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文字,讓我們相遇
湘西的九節崖,是方圓百里出了名的險地。那崖壁像被巨斧劈過九道,節節高攀,崖縫里長著千年老藤,云霧常年繞著半山腰,人站在崖下往上看,脖子都得仰斷。崖頂有個黑龍潭,潭水黑得發稠,據說底下壓著個蛇妖,每到七月半,就會借著月色爬上岸,偷村里的牲畜——要是碰上年成不好,連小孩都敢叼走。
光緒年間,九節崖下的落霞村出了個能人,姓秦,名守義,是個走方道士,一手桃木劍法耍得精,還會畫幾道鎮邪的符咒。這年七月剛過,村里就出了怪事:王屠戶家剛宰的半扇豬肉,掛在房梁上,半夜里沒了蹤影,只在地上留了攤黏糊糊的涎水,腥得人直犯惡心;更邪乎的是,李寡婦家的雞籠,明明鎖得嚴實,天亮一看,十幾只雞全沒了,籠門上留著幾道深溝,像是被什么東西的爪子撓的。
村老們聚在祠堂里,蹲在地上抽著旱煙,煙袋鍋子敲得石板當當響。"是黑龍潭的蛇妖沒錯了,"最年長的劉老爹磕掉煙灰,"光緒三年那年,它就叼走了張老栓家的娃,至今沒找著尸首......"
正說著,守義背著個黃布褡褳進了祠堂,褡褳里露出半截桃木劍的劍柄,紅得發亮。"劉老爹,我回來了。"守義是落霞村人,自幼沒了爹娘,被云游道士帶出去學道,這是頭回回村。
劉老爹見了他,眼睛一亮:"守義?你可算回來了!村里正遭著蛇妖的禍呢!"
守義眉頭一皺:"蛇妖?我在山下就聽說了,這就去看看。"
當天夜里,守義揣著符咒,提著桃木劍,蹲在黑龍潭對岸的老槐樹上。月色剛爬上崖頂,潭水忽然"咕嘟"冒泡,黑水翻涌著,鉆出個龐然大物——那蛇身有水桶粗,鱗片泛著青黑色的光,七寸處有道白痕,最嚇人的是腦袋,竟長著九個蛇頭,個個吐著分叉的紅信子,涎水掉在石頭上,"滋滋"冒著白煙。
"九頭蛇妖!"守義心里一緊,師父曾說過,千年蛇精能化九頭,最是兇殘,尋常符咒鎮不住。他捏了個劍訣,正要跳下樹,卻見那蛇妖沒往村里去,反倒盤在潭邊,九個腦袋對著月亮,發出"嘶嘶"的怪響,像是在哭。
守義愣住了。按說妖物修行,吸月之精華是常事,可這蛇妖的哭聲里,怎么帶著股怨氣?
第二天,守義去問劉老爹:"這蛇妖,是一直住在黑龍潭嗎?"
劉老爹嘆口氣,說起了三十年前的事。那時九節崖還不叫九節崖,叫青蛇嶺,嶺上住著戶獵戶,姓趙,獵戶媳婦生下個女兒,取名青姑,剛滿周歲就被蛇咬了,臉上留了道疤。奇怪的是,打那以后,青姑總愛往山里跑,身上總帶著股蛇腥氣,十歲那年,竟在黑龍潭邊跟一條大青蛇說話,村里人都說她是蛇變的,把她爹逼得搬了家。
"后來呢?"守義追問。
"后來啊,"劉老爹磕了磕煙袋,"青姑十五歲那年回來了,說要嫁給村里的木匠??赡窘诚铀樕嫌邪?,還說她是蛇妖,把她趕下了九節崖。那天夜里,崖上響了一夜的雷聲,黑龍潭的水都翻了紅,第二天就有人看見潭里冒出了九頭蛇......"
守義心里一動:"那木匠呢?"
