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perstone線下講座,即刻報名▲
01
過去一年悉尼房租上漲2.8% 租金達歷史新高加劇住房危機
專家警告稱,隨著悉尼租金創下歷史新高,悉尼的租房危機正在加劇無家可歸現象,并使一些人再也無法擁有住房。
周四發布的最新Domain租金報告顯示,悉尼一套普通獨立屋的租金在截至6月份的一年中上漲了2.8%,即周租金上漲了21澳元,目前已達到每周780澳元。
公寓的租金中位數達到740澳元,同比上漲2.8%,即周租金上漲20澳元。
專家表示,情況的改善仍需相當長的時間。由于供應仍然不足,房屋和公寓的空置率仍然保持在1.1%的低位,略低于一年前的1.2%。約3%的空置率才是反映租戶和房東之間平衡的水平。
Domain研究和經濟部門主管鮑威爾(Nicola Powell)博士表示,現在仍然是一個房東市場。她說,租金仍處于歷史高位,并且還在不斷上漲。我們現在開始看到的核心區別是,公寓租金的增長率高于獨立屋。
租金增長最強勁的是中央海岸地區,與去年同期相比,獨立屋租金上漲了8.1%,達到每周670澳元。
其次是外西區和藍山地區,獨立屋租金上漲了6.7%,達到每周640澳元。
外西南區的公寓租金增長最為強勁,上漲了7.4%,達到每周520澳元。
緊隨其后的是其他一些偏遠且房價更實惠的地區,包括中央海岸(上漲5.8%)和Blacktown(上漲5.6%)。
鮑威爾表示,傳統上價格實惠的地區租金增長率更高。
她說,租戶正在更換房產類型和地點。他們正在尋找這些價格實惠的地區,而悉尼的負擔能力已經達到上限,很難找到這樣的地區。
智庫獨立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圖利普(Peter Tulip)博士表示,住房負擔能力問題正在加劇社會分化。
他說,有房的人生活得很好,而沒有房的人生活得很差,這加劇了不平等,在市場底層,日益增長的租房壓力嚴重加劇了貧困和無家可歸現象。
圖利普表示,一些澳人將永遠無法擁有自己的住房。
他表示,隨著充滿活力的勞動者離開悉尼,轉而前往其他首府城市或遷往更遠的地方,經濟正受到損害。
他說,悉尼的住房短缺問題正在向全國其他地區蔓延,人們與父母同住,通勤時間長達兩小時,或者居住在過度擁擠的房屋中,這些都是生活水平下降的指標。其中一些指標體現在統計數據中,但很多指標并未體現。
代表租客的組織新州租戶聯盟行政總裁Leo Patterson Ross表示,一些租戶不得不在食品和醫療保健等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做出妥協。
他說,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推遲Medicare不報銷的治療,比如他們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牙科治療,但最終,房租是不能拖的。租金漲幅并沒有減緩,我們仍然看到租金上漲幅度超過了人們的工資水平,這給家庭預算帶來了壓力。
02
更多澳人多代同堂應對危機 應建多樣化住房滿足需求
賽爾斯家四代同堂,餐桌上難尋多余座位。
因澳洲住房危機,44歲的賽爾斯一直翻修房子以容納更多家人,這看似不同尋常,實則是回歸過去的生活方式,那時候澳洲人住獨立屋的數量是現在的兩倍。
過去兩年,賽爾斯在Gold Coast腹地的房產中增設了額外浴室和小廚房。這棟雙層大屋背靠叢林,戶外空間充足,能讓10名家庭成員和諧共處。
他說,翻修是想照顧年邁父母,讓孩子們免于在昆州租金高昂的租賃市場花錢。
2025年3月,Gold Coast房產中位周租金漲至750澳元,同比上漲50澳元。
賽爾斯說,如今孩子生活不易,只要有能力他就會幫他們度過人生早期階段,為容納20人,他對房屋進行了精心設計。
Gold Coast住房危機嚴重,這也讓很多居民需要讓更多家人擠在有限空間,享受這座城市讓人羨慕的海濱生活。
最新昆州房地產研究所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該市空置率僅1%。澳洲統計局近期數據也表明,全國新建房屋數量遠低于國家住房協議目標所需,這也讓住房危機更加嚴重。
在Gold Coast附近,克里和林賽的海濱住宅可讓20人在兩棟建筑過夜。他們與兒子一家住隔壁,夫婦倆是建筑師,其設計獲Australi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Queensland Awards獎。
這棟建筑設計巧妙,兼顧空間與隱私,他們與兒子雖近在咫尺,卻能幾天不見面。
林賽稱,這里有多個進出通道,滑動門窗讓房間可按需調整,還打造了多樣室內外空間。她認為應提供靈活住房,但懷疑開發商能否做到。
大家庭同住并非新事,澳洲人過去常與更多人一起生活,2021年澳洲平均每戶家庭人數降至2.5人,而在1911年每戶有4.5人。
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研究員謝爾表示,澳洲房屋面積在發達國家中屬前列,悉尼平均房屋面積是東京的七倍多,不過日本卻避開了澳洲專業昂的住房危機,澳洲的這一趨勢令昂人擔憂,建造多代同堂房屋雖非解決住房危機的快速辦法,但可作為方案的一部分,還能遏制城市擴張。另外,住房類型應更多樣化,多建聯排和雙拼別墅,設計出適合多對夫婦或三代人居住且保障隱私的房屋。
03
巨頭內訌!Mirvac出手接管Lendlease管理的百億房產基金
