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907字
閱讀預計5分鐘
作者|夢回糊涂
本期編輯|余佳軒
本期審核 |江怡
圖源:“夢回糊涂”微信公眾號
“印度國防部全面審查所采購武器裝備是否含有中國產零部件,跟印巴此次沖突無關。緣起去年發現無人機訂單大量含中國零部件,而印軍武器采購軍改的上升到了“供業鏈安全”的高度。”
《今日印度》7月2日報道,印度國防部即將全面審查所采購武器裝備是否含有中國產零部件,并評估國防供應鏈的風險。
這其實跟印巴此次沖突無關,也不是莫迪政府頭腦發熱。
圖源:“夢回糊涂”微信公眾號
一、緣起無人機訂單
去年以色列戰爭期間以及此前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戰爭,無人機和反無人機成為印軍熱點話題。當年1月,印陸軍開始部署后勤無人機,簽訂了32億盧比(約3850 萬美元)563架物流無人機合同,以取代其騾子隊來運輸前線軍事物資。計劃2025年解散整個動物運輸車隊,到2027年減少約10萬運輸人員。
結果在物流無人機訂單中,發現了大量使用中國產零部件。印度國防部不得不取消訂單。這指的是Dhaksha Unmanned Systems Pvt 公司的200架物流無人機。6月,國防部致信印度工商聯合會、印度國防制造商協會等行業機構,要求他們通知其會員公司,不得在無人機中使用中國零部件。但是,軍隊缺乏驗證手段,只能靠無人機制造商的自我認證,聲稱其產品不含中國零部件。
隨后的9月,印軍準備在拉達克首次測試其所謂“本土無人機”的高海拔實際飛行狀況。
陸軍設計局副局長CS Mann少將承認,在無人機中使用中國設備是一個“現實問題”,“任何與電子相關的事物都具有數據傳輸的風險。供應鏈依賴于中國零部件,我們如何克服它們,以及如何確保它們不存在……正在考慮各種方法,我們將提出一個框架。”雖然尚未設定時間表。國防和國土安全委員會聯合主席阿什什·坎薩爾(Ashish Kansal)也表示,業界正在采取有意識的措施,確保中國零部件不成為敏感設備的一部分,尤其是電子零部件。他指出,供應鏈對中國很依賴。
而參展的供應商就表示,他們非常依賴中國零部件,以前對此沒有任何規定,但現在中國零部件被禁止了;在美國、歐洲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幫助下,在自身創新下,制造了自己的無人機。還有的說,他們的無人機主要部件是在印度設計的,部分部件是從中國臺灣進口的。
圖源:“夢回糊涂”微信公眾號
圖源:“夢回糊涂”微信公眾號
圖源:“夢回糊涂”微信公眾號
圖源:“夢回糊涂”微信公眾號
圖源:“夢回糊涂”微信公眾號
年初,印軍再次因為“含中國零部件”而取消了一份物流無人機訂單。
二、擴大全面審查政策的背景
那么,現在為什么印度國防部要全面審查所購武器裝備是否含有中國產零部件呢?
一是莫迪政府認為去年印度對外軍售以及本土軍工生產取得亮眼成績。
圖源:“夢回糊涂”微信公眾號
圖源:“夢回糊涂”微信公眾號
二是在稀土被我國設限出口后,莫迪政府進一步重視所謂武器的“供應鏈安全”問題。
三是印軍將今年定為“改革年”,重點的改革內容是對莫迪引以為傲的《2020年版國防采購程序》進行優化改革,相應地就涉及到了我國零部件問題。
其采購改革目標,尤其要縮短漫長的采購流程。這在前文講過:去年11月新上任的印國防秘書(相當于我國副部長)拉杰什·庫馬爾·辛格宣布,將推出新的“國防采購程序”,以期削減長期合同的漫長采購時間、消除新參與者的進入障礙,希望將年度合同翻一番,簽署有史以來最多的合同,將軍購費用從1.8萬億盧比拉高到2萬億盧比。
圖源:“夢回糊涂”微信公眾號
他還舉了例子,印空軍采購114 架多用途戰斗機的計劃(MRFA),于 2019 年公布 ,計劃以“全球購買、印度制造”的模式購買 18 架,自產 96 架;但項目至今未確定合作伙伴,加上強調“印度制造”大大增加了談判難度,使得入役計劃可能在 2030 年之后。
今年3月20日,印度國防采購委員會(DAC)批準了縮短國防采購流程時間的指南。新的指導方針將使采購過程的時間縮短10%~15%,這些措施是基于數據分析,在各個步驟上減少了幾個星期的時間。
所以可以看出,這次印軍武器采購軍改的重點是縮短采購時間上,繼而上升到了“供業鏈安全”的高度。
本文轉載自“夢回糊涂”微信公眾號2025年7月7日文章,原標題為《印軍要排除含中國零部件的武器 》
本期編輯:余佳軒
本期審核:江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