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還沒入伏,全國多地就不斷傳出“熱射病”病例,輕則昏迷,重則猝死。前段時間就有新聞報道,一位年輕小伙在室外進行重體力勞動,不到一小時就因熱射病搶救無效離世。
看著這樣的新聞,你有沒有想過:熱,真的會要命嗎?
熱射病不是普通的中暑,它是中暑的最嚴重階段。當外界溫度太高,體溫調節功能跟不上,體溫迅速飆升到40℃以上,身體內的各個器官就像“過熱的機器”,開始一個個失控。
很多人問我:“醫生,天熱了到底該怎么防?”我總結了五個“千萬別做”的坑,尤其是天熱犯困,睡覺前或醒來后,這些事情更是雷區。
第一,別在高溫時段運動。有些人早晨起床就去跑步,想著鍛煉身體,但七八點的太陽已經夠毒,一跑一身汗,身體水分和鹽分迅速流失,很容易造成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誘發熱痙攣、熱衰竭。
運動可以,但要選清晨五六點或者晚上八點以后,避開太陽最毒的時候。
第二,別空腹洗冷水澡。夏天洗個冷水澡確實很爽,可空腹、剛醒來就沖冷水,會讓血管驟然收縮,導致血壓波動、心律異常,輕則頭暈,重則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特別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這種刺激簡直是“引火燒身”。
第三,別貪涼猛吹空調。空調不是不能吹,而是不能一直24小時猛吹。很多人一進屋溫度就調到18℃,對著頭頸猛吹,結果吹出“空調病”,出現頭痛、鼻塞、關節酸痛、免疫力下降等癥狀。
更嚴重的是,冷空氣刺激還可能誘發心絞痛、哮喘等疾病。建議室內溫度控制在26℃左右,開空調時注意通風,每兩三個小時開窗換氣十分鐘,身體也會更舒服。
第四,別不渴就不喝水。在夏天,口渴才喝水,那就晚了。水分早已經在你不知不覺中流失掉了。特別是老人,他們的口渴中樞反應變慢,常常等到身體已經“缺水報警”了才想起來喝。
建議每隔一小時喝一小杯溫水,避免一次大量飲水,尤其是運動后更要補充電解質飲料或淡鹽水,別靠碳酸飲料解渴,那只會越喝越渴。
第五,別忽視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不少人覺得“出點汗沒事”“頭暈一會兒就好”,可身體出現乏力、頭痛、惡心、皮膚灼熱、意識模糊時,往往已經是熱應激反應的表現。
如果這時候硬撐,繼續暴曬、繼續運動,可能一步步走進熱射病的深淵。身體不是機器人,一旦“過熱”,損傷是不可逆的。
不少人以為自己年輕、身體好,中暑不會找上門。但在臨床上我們發現,熱射病的高危人群其實很廣泛。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當然在風險圈內,可別忘了,還有一群常被忽視的群體——戶外工作者、健身愛好者、軍訓學生、外賣騎手、搬運工……
這些人常年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有的甚至一天八小時都在太陽底下,他們的身體就像“壓力鍋”,一旦爆發,根本來不及反應。
從醫學角度看,熱射病的核心機制是體溫調節失敗,也就是身體的“散熱系統”崩潰了。高溫時,皮膚血管擴張、出汗增加是為了散熱,但如果濕度也高,那么汗液根本無法蒸發,熱量反而困在體內。
再加上連續暴露在高溫環境、身體缺水、穿著不透氣等因素,熱量像“鍋蓋”一樣壓住,身體就像在蒸桑拿,越蒸越危險。
要避免這種風險,我們能做的其實很多。比如出門戴遮陽帽、太陽鏡、打傘,盡量穿淺色、寬松、透氣的衣服;安排作息時,盡量避開11點到4點的高溫時段;
老人和孩子盡量避免長時間戶外活動;飲食上,多吃富含水分和鉀鈉的蔬果,如西瓜、黃瓜、番茄、香蕉等,幫助身體維持電解質平衡。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推行高溫勞動保護制度,比如戶外作業單位要為員工安排“避暑時間”,配備清涼飲品;社區也開始設立“納涼點”,為老人孩子提供避暑場所。這些政策背后,其實是國家對“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堅守。
作為醫生,我們希望大家不只是關注疾病本身,還要學會讀懂身體的“語言”。出汗多不等于健康,天熱犯困也不是懶惰,是身體在自我保護。夏天可以睡覺,但別拿命去硬撐。
熱射病不是稀奇事,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健康風險。高溫天,別逞強,別硬撐,聽從身體的信號,調整生活節奏,保護好自己和家人。避暑、防曬、補水、通風、合理作息,看似簡單的習慣,恰恰是守住健康的底線。
愿大家都能在這個滾燙的夏天里,活得清涼、活得健康、活得安心。
參考文獻:
[1]王雪,劉春.熱射病臨床特征分析及早期識別干預研究[J].中國急救醫學,2024,44(05):521-525.[2]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溫中暑防治知識手冊[R].2023.[3]李明,周潔.熱射病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中華內科雜志,2025,64(03):229-23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