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農藥行業股價上行除了部分品種突發事件影響供給端、產品價格上漲以外,從行業整體來看,終端庫存逐漸去化,補庫存需求開始增長,在經歷了近四年的下行期以后,行業即將迎來周期向上拐點。
薛宇/文
近期,農藥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迎來上漲行情,利爾化學(002258.SZ)由年初最低的每股7.58元/股漲至最高12.73元/股;廣康生化(300804.SZ)由每股20.7元/股漲至66.88元/股,漲幅超兩倍;潤豐股份(301035.SZ)由每股最低的35.27元/股漲至最高61.53元/股;揚農化工(600486.SH)也由47.33元/股漲至最高62.71元/股。而從整個農化制品板塊來看,指數由2024年以來最低的2983.77漲至4071.97,漲幅已經超過30%。
這波行業表現整體上行除了部分農藥品種因突發事件影響供給端的變化、產品價格上漲以外,從行業整體來看,終端庫存逐漸去化,補庫存需求開始增長;伴隨高成本庫存的清理消減,清倉式的非理性低價拋售行為在大幅度減少,毛利率回歸合理水平,終端市場價格逐步恢復正常理性。農藥行業已經連跌四年,目前價格回落至十年低位,價格或已見底,在此情況下行業出現自發性限產等自救措施,而對于部分競爭格局更為集中的品種,行業庫存水平更低,短期彈性更大。
部分品種價格上漲
根據最新財報,揚農化工業績止跌開始增長。2025年一季度,揚農化工實現營業收入32.41億元,同比增長2.04%,實現凈利潤4.35億元,同比增長1.35%,業績呈現止跌跡象;2023-2024年,揚農化工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4.78億元、104.3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7.41%、9.09%,凈利潤分別為15.65億元和12.0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2.77%和23.19%。安道麥(000553.SZ)2025年一季度單季度實現營收71.73億元,同比減少4.48%,環比減少9.94%,實現歸母凈利潤1.51億元,同環比均扭虧為盈。
在消化前期高價庫存后,2025年一季度安道麥新售出存貨成本降低,從而使得公司整體毛利率顯著改善。一季度其毛利率同比提升2.9個百分點至27.2%。
農藥原藥經過2021年的高景氣周期,自2022年以來開始下行,這是因為中國原藥產量約占全球68%,自2022年以來新一輪產能擴張進入投產期。根據統計數據,2024年中國化學農藥產量同比增加37.6%,供應整體大于需求,PPI數據顯示,農藥產品價格面臨近20年來歷時最長、跌幅最大的周期性下行,多數品種進一步下跌至成本線附近徘徊。
近期,從主要的農藥原藥價格來看,除草劑中烯草酮、二甲戊靈價格有所回升,殺蟲劑中功夫菊酯、氯氰菊酯、阿維菌素、甲維鹽、毒死蜱、氯蟲苯甲酰胺價格回暖,殺菌劑中多菌靈、百菌清價格回升。
部分農藥價格上漲源于供給側突發事件的影響。
5月27日,山東友道化學一車間發生爆炸事故,友道化學是全球氯蟲苯甲酰胺規劃產能最大的企業,規劃產能1.1萬噸/年,國內產能占比達41%。近年來,除原有跨國公司指定的CDMO企業外國內規劃產能大幅增長,氯蟲苯甲酰胺規劃產能十余倍于當前需求,原藥價格前期從高位已大幅下跌。爆炸事故后短期供給縮量且安全檢查加嚴,上游核心硝化中間體出現緊張預期,推動氯蟲苯甲酰胺近期底部小幅上漲。據中農立華,6月2日,氯蟲苯甲酰胺報價25萬元/噸以上,較上周上漲2.2萬元/噸。
據報道,拜爾旗下的除草劑企業孟山都因訴訟糾紛存在破產清算的風險。方正證券指出,拜耳是全球草甘膦龍頭,若孟山都破產或致使全球草甘膦供給格局重塑。當前草甘膦全球產能約118萬噸,其中海外拜耳公司產能37萬噸,其余81萬噸產能都集中在中國。若拜耳草甘膦致癌訴訟和解失敗導致孟山都最終破產,或導致草甘膦龍頭企業產能出清,全球草甘膦供需格局或重塑,中國草甘膦生產企業有望憑借完善的產業鏈和成本優勢掌握主動權。同時,產能出清背景下或帶來草甘膦盈利能力回暖,相關企業有望實現盈利增長。草銨膦等草甘膦替代品需求或迎來快速增長。
5月,華東地區草甘膦市場價格上漲400元/噸,漲幅1.72%,美國農業部預測2025年巴西的大豆、玉米種植面積仍將繼續增加,進而對草甘膦需求量也將增加,而往年6-8月為南美的進口旺季,預計中國出口到南美的草甘膦數量提升,也將對價格形成有效拉動。
據中農縱橫,目前K胺市場報價在18-20萬元/噸,相比一季度均價13萬元/噸,上漲幅度為27%-35%。
周期拐點何時到來?
