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是中醫藥大區,是中國木香之鄉,擁有中藥材1800余種,黃連產量占全國12%、木香產量占全國40%。”7月10日,重慶開州區舉行中藥材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發布會。
中國木香之鄉
開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侯大平稱,開州區將投資45億元建設重慶(開州)中藥城,以重慶中藥城建設為牽引,實施“雙百”倍增提能行動,突出“一區一園一中心全域GAP基地”空間布局,主推“4+4+N”特色品種,強化“五個一批”科技支撐,暢通“1+3+2+N”集散物流體系,打好中藥材科研、藥膳、加工、美容護膚、中藥文化、藥文旅融合、交易集散等“七套組合拳”,實施“十大行動”,到2027年,全面投運重慶中藥城,建成國家中醫藥產業融合創新示范區、大三峽大秦巴中藥產業和交易集散區、輻射渝川陜鄂的中藥材優勢產業核心區,創成國家中藥材優勢產業集群,中藥材種植規模穩居全市第一,中醫藥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成為西南地區中醫藥產業的重要增長極。據了解,這是重慶第一個中藥城。
開州區中藥材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開州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舉全區之力將中藥材產業作為全區產業發展的鍛長、挖潛、升級、撬動之舉,遵循自然、發展、產業、市場、經濟規律,正全力打造“三生天成·道地開州”全產業鏈,助推“一極兩大三區”現代化新開州建設。
開州區中藥材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據侯大平介紹,開州已有19家企業入駐重慶生物醫藥產業園,吸引17.8億元資金注入中藥材產業,“一棵藥苗”到“中藥片制劑(顆粒)”全產業鏈產值超過60億元。新增藥材種植?1.3萬畝?,帶動?6.3萬農戶?增收。目前,全區中藥材在地面積位居全市第一,道地藥材市場交易額占大三峽大秦巴區域的三分之一,上藥、同仁堂、修正等企業正加速搶灘開州。
開州區推進中藥材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侯大平從發展布局、主要抓手、重點品種、具體舉措、科技支撐、物流體系、保障體系等方面介紹了開州中藥材的發展方向。
發展布局:開州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先行、適區適種,構建“高山道地優勢藥材區+中山特色藥材區+低山高效藥材區”立體種植格局,打造“一區一園一中心全域GAP基地”。一區:重慶中藥城中央商務區。建設36畝集交易中心、檢測認證、科研孵化、智慧展銷、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功能于一體的中藥城總部基地。一園:重慶生物醫藥產業園。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建設生產廠房、自動化生產線、產品研發中心、質量檢測中心等。一中心:中藥材交易集散中心。對標國內知名中藥材交易市場,打造占地600余畝、地處竹溪高鐵站的集中藥材交易、信息交流、質量檢測、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體的全國性綜合性線上線下服務平臺。全域GAP基地:在全區適宜發展中藥材產業的鄉鎮(街道),全域推進中藥材GAP基地建設,并輸出標準、模式,輻射周邊區縣300萬畝種植基地。
主要抓手:以重慶中藥城建設為牽引,實施好“雙百”倍增提能行動(百萬畝秦巴藥谷培育行動、百億級中醫藥產業集群提能行動)。
重點品種:聚焦“4+4+N”特色優勢品種。第一個“4”:以木香、黃連、玄胡、桔梗等四個道地藥材為主導品種。第二個“4”:以杜仲、黃柏、厚樸、枳殼等四種木本藥材為重點品種。“N”:以淫羊藿、川黨參、天麻、黃精、菊花、銀花等區域特色藥材為補充品種。
具體舉措是:打好中藥材科研、藥膳、加工、美容護膚、中藥文化、藥文旅融合、交易集散等“七套組合拳”,實施百萬畝秦巴藥谷培育、百億級中醫藥產業集群、重慶中藥城產城融合創新、生物醫藥產業加工、全域GAP種植基地創建、大秦巴大三峽交易集散、中醫藥科技創新賦能、藥膳美食開發、藥旅融合康養、品牌唱響等“十大行動”。
貢桔陰米蒸羊肉
天麻巴山老臘肉
靈芝石烹桑葉蛋
科技支撐是:落實“五個一批”(一所行業領先院校賦能、一名院士大師支撐、一批名老中醫加持、一批中醫藥成果轉化、招募一批青年學者)機制,以中國科協指導的“科創中國開州行”為契機,加快構建“科技+人才+產業+企業+制造”支撐體系,實現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物流體系是:依托“兩鐵六高一空一港”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建設大三峽大秦巴中藥材產業和交易集散中心,打造面向全國的中藥材交易集散服務平臺,構建“買全國、賣全國”中藥材大流通格局。
保障體系是:一是組織保障。成立以區委書記、區長“雙掛帥”的中藥材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指揮部,出臺“1+7”實施方案,明確種苗繁育、原料基地、GAP基地建設、科技研發、物流配套等方面30項任務清單及80項具體措施,對來開企業將建立“一對一”服務團隊幫助落地。二是政策保障。擬研究出臺“黃金政策二十條”,推動中藥材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種植端:種子選育,種苗繁育,設施配套,產地粗加工,成果轉化。加工端:優質原料,精深加工,招大引強,數字工廠。藥旅端:景區創建,星級飯店。藥膳端:餐飲業,餐飲品牌。流通端:銷售獎勵。科研端:平臺建設,成果轉化。品牌端:品牌獎勵,展會補助。金融端:金融扶持,貸款貼息。三是金融保障。統籌多渠道資金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多家金融機構提供信貸產品。
據了解,作為開州區委、區政府打造的重慶首個中藥城,規劃了“36畝商務區+600畝交易集散中心+全域GAP基地+5平方公里醫藥產業園”的空間布局,提出了探索“中藥材+”融合發展模式,積極培育中藥農業、醫藥加工、科創商務、商貿物流、藥旅康養等中藥材產業集群。重慶中藥城總投資約45億元,分三期實施。近期主要以建設重慶中藥城商務區為抓手,商務區位于竹溪高鐵站片區,總占地面積約36畝,總建筑面積約5.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中醫藥企業總部、科研研發中心、檢測認證中心、會議論壇中心、線上交易中心、展覽展銷中心等,總投資約3.5億元,計劃在2025年底開工建設,2027年完工投產。其余建設內容正在按計劃推進,力爭在2030年建成95畝交易集散中心、2500畝生物醫藥產業園及初加工基地,實現中藥種植面積逾80萬畝,到2035年全面完成中藥城規劃建設內容。
上游新聞 譚柯實習生 郭婧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