圍繞 Lendlease管理的100億澳元「澳洲核心地產基金(APPF)」 的控制權之爭,正演變為一場激烈的角力。包括 Hostplus、TCorp(新州財政公司)和UniSuper 在內的重量級投資者,已聯合聘請 Jarden投行 與 Clayton Utz律所,商討是否罷免Lendlease的管理權,將基金交由地產巨頭 Mirvac 接手。
這場博弈令人想起三年前Mirvac與Dexus就原AMP Capital旗下的70億澳元寫字樓基金展開的惡戰,彼時Mirvac最終勝出,重創了由Darren Steinberg領導的Dexus。
而這一次,Lendlease 正全力說服投資人留下自己。該公司請來了 Rothschild投行 和 金杜律師事務所(King & Wood Mallesons) 出謀劃策,CEO Tony Lombardo 上周五親自出席關鍵投資人會議,希望扭轉局勢。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Lombardo試圖以“公司正處于長期轉型之中,業績將逐步改善”的表態打動投資人,結果并未奏效。投資者目前正籌備召開特別會議,正式推動罷免Lendlease的管理角色。
Lendlease旗下APPF基金的主要持有人早在今年年初便主動接洽Mirvac,希望由其接手管理,目前已與Mirvac CEO Campbell Hanan 團隊就管理權轉換進入正式磋商階段。
雖然 Charter Hall 和 GPT 等其他基金管理機構也表達了興趣,但據消息人士透露,Mirvac方案進展最快。投資人希望,新管理團隊不僅能提升回報率,也能加強信息透明度與公司治理。
APPF基金是澳洲最大的不動產集合投資信托之一,其資產包括:
近60億澳元的商業地產,例如悉尼Barangaroo與墨爾本CBD的地標寫字樓
28億澳元的零售資產,分布在新州與昆士蘭的主要購物中心
以及數十億澳元的工業地產
Lendlease如果失去APPF,將對其正處于艱難轉型中的業務構成沉重打擊。近期,Lendlease旗下的旗艦寫字樓基金經理 Micah Schulz 也已離職,這被視為人才流失潮的又一標志性事件。
目前,Lendlease正面臨來自大股東 Tanarra Capital、Allan Gray 和 HMC Capital 的持續壓力。為回應股東關切,公司已宣布計劃出售其國際建筑業務,并逐步退出海外開發項目,包括美國、英國和歐洲的大型地塊。
04
現在是買墨爾本獨立屋的最佳時機!
澳洲儲備銀行(RBA)出人意料地決定維持利率不變,這意味著新一輪房價暴漲已被推遲。
對于想要買房的年輕人來說,這或許是個令人期待的消息。
而且在澳洲,有一個市場已開始讓人察覺到極具性價比,那就是墨爾本。
在墨爾本購買獨棟房屋,比在悉尼要便宜得多。
墨爾本公寓的價格走勢也類似,但與悉尼的 價差相對小一些。
悉尼的房價確實高得驚人。理論上,利率上升會使房價下降。
向銀行借款的成本越高,人們的借款額度就越少,可用于購房的資金也就越少。而利率下降則會產生相 反的效果——推高房價。
如果你每周能負擔1000澳元的還款額,那么在利率為3%時,銀行愿意借給你的錢會比利率為4%時更多,因此你在購房時能投入的資金也更多,這會推高房價。
因此,澳洲儲備銀行本周意外決定將利率維持在3.85%(此前所有人都認為利率會降至3.6%),意味著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新一輪借貸和購房熱潮將暫時延后。
澳洲儲備銀行通過利率來調控通脹,眾所周知,通脹率此前一直居高不下。
提高利 率本就是為了抑制通脹,而且似乎也起到了效果——通脹率已回到2%至3%的目標區間。
因此,人們認為是時候下調利率了。但貨幣政策委員會有不同的看法,稱“可以再等等,獲取更多信息以確認通脹是否仍在正軌上”。
房地產市場已經失控了嗎?這 取決于你所在的地區。
澳洲儲備銀行在5月表示:“房價漲幅保持相對穩定,這表明它尚未對寬松的借貸條件做出實質性反應。”
但這是全國范圍內的平均情況。
澳洲實行統一的利率政策,并沒有“阿德萊德儲備銀行”(RBAA)這樣的地區性機構。
如果有的話,它可能根本不會下調利率,因為阿德萊德的房價確實已經失控。
過去 一年,阿德萊德的房價上漲了7.8%,而墨爾本的房價則出現了下跌。
事實上,墨爾本的房價折扣已不僅僅是相對于悉尼而言了。與澳洲幾乎所有地區相比,墨爾本的房價都處于“特惠”狀態。
為什么墨爾本的房價相對于其他地區會下跌呢?
澳洲儲備銀行的利率政策總體上抑制了整個市場,所以這無法解釋差異。
不同市場之間的差異在于供需關系。
得益于大量公寓的建設以及新冠疫情期間人口的減少, 維州現在的人均住房數量比過去有所增加。
最近一段時間,人均住房數量一直在上升。而西澳的情況則相反,其人均住房數量接近歷史最低水平,且還在不斷下降。如果將供需動態比作土壤,利率比作雨水。
當降息來臨時,“雨水”會灑向各個市場,但并非所有市場都會同樣“繁榮”。
如果要選一個在下次降息后房價可能不會暴漲的地方,那可能是ACT。
堪培拉的房價折扣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墨爾本”,未來幾年,ACT或許是購房者的最佳選擇。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
10
07-2025
09
07-2025
08
07-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