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湖的《您走了?我如此想》是一首學生對老師的悼念詩,作者以真誠的情感,表達了對逝去恩師李江的懷念與不舍。
從形式上看,這首詩以時間順序(2015年4月18日戌時、亥時,19日未時,20日午時)為線索,將詩人不同階段的情感一一道來。這種結構安排使詩歌的敘事更加明晰,情感層層遞進。全詩共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都以“您走了?我如此想”作為結尾,形成了一種反復詠嘆的節奏,強化了詩歌的抒情性,使讀者在反復的吟誦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詩人對老師的思念之情。在內容上,詩人通過回憶老師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進而豐富了李江老師的形象。從“您只是像每次給我們上完課,收拾好書本、筆記本和背包,揚手向臺下的我們揮別”可以看出,李江是一位兢兢業業的大學教師;從“您是眷念堯山的紅杜鵑,山腳下農家新鮮可口的飯菜”可以看出,老師熱愛生活。
在手法上,詩人首先直抒胸臆,對老師的思念之情不加掩飾,所以說,“您走了,思念如潮水般涌來”,其次,作者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來增強詩歌的表現力。例如,“您幻化成了天南春一樹,青海湖那片綠,造化鐘情的那一汪漓水”,詩人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李江的生命比作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賦予了老師一種永恒的生命力,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老師美好品質的贊美。
在音樂美方面,詩的韻律和諧,節奏感強,有回環往復的音樂之美。詩人通過反復的手法,使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的美感。例如,“您走了?我如此想”在每個段落的結尾反復出現,不僅在情感上起到了強調的作用,也在韻律上形成了回環往復的效果,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
在建筑美方面,詩歌的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四個段落分別對齊,形成了一種整齊的美感。在語言上,詩人運用了簡潔而富有詩意的語言,將復雜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例如,“您走了?”這一句簡潔明了,卻包含了詩人對老師離世的震驚與不舍;“淚水漣漣”“一宿睜開雙眼待天明”等語句則生動地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悲痛與煎熬。
從主題和情感上方面,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對老師的深切懷念和對生命無常的感嘆。詩人通過對李江生前的回憶以及對其離世后的種種感慨,展現了李江的人格魅力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無常的無奈和對老師離世的不舍。這種情感是真摯而深刻的,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從文化與社會背景上看,這首詩反映了當代社會中人們對生命和友情的重視。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往往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而這首詩則提醒我們珍惜身邊的人和事,關注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同時,詩中對教師的描寫,也反映了當代社會對教育事業的尊重和對教師群體的關注。
總的來說,朱云湖的《您走了?我如此想》寄托了學生對恩師的哀思和追念,以及對生命無常的感嘆,筆觸細膩,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共情。
附:《 您走了?我如此想》
2015年4月18日戌時
好朋友在電話那端泣不成聲
我費力地捕捉關鍵詞:
您走了
您走了?我如此想
您只是像每次給我們上完課
收拾好書本、筆記本和背包
揚手向臺下的我們揮別
不久的某一天
您又會踏上講臺
聲情并茂地帶我們進入您的戲劇王國
于是,我如此想
這樣的走了還會回來
但我早已淚水漣漣
2015年4月18日亥時
我顫抖著撥通您孩子的電話
費力地捕捉關鍵詞:
您走了
您走了?我如此想
這只是病魔和我們開的一次玩笑
下一秒您就會在病床上蘇醒
臉色雖蒼白
意志卻頑強
用微笑溫暖愛著您的家人
于是,我如此想
這樣的走了還會醒來
但我一宿睜開雙眼待天明
2015年4月19日未時
我看到了您
您躺著
在冰冷狹窄的不銹鋼柜子里
雙目合攏,嘴唇緊閉
身形瘦小
任憑我們低聲地嗚咽
您不發出半點聲息
有一個聲音如炸雷般在我耳畔響起:
您走了
您走了?我如此想
您是眷念堯山的紅杜鵑
山腳下農家新鮮可口的飯菜
用這樣的方式引領我們一起來赴會
于是,我如此想
這樣的走了只是去踏青
不遠處就有我們一起游玩的曾經
2015年4月20日午時
肅穆的周遭告訴我:
您走了
迷離中我看見您幻化成了天南春一樹
青海湖那片綠
造化鐘情的那一汪漓水
您走了?我如此想
您的生命在別處
一路香花錦簇
轟轟烈烈又一番魏晉風骨
于是,我如此想
歸去來兮
您是在長生的時空里等著我們歡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