒勁敵出局,王藝迪強勢,兩新星爆發

WTT大滿貫再爆冷門,國乒勁敵出局,王藝迪強勢,兩新星爆發

浪子阿邴聊體育
2025-07-10 09:40:16
楊少華靈堂貢品全靠送!香煙加餛飩,花圈堆如山,楊議像老了十歲

楊少華靈堂貢品全靠送!香煙加餛飩,花圈堆如山,楊議像老了十歲

攬星河的筆記
2025-07-10 19:08:04
養老金調整通知正式公布,漲2%!企退養老金3257元,能漲160元嗎

養老金調整通知正式公布,漲2%!企退養老金3257元,能漲160元嗎

興史興談
2025-07-10 17:39:22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前夜:林彪劉伯承爭論不下,主席拍桌:打!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前夜:林彪劉伯承爭論不下,主席拍桌:打!

燦爛夏天
2025-07-10 11:33:39
27歲薩巴倫卡黯然離場!連續3屆溫網止步半決賽,今年大滿貫仍0冠

27歲薩巴倫卡黯然離場!連續3屆溫網止步半決賽,今年大滿貫仍0冠

我愛英超
2025-07-11 00:54:45
35歲美女作家周婉京在日自殺,警方回應,遺言:做鬼也不放過你們

35歲美女作家周婉京在日自殺,警方回應,遺言:做鬼也不放過你們

博士觀察
2025-07-10 20:59:53
橫掃!溫網女單半決賽:斯瓦泰克2-0速勝本西奇,將戰阿尼西莫娃

橫掃!溫網女單半決賽:斯瓦泰克2-0速勝本西奇,將戰阿尼西莫娃

直播吧
2025-07-11 01:17:04
庫里談霍福德加盟勇士的可能性:若真發生我才會談論 他是總冠軍

庫里談霍福德加盟勇士的可能性:若真發生我才會談論 他是總冠軍

直播吧
2025-07-11 07:49:38
震撼!3屆全明星自砍900萬投湖人,佩林卡再封神:第3巨頭來了

震撼!3屆全明星自砍900萬投湖人,佩林卡再封神:第3巨頭來了

埃文凱爾
2025-07-11 00:02:52
吳倩現狀曝光,張雨劍離婚三年后心生懊悔。

吳倩現狀曝光,張雨劍離婚三年后心生懊悔。

奧字侃娛
2025-07-10 15:41:18
1換1!CBA首筆交易達成!張寧已經簽下續約大合同

1換1!CBA首筆交易達成!張寧已經簽下續約大合同

籃球實戰寶典
2025-07-10 22:23:00
阿尼西莫娃:薩巴倫卡是個非常難纏的對手,我幾乎耗盡了體力

阿尼西莫娃:薩巴倫卡是個非常難纏的對手,我幾乎耗盡了體力

懂球帝
2025-07-10 23:42:52
劉瑛已任青島萊西市委書記,前任周科調任青島市檔案館館長

劉瑛已任青島萊西市委書記,前任周科調任青島市檔案館館長

澎湃新聞
2025-07-10 19:36:28
當初全網吹爆的“神仙設計”,如今個個破爛不堪,你家還剩幾個?

當初全網吹爆的“神仙設計”,如今個個破爛不堪,你家還剩幾個?

裝修秀
2025-07-06 10:20:03
廣東新增一家上市公司,中一簽可賺超70000元!

廣東新增一家上市公司,中一簽可賺超70000元!

胡華成
2025-07-10 18:40:48
2025高考錄取:清華已跌落神壇,公費師范生殺瘋了,985大學爆冷

2025高考錄?。呵迦A已跌落神壇,公費師范生殺瘋了,985大學爆冷

界史
2025-07-10 16:04:02
2025-07-11 08:04:52
文景 incentive-icons
文景
遠而近的閱讀,做有趣的書呆子
969文章數 89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 已在上百家醫院開展

頭條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 已在上百家醫院開展

體育要聞

白衣生涯最后一舞,但魔笛的故事還沒結束

娛樂要聞

宋佳,真的好叛逆!

財經要聞

"它經濟"崛起 國產品牌快速追趕國際巨頭

科技要聞

Grok4最貴訂閱月費2千,會不會三觀不正?

汽車要聞

靠譜奶爸的底氣 樂道L90靜態體驗

態度原創

旅游
藝術
手機
數碼
公開課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手機要聞

榮耀Magic8 Pro曝光,400系列激活量新突破

數碼要聞

雷蛇煉獄蝰蛇 V4 專業版鼠標 1379 元:僅重 56 克、首搭光學滾輪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丹县| 旌德县| 胶州市| 台南县| 革吉县| 五原县| 大丰市| 静安区| 安福县| 江安县| 镇坪县| 石台县| 白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昆山市| 喀喇沁旗| 清流县| 东辽县| 丰镇市| 小金县| 利川市| 桂东县| 宣城市| 板桥市| 通海县| 遂平县| 将乐县| 英吉沙县| 三原县| 益阳市| 奉贤区| 旅游| 渝北区| 石狮市| 浪卡子县| 逊克县| 新蔡县| 涿州市| 仪陇县| 金山区|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