雖然部分品種供給側可能出現短期缺口,但并不一定意味著農藥會出現大范圍、持續性的漲價行情。但農藥行業景氣度已低迷較長時間,除了突發事件驅動下價格上漲的農藥品種,其他品種也有較大的邊際修復動力。
農藥行業的周期為庫存周期。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后,農作物價格大漲,疊加海外供應不可抗力,帶動農藥植保景氣周期。在價格大漲背景下,全球農藥植保市場銷售額從2020年的608億美元大幅上漲至2022年的748億美元,2023年基本保持平穩。進入2024年,盡管農藥價格大幅回調,但產銷量的大幅增長,全球農藥植保銷售額下滑至701億美元。據AgbioInvestor預計,2025年全球農藥植保市場在大幅波動后有望趨穩,農藥產品價格企穩。
從庫存情況來看,終端庫存逐漸去化,補庫存需求開始增長。根據國海證券,由于2021-2022年行業的超額采購,四家農化企業中的先正達、科迪華、安道麥的庫存金額在2022年下半年達到最高點,富美實的庫存金額則在2023年二季度達到峰值,庫存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普遍在2023年三季度達到最高點。2024年三季度,四家農化企業的庫存金額和庫存比例較高點明顯下降。2024年下半年,海外巨頭的去庫基本完成,庫存進入低位水平。另一方面農藥的出口量指數也印證了海外拿貨的積極性。
就A股相關上市公司而言,安道麥2023-2024年庫存量同比分別下降33%和16%,揚農化工2023-2024年庫存量同比分別下降51.92%和56.67%。而根據安道麥公告,2025年一季度北美及EAME區域渠道存貨水平恢復正常。
根據潤豐股份2024年報,海外市場庫存水平處于低位,全球市場對于作物保護品的需求恢復正常且偏旺。農民有積極的用藥意愿,農產品的種植面積沒有減少,這意味著種植者對于作物保護品的剛性消耗需求依舊正常。
根據中國海關,2024年出口數量同比上升30.03%,農藥出口金額為640億元,同比上升12.57%;2025年1-4月同比仍有10%以上增長。
農藥出口量及占比也創下新高。根據中金公司,2010-2020十年間,中國農藥出口整體維持在100萬噸上下水平,全球公共衛生事件期間由于海外供給不可抗力,中國農藥出口上升至150萬噸上下,并刺激國內企業進一步擴張產能,2024年中國農藥出口突破205萬噸。占比方面,2021-2023年間中國農藥出口占產量比例提升至85%中樞,相較于疫情前提升約20個白粉點,2024 年出口比例進一步提升至89.5%。
根據中農立華農藥價格指數,本輪周期原藥價格指數見頂于2021年12月的208.4,此后基本呈現單邊下行走勢,截至2025年5月價格指數已下跌至73.0,已低于過去十年的最低點77.2。目前價格指數已出現企穩跡象,3月以來殺蟲劑價格指數已有所上漲。
中金公司認為,農藥價格回落至2013-2014年低位,價格或已見底,短期易漲難跌。經歷近四年下行周期后,眾多農藥細分品類已出現行業普遍虧損狀況,在此情境下行業出現自發性限產等自救措施,如阿維菌素、甲維鹽等;3月13日,草甘膦行業反內卷現象的專題會議在北京召開,旨在深入貫徹兩會提出的關于綜合整治內卷競爭的精神,聚焦草甘膦行業現狀,旨在全面探討并切實解決行業內普遍存在的過度競爭、資源重復投入以及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等“內卷”問題,以推動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農藥價格或已觸底,未來走勢或易漲難跌,而小品種生產企業更集中,行業庫存水平更低,此類品種短期彈性更大。
本文刊于06月28日出版的《證券市場周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