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報道,美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今天,‘美國黨’的成立還給你們自由。”馬斯克是在對他所發一條貼文的回復中作出上述表述的。“支持和反對比例為2:1,表明你們想要一個新政黨,你們也會有個新政黨。”馬斯克寫道,美國正“因浪費和貪污而破產”。而在這條宣布成立“美國黨”的帖子下,有網友問他的新政黨是否會參加2026年中期選舉或2028年的總統選舉時,馬斯克回復稱:明年!
特朗普與馬斯克(資料圖)
馬斯克宣布“美國黨”的時間令人深思,正是在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通過之后。這無形是對特朗普的一個挑釁。眾所周知,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在許多人看來是個典型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法案。這會讓美國的債務上限進一步提高,并且對于目前龐大的美債而言,把即將下機的美債又續了費多了一些“游戲”時間。美國有將近一半的人反對“大而美”法案,無奈共和黨在美國國會內的席位較多,所以才得以讓該法案涉險過關。
從時間線來看,這是一場有計劃、有步驟的政治對抗。而且,馬斯克并不止步于喊口號,他明確指出,“美國黨”初期的目標是掌握2到3個參議院席位和8到10個眾議院席位。按照他的說法,當前國會兩黨力量對比極其接近,少數幾個搖擺票就足以影響立法進程。“控制關鍵席位,就能對一些有爭議的法案起到決定性作用。”馬斯克的策略非常清晰——用最小的代價,撬動最大的話語權。但問題在于,他真的能做到嗎?答案恐怕并不樂觀。
“美國黨”的成立,意味著馬斯克開始從企業家變成了“政治家”。這個新的政黨不僅將會挑戰特朗普的“共和黨”,也把民主黨當成了對手。因為在馬斯克看來,不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是一丘之貉。但是美國的目前的政治制度歡迎馬斯克,歡迎“美國黨”么?其實美國基本沒有孕育新黨派的條件。因為美國的投票制度是“贏家通吃”原則。如果說其他國家的政黨可以通過創建一個小黨,然后拿到20%的席位,然后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甚至到聯合執政,那么美國就必須擁有決定性的勝利,才可能擁有話語權。
馬斯克(資料圖)
從更實際的角度上來說,馬斯克創立的美國黨,甚至連挑戰兩黨壟斷地位都做不到。從歷史上來說,美國這兩黨已經存在了將近200年。表面上看,是兩個黨派互相爭斗,輪流坐莊,水火不容,實際上這只不過是“政治表演”罷了。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來理解美國政治,那就是“左右手互搏”。
在美國歷史上,所謂的第三黨派其實并不罕見,早在1830年,美國就出了一個全國性第三黨,反共濟會黨,只不過這個黨派存在了兩年就完蛋了。一直到現在美國陸陸續續冒出了一大堆第三黨,比較著名的有四個,分別是1892年建立的人民黨;1912和1948年兩度建立的進步黨;以及1971年建立的自由黨和1984年建立的綠黨,后兩者倒是活到了現在,不過已經成為民主黨的附庸。
特朗普(資料圖)
對此,特朗普可以說是相當的激動,直接大罵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的行為,就是一種荒謬的行為,而且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然后,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具體的解釋了,為什么馬斯克要成立美國黨,并不是外界所說的那樣,馬斯克是為了拯救美國人民,馬斯克是為了捍衛美國的民主自由,完全就是馬斯克私心作祟,因為他的電動汽車行業沒有得到政府的補貼,而對政府心生怨恨,而對特朗普反戈一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