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一政策的變化,很多家長開始心慌,而網上的各種信息和輿論更是鋪天蓋地,其實,真相往往沒有傳言那么可怕。
今天就針對家長們最關心的三個問題,給大家解說一下。
變化到底在哪里?
學費到底漲多少?
本地生15000個學額是否會分層?
而非本地生這邊,過去港八大的非本地名額被死死卡在20%,實際運行時,港校怨聲載道,因為這個固定的名額根本不夠用,許多優秀的孩子被堵在門外。
從去年(2024年)開始擴招,限制名額提升至40%,港八大的非本地生申請人數暴漲,錄取人數也刷新了紀錄。
圖源:香港01新聞
DSE報考新規,內地家長必看
詳情可點擊:人數激增,報考變難?2026年DSE自修生報名規則更新,內地生如何應對?今天的內容分享到這啦,希望可以幫助到備考的同學,關注或星標我們,為大家速遞最新的香港DSE考試資訊和分享熱門的香港學校!
從去年開始,關于香港【本地生】定義就爭議不停,先是之前有家長們擔心,會否要求孩子在港就讀3年,才算香港本地生?或者需要有【香港永居】才算香港本地生?
4月26日,隨著如何界定“本地生”在當地持續引發爭議,中國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透露稱:特區政府已研究相關簽證安排,或會要求高才通申請人須在港居住滿一段時間后,子女才能有資格享受本地生身份待遇。
蔡若蓮局長接受香港電臺《上任三周年》系列訪問時表示:「有些人才考慮帶著小朋友一起來。剛剛他在中五或者高中的階段。如果我立刻實施(本地生新定義)的話,他可能已經來不及變,所以我們要考慮差一年那些怎樣?差兩年那些又怎樣?如剛剛所說,要看這一個方案會不會對現在人才計劃的影響。」
她又表示,會設立過渡期,讓家長及學生有合理時間作適當安排,例如有「人才,在子女高中階段來港,若立刻實施有關政策,將影響他們的計劃。
蔡若蓮亦表示正檢視有關定義,爭取在新一期聯招選科前公布。
真正的變化不是“取消本地生資格”,而是“如何更公平分配資源”。
簡單來說,就是要在本地生內部“分層”。怎么分?
第一層:學費分層
以前是“本地生4.2萬,非本地生33萬”的簡單二分法。
現在可能變成:
· 長期居港、父母有納稅記錄的本地生:維持原價(預計2027年漲到4.95萬/年)
· 短期居港或未實際在港生活的本地生:上浮30%-50%(約6.67萬/年)
第二層:居住要求
可能會要求高才通等人才計劃申請人的子女,入學前需要在港居住滿一定時間。
具體多久?還沒公布,但教育局明確會設過渡期。
也就是說,如果你家孩子已經在讀高中,政策不會一刀切,會考慮“差一年差兩年”的情況。
這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下面來給大家算筆賬:
現在的學費對比:
本地生:4.21萬港元/年 vs 非本地生:平均33.7萬港元/年;
四年下來,本地生總學費約16.8萬港元,非本地生總學費約134.8萬港元。
即使調整后:
如果本地生學費上浮50%到6.67萬港元/年;
四年總學費也就26.7萬港元,還是比非本地生便宜100多萬。
優勢依然明顯。
本地生定義問題,還涉及到15000個本地生學額的問題討論,被問到即使日后學費不同,是否沿用同一批大學學額,蔡局長同意使用15000個本地生學額「亦可能影響本地同學升學機會」,因此會一并考慮。
目前尚不清楚該學額數量是否會有所調整。蔡若蓮表示會考慮對本地同學升學機會的影響,會全面評估潛在影響,確保所有學生獲得公平教育機會。
- 港大去年首次打破紀錄,非本地生占比近4成,招收逾1200名非本地生;
- 港中文錄取了約800名非港籍生,占比約20%;
- 港科技招了600多人,比例高達30%;
- 香港城市大學非本地生增長兩成;
- 香港浸會大學的錄取翻倍;
- 香港嶺南大學非本地生名額也滿了
- 香港教育大學更夸張,錄取人數相比往年暴漲110%。
蔡若蓮在前幾天的媒體采訪中稱,40%不是一個上限數字,未來港八大會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放寬,不會限制自己。
非本地生擴招不設上限,那么合理猜測,如果本地生中,持香港臨時身份的高才優才子女申請增加,成績也優秀的話,15000個名額或許也不是上限!
除了本地生定義,DSE報考也有新變化。
從2026年開始,未來希望通過這條“捷徑”升學的家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具體變化是什么?自修生均需要“特殊申請”。
香港本地生政策的調整,本質上是在“吸引人才”和“保障本地權益”之間找平衡。
并不是要否定香港身份的教育價值。
只要提前規劃,抓住細節,孩子依然能享受“低學費、多學額、廣升學”的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