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烏克蘭媒體7月10日報道,毒品政策是烏克蘭融入歐洲的關鍵領域之一。國家的毒品政策不僅僅關乎毒品使用問題。它是一塊試金石,可借此評估犯罪率與執法體系、疾病與醫療狀況、人權侵犯情況以及社會價值觀。
歐洲聯盟是一個共同市場,其邊界內應實行共同規則。相應地,烏克蘭必須使其毒品政策與歐洲政策相協調。
關于烏克蘭在這一方向上取得了哪些進展以及仍需開展哪些工作,歐洲議會議員、歐盟更新毒品戰略小組成員維特亞尼斯·安德柳凱蒂斯的專欄文章《烏克蘭為何應改變毒品政策》,以下是該文的簡要概述。
專欄作者強調,盡管面臨俄羅斯的侵略,烏克蘭社會仍在眾多領域展現出全球領導力。“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對你們在軍事醫學領域的創新深感欽佩。同時,我也看到了你們在毒品政策改革方面展現出的極大熱情和變革意愿。”歐洲議會議員寫道。
他強調,烏克蘭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特別是,烏克蘭已將醫用大麻合法化,而立陶宛等國至今尚未做到這一點。此外,據他所說,烏克蘭在減少毒品危害項目方面展現出了最佳的增長態勢。
具體而言,2023年,緩刑制度作為監獄監禁的替代方案開始實施。但維特亞尼斯·安德柳凱蒂斯認為,不能就此止步。
歐盟更新毒品戰略小組成員強調,烏克蘭應加快毒品政策改革步伐,到2025年時,不應再有懲罰病患的做法。
專欄作者認為,首先應將個人使用精神活性物質的行為非刑事化。順便提一下,十多年來,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以及東歐、中歐和中亞毒品政策委員會一直在呼吁采取這一舉措。
“你們不會因為在街上攜帶一包香煙而被捕,但卻可能因為攜帶較輕的毒品,如LSD或大麻而被捕,這種做法虛偽至極。”這位歐洲議會議員表示不解。
此外,他堅信,對吸毒行為進行刑事處罰并不能治愈人們的毒癮,反而會將人們拖入犯罪世界,加劇其問題。“如果一個人吸毒但沒有傷害他人,我們就沒有理由將其告上法庭。”維特亞尼斯·安德柳凱蒂斯認為。
相反,執法人員的努力應集中在打擊有組織犯罪上,即打擊毒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此外,據他所說,烏克蘭還應提高觸發刑事責任的毒品持有量閾值。
這位歐洲議會議員提醒道,例如,在捷克共和國,這一閾值為1.5克海洛因,而在烏克蘭則為0.005克。專欄作者堅信,這是歐洲最低的閾值之一,也是全球最低的閾值之一,它根本無法有效識別出真正的威脅。“毫無疑問,毒品是一種威脅,而且是一種國際威脅。毒品的生產和傳播往往由國際犯罪組織操控。新型毒品傳播方式跨越國界,新型精神活性物質的理念也同樣如此。
因此,烏克蘭必須成為國際社會的一部分,成為應對毒品問題的現代共同政策的一部分。”歐盟更新毒品戰略小組成員強調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