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位45歲女性因骨折入院,手術順利完成,卻在術后短時間內突然死亡。尸檢結果顯示并非常見的肺栓塞、心梗或麻醉意外,而是極為罕見的腫瘤相關性高鈣血癥導致致命性心律失常。
這種情況雖少見,卻足以在短時間內奪命,在臨床上我們見過太多“手術很順利,人卻沒了”的遺憾結局。這一事件并非孤例,而是冰山一角,背后牽涉的是一類經常被忽視但威脅極大的代謝紊亂。
高鈣血癥的癥狀極具隱匿性,早期表現往往只是輕微乏力、口干、便秘、惡心,很多人以為是消化不良、水喝少了,甚至以為自己只是“上火”。
一旦血鈣濃度持續升高,神經興奮性降低、心肌傳導異常、腎功能損傷就會接踵而至。尤其當血鈣超過3.5毫摩爾每升,心臟的電信號傳導可能變得極不穩定,誘發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
而在圍手術期,這種變化尤為兇險,因為術后本身就會引起體液、電解質波動,極易成為導火索。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骨折手術會引發高鈣血癥?其實根源在于這位女性可能早已患上某種潛在的惡性腫瘤,并沒有被及時發現。
大量研究指出,約60%的高鈣血癥患者背后都存在惡性腫瘤,尤其是乳腺癌、肺癌、腎癌、骨髓瘤等。
這些腫瘤細胞會分泌一種叫做PTHrP的蛋白,模擬人體副甲狀腺激素的作用,瘋狂刺激骨骼釋放鈣離子進入血液,導致血鈣飆升。骨轉移本身也可引起骨質破壞,釋放大量鈣離子。
我們在臨床上曾遇到一位類似患者,50歲,因腰椎壓縮性骨折住院,術前常規查血發現血鈣升高至3.3毫摩爾每升。
進一步檢查發現其患有多發性骨髓瘤,而骨折正是由于骨質被腫瘤侵蝕后脆弱所致。病人本人毫無察覺,只以為是摔了一跤。
而這類病例在《中華內科雜志》2023年一項多中心回顧性研究中亦有體現,高鈣血癥首發表現為骨折的患者中,最終被診斷為惡性腫瘤的比例高達72%。
高鈣血癥并非難以診斷,關鍵在于是否警覺。常規的血生化檢查就能發現血鈣升高,但問題在于,大多數術前檢查并不包含這一項,尤其在非腫瘤科、骨科等科室中容易被忽略。
更令人遺憾的是,很多患者術前已有輕度癥狀,但自己不以為意,醫生也未聯想到代謝紊亂。等到出現意識障礙、肌肉無力、心電圖異常時,往往已經來不及。
從機制上講,血鈣調控涉及腎臟、骨骼、腸道及激素系統的協同作用。正常情況下,副甲狀腺激素、活性維生素D和降鈣素共同維持血鈣穩定。
而當腫瘤干擾這一系統,如過度分泌PTHrP或激活骨吸收途徑時,這一平衡便會崩塌。某些腫瘤即使未發生骨轉移,也能通過內分泌機制誘發高鈣血癥,這也是診斷的難點所在。
治療上,急性高鈣血癥需要快速降低血鈣,常用方法包括生理鹽水擴容、利尿劑促進排鈣、使用雙膦酸鹽抑制骨吸收。在一些頑固病例中還需要使用降鈣素或甚至透析。
但真正的根治手段是針對原發病的治療,也就是控制腫瘤本身。臨床數據顯示,如果未能在48小時內有效控制血鈣升高,死亡風險將增加4倍以上。
這類悲劇中一個常被忽略的線索是骨折本身。中老年女性骨折不應只歸結為更年期或跌倒,很多時候正是病理性骨折的信號。
一項2024年發表于《腫瘤代謝與骨病雜志》的研究指出,50歲以上女性中,約12%的非暴力性骨折為惡性腫瘤所致,尤其是原發性乳腺癌骨轉移最為常見。骨折可能是癌癥喊出的第一聲,而不是單純的意外。
醫生在術前評估時,除了關注心肺功能、麻醉風險,更應留意電解質、腫瘤標志物、骨代謝指標等“非主流”項目,尤其是術前乏力、惡心、便秘等非特異性癥狀時,要有足夠的臨床敏感性。
很多時候,危險并不在手術臺上,而在術后恢復的幾個小時里。高鈣血癥不是“術后并發癥”,而是術前就已埋下的定時炸彈。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患者家屬的認知盲區。對大多數人來說,術后“順利”意味著安全無虞。但醫學不是線性的,很多致命事件來自術后生理重建期間的代謝錯亂。
術后痛覺減輕、言語遲緩,常被誤認為麻醉未過,實則可能是高鈣已影響中樞神經。越是順利的術后,越要警惕那些“看起來沒事”的細節。
從全局角度看,這類事件給我們敲響警鐘。在癌癥早篩日益強調的今天,代謝異常應成為癌癥篩查的一部分。
尤其是中老年女性,若出現不明原因的骨折、反復便秘、情緒低落、嗜睡、不明原因惡心嘔吐,哪怕只是輕微,也應納入高鈣血癥的篩查范疇。不是所有腫瘤都能在影像里看到,但血液里常常藏著“早知道”的答案。
我始終記得那位術后死亡患者家屬說的一句話:“醫生不是說手術很成功嗎?她怎么就走了?”這背后的悲劇,不在于技術,而在于我們對身體信號的忽略和誤解。
醫學的關鍵在于預判,而非亡羊補牢。作為臨床醫生,我們要做的,不僅是把病人從手術臺上拉回來,更是把他們從代謝、從機制、從風險的深淵里提前拉回來。
醫學不只是治病,更是識病、避病、護人于未病之中。高鈣血癥這種看似簡單的血液指標,實則可能隱藏著復雜的系統性問題。我們不能再把它當作術后偶發的并發癥來看,而應當將其作為潛在重大疾病的預警信號去對待。
未來的醫療,需要的不僅是更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更需要臨床思維的前移。術前的每一項檢查、每一個指標,都是對死亡風險的提前探照。如果我們忽視了高鈣血癥,就好比在心臟上裝了一個隱形的炸彈,看不見,卻隨時會爆。
醫學的價值,不在于解釋已發生的死亡,而在于阻止下一次悲劇的發生。
[1]王紅,李璐.惡性腫瘤相關高鈣血癥的機制與治療進展[J].中華內科雜志,2023,62(2):89-93. [2]趙雅琴,陳志波.骨轉移相關高鈣血癥的診斷與管理[J].腫瘤代謝與骨病雜志,2024,13(1):56-61. [3]張磊,劉洋.高鈣血癥致死性心律失常的臨床分析[J].中國急救醫學,2022,42(9):815-819.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