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江攀 通訊員/唐云
近日,湖南省人民檢察院通報第五屆全省檢察機關文化品牌選樹結果,云龍地區人民檢察院“鑄劍”文化品牌成功入選。
云龍地區人民檢察院系株洲市人民檢察院的派出機構,履行市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職能。近年來,云龍地區人民檢察院秉承株洲工業文化,將工匠精神之“實”、數字思維之“精”和合金品質之“硬”融入檢察工作,在刑事執行檢察領域創新實踐“駐巡偵”融合發展模式,積淀出鮮明深厚的檢察文化景觀。
秉工匠精神
做實派駐檢察“前哨”
敬業、精益、專注的工匠精神是株洲工業之魂,也是株洲派駐檢察工作的價值理念。
2023年的一場減刑監督聽證會或是對此最生動的注腳。彼時,某罪犯被監獄以“連續兩次頂格減刑尺度太大”為由拒絕提請減刑。但派駐檢察室的檢察官們沒有“輕信”,而是逐幀回放200余頁卷宗,發現該犯在服刑期間確實能認真認罪悔罪,接受教育改造,積極完成勞動任務,還被評為監獄改造積極分子,完全符合減刑條件。檢察官當即決定召開減刑監督聽證會,全面聽取管教民警、聽證員、服刑罪犯現場陳述,還原微觀細節,最終推動法院裁定再次減刑7個月。這把“毫米級精度”的監督利刃,不僅糾正了機械執法的偏差,更讓“高墻內的公平正義”有了可感觸的溫度。
刑罰執行是實現刑罰功能的最后關口,也是守護司法公正的關鍵防線。該院強化“減假暫”案件實質化審查機制,對“紙面服刑”“違規減刑”等重點案件開展“一案一策”深度核查,確保監督意見“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2024年辦理的一宗長達8年的“紙面服刑”案件,通過檢察官近一年的較真碰硬,最終以罪犯張某收監執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確保了刑罰得到嚴格執行。
樹數字思維
升級巡回檢察“利劍”
死磕數據,讓海量數據在算法中碰撞出真相火花。云龍地區人民檢察院通過搭建數字檢察監督平臺,整合監管執法、刑罰執行、所(獄)務會、所(獄)情分析會、值班日志等各項數據,精準發現深層次問題線索,進一步彰顯巡回檢察“利劍”作用。
在對某監獄開展巡回檢察時,檢察官們從罪犯借卡消費的異常軌跡切入,對“同一匯款人向多個罪犯匯款”進行篩查,梳理數百萬條流水記錄,查出196名罪犯在減刑申報期內出現違規消費記錄,依法撤回100余件減刑案件,監督撤銷減刑裁定1件。
2023年,該院在對某市看守所交叉巡回檢察中,通過大數據比對,收集了足夠的瀆職犯罪證據,隨即召開“自查從寬、被查從嚴”政策宣講會,釋放“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信號。高壓之下,該市看守所1名民警投案自首,2名民警主動說明問題,辦案取得了良好的監督效果。同年,該巡回檢察團隊獲評省級優秀巡回檢察辦案團隊。
鍛“合金品質”
強化檢察偵查震懾
株洲產硬質合金品質馳名中外,合金般的品質也是株洲刑事執行檢察追求卓越的堅實保障。云龍地區人民檢察院編制僅34人,卻能出色完成刑事執行檢察主責主業,同時辦理出高質量的職務犯罪偵查案件,實現“小院大作為”。
2024年,云龍地區人民檢察院成功偵破一起省紀委監委督辦、省檢察院交辦的疑難案件。該案案發已有10年之久,因關鍵證人死亡、物證滅失,涉案民警歷經多次調查仍“平安無事”,此案一度陷入死局。該院偵查辦案團隊運用科技賦能辦案,還原毒販交易的短信、涉案資金流向,最終挖出行賄鏈條。當主犯梁某某在法庭上看到檢察官出示10年前的手機短信證據時,當庭癱坐在地。沉淀十年的正義之劍,見證了檢察偵查“向歷史要答案”的非凡勇氣。該案因此獲評湖南省檢察機關年度優秀案件和常態化掃黑除惡效果較為突出的案件。
通過積極打造、發揚“鑄劍”檢察文化,云龍地區檢察院收獲累累碩果。近年來,該院先后斬獲“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全國特赦檢察工作表現突出集體”等國家級榮譽,獲評“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直機關基層黨建示范點”,1個團隊獲評全省檢察機關優秀巡回檢察辦案團隊,3案件獲評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精品案件,10案件獲評全省檢察機關或全省刑事執行檢察優秀案件。
編輯:李毅哲
二審:趙菲菲
三審:高曉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