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建琴
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營養學科帶頭人,上海市老年營養健康質控中心主任。
擔任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老年營養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國家衛健委營養標準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特醫食品與保健食品評審專家,中國科協老年營養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上海市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兼臨床營養主任委員,上海市食療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亞太臨床營養學會理事。
擅長各種疾病的營養支持治療、營養評估和健康管理,主持完成數十項科研項目,獲省部級科科技成果獎4項,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主編營養學專著和營養科普書10多本。牽頭組織制定多個膳食營養相關的國家衛生行業標準、肌肉衰減營養與運動干預中國專家共識,擔任多本學術雜志編委。
高齡老年人常指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 高齡、衰弱老年人往往存在進食受限,味覺、嗅覺、消化吸收能力降低,營養攝入不足。因此,需要能量和營養密度高、品種多樣的食物,多吃魚、畜禽肉、蛋類、奶制品及大豆等營養價值和生物利用率高的食物,同時配以適量的蔬菜和水果。精細烹制,口感豐富美味,食物質地細軟,適應老年人的咀嚼、吞咽能力。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多種措施鼓勵進食,減少不必要的食物限制。
(圖片來 自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體重丟失是營養不良和老年人健康狀況惡化的征兆信號,增加患病、衰弱和失能的風險。老年人要經常監測體重,對于體重過輕(BMI<20kg/m2)或近期體重明顯下降的老年人,應進行醫學營養評估,及早查明原因,從膳食上采取措施進行干預。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針對高齡老年人(80歲及以上)有6條核心推薦:
☆ 食物多樣,鼓勵多種方式進食;
☆ 選擇質地細軟,能量和營養素密度高的食物;
☆ 多吃魚禽肉蛋奶和豆,適量蔬菜配水果;
☆ 關注體重丟失,定期營養篩查評估,預防營養不良;
☆ 適時合理補充營養,提高生活質量;
☆ 堅持健身與益智活動,促進身心健康。
多種方式鼓勵進食,保證充足食物攝入
讓老年人認識到一日三餐不僅是物質上的需求,更是精神上的撫慰。鼓勵老年人和家人一起進食,力所能及的參與食物制作,融入家庭生活,有助于增進食欲和進食量。對空巢和獨居老人強調營造良好的社會交往氛圍,集體進餐改善心理狀況狀態,保持樂觀情緒。
對于不能自已進食的老年人,陪護人員應輔助老年人進餐,注意觀察老年人進餐狀況和用餐安全,預防和減少吸入的發生。老年人一般喜歡吃熱的食物,餐是要保證溫度,盡量選用保溫性良好的餐具。
(圖片來 自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保證充足食物攝入的主要方法建議如下:
(1)吃好三餐。早餐有1個雞蛋、1杯奶,1~2種主食,主食的品種可以多樣,例如肉末粥、魚片粥、蛋花粥和肉包、餛飩等點心。中餐、晚餐宜各有1~2種主食、1~2種葷菜、1~2種蔬菜、1種豆制品;各種畜禽肉、魚蝦肉選1種或2種換著吃,也可考慮與蔬菜、豆制品搭配,如肉末燒豆腐等,避免單調重復。
(2)少量多餐。對于正餐攝入不足,容易出現早飽和食欲下降的高齡衰弱老人,應少量多餐,保證充足的食物攝入。進餐次數應采用三餐兩點制,或三餐三點制,每次正餐占全天總能量的20%~25%,每次加餐的能量占5%~10%。加餐的食物與正餐相互彌補,中餐、晚餐的副食盡量不重樣。
(3)規律定餐。老年人要按自己的作息規律定量用餐,建議早餐6:30~8:30,午餐11:30~12:30,晚餐17:30~19:00。睡前1小時內不建議用餐,以免影響睡眠,這樣符合自身的生物鐘節律,有助消化與吸收。不過飽,也不過饑,更不宜暴飲暴食。
(4)可以選擇供餐或送餐上門。如果高齡老人自己不能或不愿自己做飯,可以選擇供餐或送餐上門。老年供餐機構應該接受政府或相關部門的監管指導,配備營養專業人員,合理配餐,滿足不同老年個體的營養需求,保證食品新鮮衛生。
(圖片來 自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選擇適當加工方法,使食物細軟易消化
高齡、衰弱老年人的咀嚼吞咽能力、消化功能減退更為明顯,在食物選擇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食物不宜太粗糙、生硬、塊大、油膩,應盡量選擇質地松軟易消化的食品。
采取合理的烹調方法,使食物細軟易于消化。具體措施:
①煮軟燒爛,如制成軟飯稠粥、細軟的面食等。
②食物切小切碎,烹飪時間長一些,保證柔軟,如蔬菜可切成小丁、刨成絲或者制成餡,包成素餡包子、餃子、餡餅或者與葷菜混合烹飪等。
③肉類食物制成肉絲、肉片、肉糜、肉丸;魚蝦類做成魚片、魚丸、魚羹、蝦仁等,使食物容易咀嚼和消化。
④整粒黃豆不利于消化吸收,可加工成豆腐、豆漿、豆腐干等豆制品;紅(綠)豆煮軟制成豆沙餡,或與面粉摻和,做成點心、面條和各種風味小吃;豆類通過發芽,其維生素的含量會有所增加,且食用豆芽比干豆類容易消化,用豆類煲湯(如黃豆豬蹄湯、綠豆百合湯),有助于軟化豆類膳食纖維。
⑤堅果、雜糧等堅硬食物碾碎成粉末或細小顆粒食用,如芝麻粉、核桃粉、玉米粉
⑥質地較硬的水果或蔬菜可粉碎、榨汁,但一定要現吃現榨,將果肉和汁一起飲用,還可將水果切成小塊煮軟食用。
⑦多采用燉、煮、蒸、燴、燜、燒等烹調方法,少吃煎炸、熏烤和生硬的食物。
此外,老年人應經常監測體重,進行營養評估和膳食指導。 體重最好保持BMI在20~26.9kg/m2范圍內 。建議每個家庭都應該配置體重秤,并將體重秤放在平整且不會搖晃的地方,早晨起床排尿、排便后穿著最少的內衣進行稱量,1個月最少稱2次,并記錄體重,以便比較。高齡老人體重下降和衰弱,增加患病、住院和失能的風險。膳食攝入不足目標量80%,應在醫生和臨床營養師指導下,適時合理補充營養,如特醫食品、強化食品和營養素補充劑。
與此同時,高齡老人同樣應重視堅持身體活動和益智活動,保證充足睡眠和心理健康。
《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態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