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江西弋陽的一個小山村里,誕生了一個普通農家孩子——方志純。那時,清朝的舊秩序已風雨飄搖,新思潮卻悄然傳入鄉間。少年時的方志純,一邊在私塾學習四書五經,一邊接觸到關于平等、解放的新思想。這位家境并不寬裕的青年,是怎樣一步步走到江西省長的位置,又為何在晚年選擇主動退出領導崗位?
1924年,19歲的方志純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那時起,他的人生便緊緊系在革命的旗幟上。入黨后,他先在南昌等地擔任機要交通員,常常冒險往返于弋陽與南昌之間,傳遞文件、籌措物資。夜色中,他提著布包穿行山道,心里想著的只有如何把消息安全送到組織手中。
此時,堂哥方志敏正積極組織贛東北的武裝斗爭,對方志純影響很大。方志純也在當地秘密發展黨員,宣傳革命道理,帶動更多青年投身斗爭,為贛東北根據地的建立打下了群眾基礎。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國民黨反動派加緊清剿共產黨人。方志純隨即參加了南昌起義,并在起義失敗后返回贛東北。他傳達“八七會議”精神,堅定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并參與組建紅十軍,成為贛東北紅軍的骨干力量。
紅十軍初建時物資緊缺,他帶頭發動群眾支援前線,還多次參與夜襲和游擊戰。漸漸地,他憑借冷靜的判斷與堅毅的作風,成為紅軍中的骨干干部。
1933年初,方志純隨紅十軍到達中央根據地,任紅31師師長、政委等職,成為中央紅軍的正師級干部。他指揮部隊參與了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在戰斗間隙還抓緊時間宣講黨的政策,動員群眾支前。
然而,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紅軍主力被迫長征。方志純根據組織安排,留守閩贛根據地,帶領部分紅軍堅持游擊戰爭。他們依山而戰,白天隱蔽,夜間出擊,三年里頂住了重重圍剿,為主力部隊轉移贏得了寶貴時間。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方志純先赴延安學習,1938年又被派往蘇聯學習軍事與政治理論。返程途中,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破裂,駐新疆的盛世才反復無常,將一批共產黨人扣押。1942年,方志純被捕入獄。
在獄中,他拒絕寫悔過書,也拒絕檢舉同志。他只說:“共產黨員要對得起良心?!逼D苦的牢獄生活沒有擊垮他,反而讓意志更堅定。
1946年,經過組織營救,方志純獲釋回到延安。解放戰爭打響后,他任社會部二室主任,負責情報、保衛等任務,隨部隊南征北戰。他白天奔波在前線,夜里常常挑燈審核文件與電報,為勝利提供堅實保障。
1949年,解放大軍南下,方志純隨軍到達江西。新中國成立后,他擔任江西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和江西省省長。那時的江西百廢待興,土地改革、鎮反、恢復生產都要盡快推進。
他在田間地頭與干部群眾座談,聽取訴求;在會議上,強調公平與穩定,力求讓每個農戶都能分到地、安心種田。他還推動水利、交通建設,為江西的農業與工業打基礎。
1950年代中后期,他帶領江西開展“三反五反”“公私合營”等社會主義改造,穩定經濟秩序。夜里加班到深夜,是常態。有人記得,他常穿一身灰布中山裝,坐在燈下批閱文件,煙灰掉落也不自知。
1966年,“文革”開始,方志純因堅持實事求是、反對極端做法而受到沖擊,被造反派批斗。有人當眾質問他:“承不承認自己是走資派?”他只是沉默,看向地面,隨后淡淡說:“我對黨沒變過?!?/p>
被下放勞動期間,他在農田勞作時不忘指導年輕人讀書學習,講述土地革命的故事。他說:“不管身在何處,心不能失去方向?!?/p>
1975年,組織恢復了他的工作。此后,他擔任江西省政協主席、中顧委委員等職。每逢會上,他提醒干部:“群眾利益不能忘,歷史不能忘?!?/p>
1985年,為了讓更多年輕干部脫穎而出,他主動向組織提出不再擔任領導職務。他笑著說:“樹要長新枝,干部也一樣。”此后,他淡出視線,過著簡單生活。偶爾有人來訪,他依舊耐心講述那段烽火歲月。
1993年,方志純在南昌與世長辭,享年88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