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巢湖學院學子在指導老師帶領下,走進凌家灘遺址博物館,開展“大遺址文旅數字人文視域下凌家灘文化‘活化’傳播策略研究”實踐活動。期間通過回收分析問卷,聚焦游客體驗與數據,探尋數字人文為凌家灘文化傳播帶來的新可能,解碼古老文化借數字之力“活”在當下的密鑰 。
在凌家灘遺址博物館,年輕身影尤為活躍。18 - 25歲群體與學生群體占比均超半數,成為探索凌家灘文化的主力軍。有游客提到,在進入主展廳前,主展廳外的大廳中,有兩個柱子,那兩個柱子上運用了3D裸眼技術,在特定的角度可以看見3D展示的文物。年輕學生對新鮮事物天然好奇,主動擁抱文化探索,這讓凌家灘文化在青春群體中涌動著交流熱情,也啟示傳播要貼合他們的喜好,用數字手段讓文化更對年輕人的“胃口”。在采訪過程中,一位來自安徽合肥的大學生說到“沒想到凌家灘遺址博物館那么有意思,真的被震撼到了,有很多互動小游戲,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有一個展廳,有知識競答的互動游戲屏幕,出于好奇的我和我的同學去嘗試了,一共五道題我答對了四道,我同學答對了三道。題目都是關于新石器時期的歷史知識,這些知識讓我更加了解了新石器時代以及凌家灘文化。”
根據問卷調查顯示,游客了解凌家灘文化的渠道豐富多元。其中,周圍人介紹占比36.19% ,互聯網占比40.95% ,傳統媒體占比34.29% ??梢姡穗H傳播與網絡傳播成為凌家灘文化破圈的關鍵路徑。 根據有關人士了解,例如博物館,及研學小鎮的工作人員說到:針對吸引游客方面,一方面,要持續鼓勵“文化體驗者”轉化為“傳播者”,通過口碑傳遞擴大影響;另一方面,需強化線上平臺運營,借助短視頻、社交互動等形式,讓凌家灘文化在網絡空間持續“發聲”。我們在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以及研學小鎮的工作人員的采訪中了解到,他們目前利用數字化吸引游客的方案正處于初級建設,目前落地的項目有裸眼3D,VR體驗,4D動態影院。這些項目深受游客喜愛,很多游客對這些項目的體驗感也很滿意。她們說,后續將會推出更多的數字化項目,推動凌家灘文化的傳播,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凌家灘研學小鎮,凌家灘遺址博物館,凌家灘遺址公園游玩,感受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魅力。
踏入博物館,數字技術開啟全新體驗。3D建模讓玉器紋理清晰可觸,全息投影“復活”遠古生活場景,超半數游客偏愛VR體驗。其中VR體驗和4D電影帶來的視覺盛宴備受游客青瞇,眾多游客前往4D影院,感受科技與歷史融合帶來的震撼,在虛擬與現實的交織中,領略凌家灘文化的魅力。戴上VR體驗設備,游客們便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妙之旅,以360度全景視角,仿佛置身于五千多年前的史前祭壇,近距離感受先民們的生活習俗與禮儀規制。逼真的畫面、沉浸式的音效,讓游客仿佛親身經歷了那個古老的時代有游客興奮的分享:“戴上VR眼鏡的那一刻,我感覺我自己真的回到了過去,能清晰地看到先民們勞作、交流,這種體驗太神奇了?!睌底终故咀層慰推骄v留時長增加,沉浸式技術打破時空隔閡,把游客從“走馬觀花”拽入“深度感知”,讓文化魅力在互動中層層遞進。
此次巢湖學院三下鄉實踐活動,以游客體驗為錨,借反饋洞察數字人文賦能路徑。未來持續貼合游客需求迭代創新,凌家灘文化定能在新時代綻放更亮光彩,為大遺址文旅融合寫下生動注腳,古老文化必將在新時代綻放更耀眼光彩,為大遺址文旅融合發展提供示范樣本。(凌家灘遺址暑期實踐團 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