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7月11日訊 今日上午,CXO概念股集體發力,藥明康德、凱萊英漲停,博騰股份漲超18%,奧浦邁漲超11%,美迪西、皓元醫藥等多股跟漲。
消息面上,2000億市值CXO龍頭藥明康德昨晚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207.99億元,同比增長約20.64%,其中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24.24%。公司預計本期實現經調整歸母凈利潤約63.15億元,同比增長約44.43%。
藥明康德表示,公司持續聚焦獨特的“一體化、端到端”CRDMO(合同研究、開發與生產)業務模式,不斷拓展新能力、建設新產能,持續優化生產工藝和提高經營效率,推動業務持續穩健增長。
按單季度看,藥明康德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8.89億元,創歷史新高。談及業績預增原因,藥明康德指出,于本期出售持有的藥明合聯(2268.HK)部分股票預計收益32.1億元。據悉,該公司系從事生物偶聯藥物的外包公司,由藥明生物以及藥明康德子公司合全藥業聯合成立,其于今年已累計漲超50%,而藥明康德今年在A股市場則累計漲超40%。
海通國際7月6日研報指出,由于市場對內需CXO和科研服務中報業績的積極預期,近期CXO/科研服務板塊漲幅居前。
從政策面來看,國盛證券認為,此前國內CRO行業受訂單不足的影響,訂單價格也不斷走低,企業盈利能力受到削弱。而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將成為行業潛在變革拐點,若創新藥企的融資問題得到緩解,更多資金投入將帶動CRO行業需求的增長。
中金公司認為,2025年初至今創新藥出海交易火熱,重磅交易頻發,BD高額首付款直接增厚企業現金流,疊加市場對管線價值的樂觀預期,推動創新藥板塊整體上行,估值中樞上修,預期BD資金和二級熱度上漲將反哺國內新藥研發需求起量以及一級創新藥項目融資活躍度提升,內需CRO有望受益。
外需方面,上述機構進一步表示,美元加息周期對新藥投融資造成的壓力逐步緩解,與之強相關的海外新藥前端研發需求開始回暖,中國企業成本與效率優勢仍在,對海外客戶具較強吸引力,外需CDMO訂單趨勢向好,頭部公司毛利率具備韌性。
投資方面,長江證券指出,國內醫藥行業估值筑底已經完成,步入修復關鍵時期。展望2025 下半年,創新出海+內需復蘇仍為投資主線,出海CDMO不少標的訂單趨勢積極,業績趨勢向好。重視內需復蘇條線下產業鏈條相關標的投資機會。具體到標的來看,方正證券建議關注泰格醫藥、諾思格、美迪西、康龍化成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