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夢游天姥山
文/李壽謙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這是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詩句。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眉州市人。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留下了許多不朽的作品。
天姥山在浙江省臺州市,因旅游宣傳的需要,改名為仙居。游仙居不用爬山,可乘坐索道或電梯,直達山頂,不費勁可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仙居是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
742年,李白奉詔入京,任翰林供奉。744年,李白被朝中權貴排擠和讒毀,被皇帝賜金放還,實際是變相地逐出京城。第二年,李白將由東魯南游吳越,寫了《夢游天姥吟留別》,留給了在東魯的朋友。
李白沒有到過天姥山,完全是憑空想象。宋代范仲淹沒有到過岳陽樓,僅憑一張圖,寫出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正是,天馬行空游仙境,豪放飄逸求自由。他穿著謝靈運的木鞋,走在陡峭的山路上。看東方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空中聽到天雞的報曉聲,真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忽聽熊在咆哮,龍在吟唱,使深林戰栗,巖層驚巔。只見電閃雷鳴,仙府之門訇然打開。日月照耀著金碧輝煌的宮殿,云中的神仙穿著彩虹做的衣服乘風而下,排列成行出現在眼前。詩人激動萬分被驚醒了,原來是一場夢,頓時感到無比失落和迷茫,發出“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的感嘆。
我不由得想起2021年,跟隨寧波大學旅游團游天臺山的情景。進了景區,看到一座高大的李白雕像。上書李白詩句“龍樓鳳閣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毕鄠鳟斈昀畎?、杜甫和孟浩然三百多人慕名而來,留下一千三百多首詩。故有“一座天臺山,半部全唐詩”之說。
讀了《夢游天姥吟留別》,如同一股清流滌蕩著我的心靈。仿佛與詩人一同游天姥,那層巒疊嶂,云海翻騰的山水畫卷在心中展開。把人帶入一個如夢如幻的世界。他留下的千古絕唱,正是詩人蔑視權貴與對自由的渴望。正是傲骨錚錚,不屈不撓的精神寫照。他不受世俗羈絆,不受權貴束縛,獨步天下,追求心中的理想和自由,最終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吶喊。
《夢游天姥吟留別》不僅是一幅絢麗的山水畫卷,也是一篇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宣言。我們要學習詩人不畏艱難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精神,繼承發揚詩人的精神遺產,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再立新功。
【作者簡介】李壽謙(男),泰安肥城市人。高中教師,大學學歷,現退休,寓居寧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