"早死了,"劉老爹搖搖頭,"被蛇妖纏死在自家屋里,死的時候眼睛瞪得溜圓,像是看見了啥嚇人事。"
守義這才明白,蛇妖的怨氣,是從青姑那來的。他摸出師父傳的《百妖錄》,翻到"九頭蛇"那頁,果然寫著:"此妖非天生九頭,乃怨氣所化,原身或為人,遭冤屈而死,被蛇精附體重生,每念舊恨,便多長一頭......"
"原來如此。"守義合上書,"這蛇妖不是要害人,是在報仇。"
可報仇也不能濫殺無辜啊!王屠戶和李寡婦家的事,明擺著是蛇妖干的。守義決定再探黑龍潭,這次他沒帶桃木劍,只背了個藥簍,里面裝著雄黃、艾草,還有師父留下的一道"解怨符"。
夜里,蛇妖又出了潭。守義從樹后走出,朗聲道:"青姑,我知道你冤屈,可害你的人已經死了,何必牽連無辜?"
蛇妖九個腦袋猛地轉向他,眼睛里噴出兇光:"凡夫俗子,也配提青姑?"最中間的腦袋張開嘴,竟吐出人話,"當年他們罵我是妖怪,把我推下崖,如今我就讓他們嘗嘗被妖怪嚇破膽的滋味!"
說著,一個蛇頭猛地襲來,守義早有準備,撒出一把雄黃粉。蛇頭遇著雄黃,"嗷"地一聲縮了回去,鱗片上冒起黑煙。"你以為這點雄黃就能困住我?"蛇妖怒喝,九個腦袋一起撲上來,腥臭的風撲面而來。
守義不退反進,從藥簍里掏出艾草,點燃了往蛇妖七寸處湊。艾草是純陽之物,專克陰邪,蛇妖疼得翻滾起來,潭水被攪得巨浪滔天。守義趁機掏出解怨符,咬破指尖,將血滴在符上,喝一聲:"塵緣已了,怨氣消散,去吧!"
符紙飛到蛇妖頭頂,金光一閃,蛇妖的九個腦袋竟一個個消失,最后只剩下一個,臉上赫然有道疤痕,正是青姑的模樣。那蛇頭看著守義,眼里流下兩行血淚:"我只想讓他們知道,我不是妖怪......"
"我知道。"守義輕聲說,"村里人已經知道錯了,劉老爹說,當年趕你走的人,夜里都做噩夢,夢見你渾身是血地站在崖邊。"
蛇頭愣了愣,忽然笑了,笑聲里帶著釋然。它慢慢沉入黑龍潭,潭水漸漸變清,再也沒冒過黑煙。第二天,村里人去潭邊看,只見水面上漂著片青蛇鱗,陽光一照,像塊青玉。
守義在崖邊立了塊石碑,上面刻著"青姑崖"三個字。從那以后,九節崖改叫青姑崖,黑龍潭的水成了活水,能澆田,能飲用,落霞村的日子漸漸好了起來。
有人問守義:"那蛇妖真的走了?"
守義望著崖頂的云霧,說:"怨氣散了,她就變回青姑了?;蛟S在某個月圓之夜,她會化作一陣風,回村里看看呢。"
后來,落霞村的老人常給孩子講青姑的故事,說她不是妖怪,是個可憐的姑娘,被人冤枉了才成了蛇妖。孩子們聽了,再去青姑崖邊放牛,總會帶上塊干糧,放在潭邊的石頭上,說:"青姑姐姐,吃點東西吧。"
而那道解怨符,守義一直帶在身上。他常對人說:"妖也好,人也罷,最怕的是冤屈,最盼的是公道。你給它一分尊重,它便還你一分安寧。"
如今,青姑崖的老藤還在往上爬,黑龍潭的水清亮亮的,映著藍天白云,再沒出過怪事。只有在七月半的夜里,偶爾會有人聽見潭邊傳來輕輕的歌聲,像個姑娘在哼著山里的調子,溫柔得很。
關注我,明天的故事會更精彩!
本故事為純原創民間故事,寓教于樂,旨在豐富讀者業余文化生活,所有情節根據民間口述整理而成。純文學作品,借古喻今、明道講理,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抄襲、侵權必究!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