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臺灣立院即將審議規模達4100億元的《強化經濟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再度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尤其是在藍營主席朱立倫與綠營的互動中,朱立倫日前的發表的各退一步的一番話引發爭議,甚至被批評為“豬隊友大賽”,再加上接踵而至的罷免投票,引起公眾熱議。
一場特殊條例審議的博弈
此次特別條例草案的審議,涉及的金額巨大,其中包括了1500億元用于韌性建設的預算,以及1000億元的臺電補助。這筆資金的分配直接關系經濟變動時的韌性提升,也涉及臺灣民眾日常生活的多方面保障。在該草案進入立院審議的過程中,藍營與綠營之間的立場卻產生了不小的分歧。
藍營主席朱立倫在最近一次中常會上公開表示,愿意支持這一草案,只要綠營同意普發現金1萬元的要求。這一言論立刻在藍營內引發了強烈反響。朱立倫表示,藍營要求增加普發現金是為了更好地回應民生關切,臺電的千億補助雖然重要,但要配合整體經濟政策進行考慮。他提出的“各退一步”的建議,試圖在支持政府特殊預算的同時,爭取更多民眾支持。
這番言論并未獲得藍營一致支持。藍營內部一些重量級人物對朱立倫的表態提出了異議,認為他在關鍵時刻作出讓步,有失藍營立場的堅定。部分人士表示,藍營在臺電補助問題上應當堅持立場,畢竟這是一個涉及能源政策的重大問題。
臺電補助與普發現金的博弈
盡管朱立倫澄清自己并未同意臺電補助方案,但他明確表示,若綠營愿意在特別預算中增加普發現金1萬元,藍營則愿意接受特別條例的提案。這一言論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讓公眾對藍營的政策立場產生了疑問。
臺電補助計劃一直是敏感話題。在過去的幾年里,臺灣的電力供應問題曾多次引發社會關注,而臺電的財政困難更是讓政府不得不考慮額外的財政支持。對于許多民眾來說,臺電補助意味著電價的可能上漲,而普發現金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成為了博弈焦點。
賴清德與朱立倫的“豬隊友大賽”
距離7月26日的罷免投票僅剩16天,綠營黨魁賴清德的言行也成為了輿論焦點。賴清德最近啟動了“團結十講”活動,以應對即將到來的罷免投票。賴清德的講話內容卻多次引發爭議,尤其是在綠營內的支持度并不高。原定于7月12日在臺中的第五講也因臺風而取消,這讓外界對賴清德的表現產生了更多猜疑。
在此背景下,資深媒體人黃揚明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評論,直言朱立倫與賴清德之間的言行如同“豬隊友大賽”,對外界來說,雙方的策略和言辭都令人捉摸不透。黃揚明進一步指出,綠營與藍營兩大陣營的博弈,不僅僅是在特殊預算問題上的爭執,更是風格與形象較量。
藍綠之間的微妙關系
朱立倫在回應質疑時澄清稱,藍營立場始終如一,拒絕臺電補助的資金撥付,并且強調政府若不檢討其能源政策,不承諾不漲電價,相關議題便無從談起。朱立倫表示,藍營從來沒有改變過立場,并且在特別條例的審議中,藍營內始終保持一致。
綠營內部人士則表示,藍營的這些言辭并不完全可信。畢竟,朱立倫的言論往往受到不同聲音的制約,尤其是在即將迎來罷免投票的壓力下,藍營的立場可能會發生微妙的變化。更有評論認為,當前局勢,實際上是一場“多方角力”的較量,無論是綠營還是藍營,都不得不在多方壓力下找到平衡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