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又和韓國杠上了,這次還是為了駐韓美軍的防衛費問題。
他一口咬定美國"虧大了",要求韓國大幅提高分攤金額。但事情沒那么簡單,這背后藏著特朗普的生意經和韓國的硬氣反擊。
首先,特朗普把駐韓美軍當成了"賠本買賣"。他算了一筆賬:美國每年花50多億美元維持2.85萬駐軍,卻只從韓國收到11.3億美元。在他看來,這簡直是"血虧"。但明眼人都知道,這不僅是錢的問題。抬高軍費既能討好國內軍火商這些金主,又能塑造"美國優先"的形象,為選舉加分。
更陰險的是,他先獅子大開口要100億,其實是為了給后續談判留余地,好在其他議題上敲韓國竹杠。
但韓國這次出奇地硬氣。在貿易關稅上可以讓步,唯獨防衛費寸步不讓。
為什么?因為這不光是錢的事,更關乎國家主權。現行協定是兩國正式簽署的,要是因為特朗普一句話就改,以后還怎么在國際上混?而且一旦松口,美國肯定會得寸進尺,說不定連戰時指揮權都要收走,甚至逼韓國加入反華聯盟。韓國老百姓也不是好惹的,之前特朗普要加價時就鬧過大規模抗議,現政府可不想引火燒身。
這場博弈背后還藏著不少利益集團。美國軍火商巴不得韓國多掏錢,這樣就能賣更多F-35戰機。韓國財閥雖然依賴美軍基地周邊的生意,但更怕美國撤軍導致半島局勢不穩。
最要命的是,美國想通過軍費問題逼韓國在芯片制裁、技術封鎖上站隊,但韓國這次鐵了心:經濟上吃點虧可以,安全問題上絕不退讓。
要是韓國真妥協了,后果估計很嚴重,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因為這邊開了口子,那邊其他盟友肯定會被美國如法炮制,全球美軍基地都要變成"收費站"。韓國自己的國防計劃也得泡湯,徹底淪為美國的小跟班。
所以說,這場博弈表面上是錢的問題,實際上是韓國在"交保護費"和"當殖民地"之間的生死抉擇。特朗普的算盤打得響,但韓國這次顯然不打算配合他的表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