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洪法弘法】結案了事不是目的 案結事了更有意義
洪洞縣人民法院始終堅守司法為民初心,積極踐行“如我在訴”工作理念,用心辦好每一起民事案件。近日,我院立案庭聚焦群眾訴求,成功調解一起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以高效、溫情的司法服務,為矛盾化解按下了“加速鍵” 。
案情簡介
2024年8月,原、被告因瑣事發生沖突,致原告住院治療。原告報警后,公安機關對被告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原告就其產生的醫療費等各項損失,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予以賠償。案件受理后,被告稱其愿意賠償,但原告在短視頻平臺發布不當言論,對其造成了嚴重的損害,應當依法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其將向法院起訴。
審理過程
為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承辦法官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耐心細致開展調解工作。調解過程中,法官先主動聯系被告,詳細闡明原告起訴金額構成,結合證據明確其應承擔的賠償范圍;同時與原告進行電話溝通,關切詢問傷情恢復情況,結合法律規定的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引導其合理預期訴訟請求,并如實轉達被告的調解意向。
審理結果
經過多輪釋法明理與溝通協調,原被告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協議:被告一次性支付原告各項損失5000元,原告同步刪除相關爭議短視頻。協議達成后,雙方均當場履行完畢。
在收到調解書一周后,被告稱還有一個短視頻未進行下架,原告稱發布人在外地,無法登錄短視頻平臺,需回本地補辦手機號后才能進行操作,被告表示不同意,并要求原告返還部分賠償。承辦法官及時提出了可行思路,由相關部門介入,該視頻得以下架,此次糾紛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民間常言“沖動是魔鬼”,一語道破情緒失控的危害。日常生活中,人際交往產生摩擦在所難免,但切記“有話好好說,遇事莫沖動”。當矛盾發生時,保持冷靜、理性溝通才是化解問題的關鍵,切不可因一時情緒上頭采取過激行為。若自身權益不幸受到侵害,更要及時尋求法律幫助。我們應當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治意識,通過合法合理的途徑維護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