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開州區舉行中藥材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發布會。據了解,開州將以重慶中藥城建設為牽引,實施“雙百”倍增提能行動,力爭到2027年中醫藥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將開州打造成為西南地區中醫藥產業的重要增長極。
開州被譽為“中國木香之鄉”。開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重點布局
打造“一區一園一中心全域GAP基地”
開州是中醫藥大區,擁有中藥材1800余種,其中黃連產量占全國12%、木香產量占全國40%。接下來,開州區將立足資源優勢,構建“高山道地優勢藥材區+中山特色藥材區+低山高效藥材區”的立體種植格局,并圍繞“一區一園一中心全域GAP基地”的空間布局,全面推進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
一區:重慶中藥城中央商務區,建設36畝集交易中心、檢測認證、科研孵化、智慧展銷、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功能于一體的中藥城總部基地;一園:重慶生物醫藥產業園,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建設生產廠房、自動化生產線、產品研發中心、質量檢測中心等;一中心:中藥材交易集散中心,打造占地600余畝、地處竹溪高鐵站的集中藥材交易、信息交流、質量檢測、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體的全國性綜合性線上線下服務平臺;全域GAP基地:在全區適宜發展中藥材產業的鄉鎮(街道),全域推進中藥材GAP基地建設,并輸出標準、模式,輻射周邊區縣300萬畝種植基地。
開州區推進中藥材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開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湖山投資集團總經理羅小述介紹,近期主要以建設重慶中藥城商務區為抓手,計劃在2025年底開工建設,2027年完工投產。其余建設內容正在按計劃推進,力爭在2030年建成95畝交易集散中心、2500畝生物醫藥產業園及初加工基地,實現中藥種植面積逾80萬畝,到2035年全面完成中藥城規劃建設內容。
產業引導
“4+4+N”特色優勢品種打好“組合拳”
開州區副區長侯大平表示,該區將聚焦品種優勢,構建“4+4+N”特色藥材體系:以木香、黃連、玄胡、桔梗4大道地藥材為主導,以杜仲、黃柏、厚樸、枳殼4種木本藥材為重點,以淫羊藿、川黨參、天麻等區域特色藥材為補充。在此基礎上,打好“七套組合拳”——深耕中藥材科研、藥膳開發、精深加工、美容護膚、中藥文化傳播、藥文旅融合、交易集散七大領域。
同時,通過實施“十大行動”(百萬畝秦巴藥谷培育、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重慶中藥城產城融合創新等),全面激活產業鏈各環節。其中,藥膳產業依托開州“中國廚師之鄉”品牌及覆蓋全國120個城市的25萬餐飲從業者資源,以“開州金廚帶精品”模式推動傳統飲食向現代產業升級。
藥膳美食天麻巴山老臘肉。朱書靈攝
“目前,我們已經創新研發120余道藥膳菜品,通過品牌打造、人才培育和產業協同,推動藥膳從傳統飲食向現代產業升級,助力藥膳產業綜合年產值突破10億元。”開州區商務委主任李小紅介紹。
體系保障
黃金政策二十條護航產業發展
為確保中藥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開州區還建立了完善的保障體系。
成立以區委書記、區長“雙掛帥”的中藥材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指揮部,出臺“1+7”實施方案,明確各項任務清單和具體措施。同時,擬研究出臺“黃金政策二十條”,在種植端、加工端、藥旅端、藥膳端、流通端、科研端、品牌端和金融端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
為強化科技創新賦能,開州區科技局落實“五個一批”工作機制,通過抓平臺能級躍升、主體提質增量、成果轉化攻堅和服務增效賦能,加速創新鏈與產業鏈等深度融合。加強與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建好重慶三峽中醫藥研究院,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推動中醫藥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同時加大領軍人才引育力度,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現場授信50億元發展中華藥材產業鏈。開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此外,開州還將提供多渠道資金供給。發布會上,多家金融機構為中藥材產業整體授信50億元,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資金保障。(任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