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圓滿落幕,與會專家代表合影。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思陽/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思陽 記者 周偉)7月10日,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與國際鐵路聯盟(UIC)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圓滿落幕,同期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覽會亦同日閉展。這場匯聚全球鐵路專家精英智慧的盛會,不僅展現了高速鐵路領域的前沿成果,更搭建起國際交流合作的堅實橋梁。
來自國際鐵路聯盟各成員單位以及全球6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2000余名政府官員、駐華使節、企業高管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通過圓桌會議、技術交流會、創新發展之旅等多種活動進行深度交流,200余位業界精英分享前沿創新成果;收到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700余篇論文,凝聚前瞻性見解,為行業發展提供重要借鑒。
7月10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圓滿落幕。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思陽/攝
國際鐵路聯盟與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分別就世界高速鐵路及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歷程、現狀以及未來趨勢進行了全面介紹,并總結分享了一系列成功案例與寶貴經驗,為全球高鐵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與啟示。新建高速鐵路國家的代表們也積極發聲,圍繞“高速鐵路新拓展”主題各抒己見,深入剖析了未來高鐵的發展前景與主要方向,為全球高鐵版圖的拓展描繪了清晰的路線圖。
7月9日,國家鐵道試驗中心,CR450復興號動車組。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思陽/攝
7月9日,國家鐵道試驗中心,最高設計速度為600km/h的超導高速磁浮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思陽/攝
此外,與大會同期舉行的鐵路技術裝備展同樣亮點紛呈。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521家企業參展,集中展示3萬余件展品,為7.2萬觀眾呈現出一場未來高鐵科技的視覺盛宴。CR450復興號動車組、磁浮列車等30種創新車型實車亮相,鐵路無人機智能巡檢等前沿技術首發,6大國家鐵路重點實驗室對外開放。首次設立的“人工智能”展區,集中呈現智能建造、運營等技術成果,專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盡顯中國智能高鐵新成就。
據了解,在大會期間,中國國家鐵路集團與法國、西班牙、哈薩克斯坦等多國鐵路簽署了合作文件,深化跨境運輸與國際合作,為“一帶一路”高質量共建注入新動能。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