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霍納被解職,離開紅牛車隊CEO的職位本身并不令人驚訝——自從去年臭名昭著的私密短信事件被曝光以來,關于他被解職的傳聞就一直在公眾中流傳。而更令人困惑的是,這一決定是在賽季中期做出的。
無論是什么促使了這一決定,紅牛給了自己一個極為棘手的未來。它將面臨成為一名引擎制造商的額外挑戰,并且這一挑戰帶入到F1的新紀元,但卻沒有了那個在過去20年里將這一切構建起來的領導者。
看看過去二十年來任何一支統治F1的車隊——舒馬赫時代的法拉利、紅牛,以及最新的邁凱倫——它們的藍圖非常明確:高級管理層提供預算,并退到一邊,讓一個專注于純粹賽車運營的專家團隊來操作。
法拉利時期,那時是盧卡-迪-蒙特澤莫羅和菲亞特的公司高層被羅斯-布朗、舒馬赫和讓-托德組成的“護盾”擋在了外面。
如今的邁凱倫,巴林股東允許扎克-布朗和安德烈-斯黛拉積極追求他們的愿景。
而在紅牛,則是迪特里希-馬特希茨,這位對F1充滿熱情的飲料億萬富翁提供了預算,并讓霍納去主導運營,同時馬特希茨的親密伙伴赫爾穆特-馬爾科充當著兩者之間的協調員。
這種模式只有在那些管理者本身非常卓越的情況下才能奏效——霍納正是一個既有野心又專注,且具有賽車智慧的人。
他知道自己需要圍繞著最優秀的人才,才能將曾經萎靡不振的美洲虎車隊變成一支充滿全新活力的紅牛車隊。
最初的幾年,霍納的任務是打下基礎,轉化他剛剛在經營F3000車隊時所獲得的技能,并發起招募阿德里安-紐維。
一旦紐維參觀了奧地利的機庫,并感受到了整個團隊的自由奔放的氛圍——這與他在羅恩-丹尼斯控制下的邁凱倫所經歷的束縛感完全相反——所有的拼圖就都到位了。
接下來,只需2009年的新規則來掃除大車隊積累的專業優勢——紅牛便準備好打破壁壘。
霍納的能力體現在,即便車隊不斷壯大,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車隊之一,他依然能保持這種團隊精神。它始終是一支簡單直接的賽車隊伍;敏銳地操作、無情地競爭、始終不懈的努力。
霍納的專注和野心,紐威的創意天才,以及馬特希茨的熱情與資金,成就了一股強大的獨立力量;強大而敏捷。
然而,馬特希茨在2022年底的去世以及紅牛組織向更傳統管理模式的過渡,無疑為這一成功藍圖帶來了挑戰。
不幸的是,霍納最終因其場外事件走向了這個命運。很難看出這一事件中有任何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