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季,最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新聞來了, 青海一位考生,高考只考了444分,竟然生物科學專業(yè)錄取。
青海有個小伙子,高考才444分,居然能被山東大學錄取,還能挑生物科學這樣的王牌專業(yè)!
這可是堂堂985高校,分數(shù)線平時得600分往上才敢想。
這444分,擱在好多地方連本科線都夠嗆,怎么就讓他撞了大運,圓了名校夢?
事情曝光后,網(wǎng)上吵翻了,有人說羨慕,也有人納悶“這操作是不是有什么貓膩”。
444分“奇跡”
這位青海小伙小李(化名),高考444分,位次7712,硬生生擠進了山東大學,鎖定了生物科學專業(yè)。
這分數(shù)乍一聽,簡直離譜。
山東大學,妥妥的985老牌名校,生物科學專業(yè)在全國學科評估里名列前茅。
學生畢業(yè)后,畢業(yè)生幾乎都流向了科研院所、藥企,絕不是那種“畢業(yè)即失業(yè)”的冷門專業(yè)。
正常情況下,想進山大這專業(yè),600分都得捏把汗,小李這444分是怎么翻過這150多分的大坎兒的?
先說背景。青海的高考環(huán)境跟東部大省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2024年青海理科一本線才434分,小李這444分,超了本科線1分,算得上中上水平。
位次7712在青海也不算差,放在強基計劃的規(guī)則里,剛好卡在入圍線附近。
更巧的是,山東大學在青海的強基招生名額少得可憐,報的人不多,分數(shù)線自然就低,444分愣是成了“香餑餑”。
這就有點像買彩票,票少人少,中獎概率反倒高了。
但光靠低分可不行,小李肯定有自己的“殺手锏”。
網(wǎng)上沒明說,但推測下來,他八成在生物學上有點真本事。
可能是高中階段參加過生物奧賽,拿過省級獎項,或者在單科成績上特別拔尖,比如生物考了個全省前1%的好成績。
強基計劃的校測環(huán)節(jié),筆試考學科硬核知識,面試看你的科研熱情和邏輯表達。
可以合理猜測,小李估計在這兩關(guān)里大放異彩,把分數(shù)低的劣勢給扳回來了。
低分逆襲引熱議
小李的444分逆襲,在網(wǎng)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有人覺得這事兒振奮人心,證明了“低分也能上名校”;
也有人質(zhì)疑:“這公平嗎?600分的考生咋想?”
要搞懂小李的逆襲,得先了解強基計劃這東西。
2020年,教育部推出這個政策,專門為國家急需的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這些基礎學科挑人才。
跟普通高考不一樣,強基計劃不光看高考總分,還得過高校組織的校測這道坎兒。
高考成績占大頭(至少85%),但校測才是翻盤的關(guān)鍵,筆試、面試、體測一個都不能少。
尤其是面試,考官可能會問你“為啥愛生物”“未來想研究什么”,這時候光會做題沒用,得有真情實感,還得有點科研潛質(zhì)。
為啥青海這種地方分數(shù)線低得離譜?答案很簡單。
強基計劃特別照顧中西部地區(qū),像青海、新疆、貴州這些地方,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少,競爭沒那么卷,招生名額卻不少。
山東大學在青海的強基名額可能就幾個,報的人一少,分數(shù)線自然就掉下來了。
2025年除了小李,網(wǎng)上還爆出新疆有個考生477分上了山大。
黑龍江有個493分的進了華中科技大學,青海還有個472分的去了中山大學。
再說說專業(yè)。很多人一聽基礎學科,就覺得是“冷板凳”“天坑專業(yè)”。其實大錯特錯!
以小李選的生物科學為例,這專業(yè)現(xiàn)在可吃香了。
隨著生物醫(yī)藥產(chǎn)業(yè)火起來,藥企研發(fā)崗搶著要人,碩士畢業(yè)年薪18萬打底,博士更是香餑餑。
山大的生物科學還有國家重點實驗室,院士團隊帶隊,資源多得讓人眼紅。
小李這波操作,不僅上了985,還選了個前途無量的專業(yè),簡直賺翻了!
小李的“低分逆襲”
小李的444分逆襲,除了強基計劃,也離不開青海的“地利”。
青海高考人數(shù)少,2024年才5萬多人,遠不如河南、山東動輒百萬考生。
競爭壓力小,分數(shù)線自然低。
理科一本線434分,意味著444分在當?shù)厮阒猩纤剑淮?712在強基計劃的排名規(guī)則里也夠格。
高校一般按招生計劃的3到6倍劃入圍線,小李剛好卡在邊上。
網(wǎng)上有人酸溜溜地說小李是“運氣爆棚”,但這事兒真不是撞大運那么簡單。
小李能逆襲,靠的是精準定位和硬核實力。
先說定位。小李和家人肯定不是稀里糊涂報名的。
強基計劃每年4月開放報名,高校會提前放出招生簡章,寫得清清楚楚:
專業(yè)有哪些,校測考啥,綜合成績咋算。
小李八成是提前研究透了山大的要求,知道生物科學在青海競爭不激烈,果斷出手。
再說實力。強基計劃的校測不是鬧著玩的,筆試可能考到大學級別的生物知識,比如基因編輯、蛋白質(zhì)結(jié)構(gòu)這些硬核內(nèi)容。
面試更狠,考官會刨根問底,問你對學科的熱情、未來的規(guī)劃,甚至可能讓你現(xiàn)場分析個實驗方案。
小李能在校測里殺出重圍,說明他在生物學上有真才實學。
網(wǎng)上推測,他可能參加過生物奧賽,拿過省級一等獎甚至更高,這種獎項在校測里能加不少分。
這一系列操作下來,小李的逆襲可不是靠天上掉餡餅,而是實打?qū)嵉呐蜏蕚洹?/p>
小李的故事,點燃了不少考生和家長的希望。
這事兒也讓我們看到,教育從來不只有高考一條路。
強基計劃就像一把隱秘的鑰匙,專為那些有熱愛、有潛力的考生準備。
無論你是中西部的普通學生,還是某個學科的“偏才”,只要找準賽道,肯下功夫,985的大門未必遙不可及。
小李的故事還在網(wǎng)上發(fā)酵,有人羨慕,有人爭論,但更大的意義是,未來的高考,也許會越來越多元,越來越看重每個人的獨特性。
下一個逆襲的,會是你嗎?別猶豫,找準自己的路,勇敢邁出去吧!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wǎng)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quán)或者人物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