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人民網迪拜7月10日電 (記者管克江、任皓宇)沙特北部小鎮圖賴夫,由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承建的沙特礦業公司WAS項目現場,大型機械正有條不紊地運轉。沙特籍工程師穆德海希爾仔細協調著機具材料的運輸工作。開工9個月以來,裝置主體已初具規模,未來將顯著提升當地的磷酸鹽生產能力。
“從未想過能在家鄉參與這樣的大工程!”作為項目采購組入職最早、工齡最長的沙特員工,穆德海希爾的語氣里帶著興奮。這不僅是一個工程項目,更是他個人成長與家鄉發展緊密相連的見證。
穆德海希爾(右)與中方員工在核對材料清單。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供圖
在美國完成國際貿易學業并短暫工作后,穆德海希爾渴望參與能帶動家鄉發展的實際項目。2018年8月,穆德海希爾如愿加入中石化南京工程中東公司。憑借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工作效率,他逐漸承擔起項目材料采買的重任。“材料價格波動大,采購人員得有顆‘大心臟’。”他和采購負責人范銀煉結成“師徒”,共同優化采購方案:變分散采購為集中采購。穆德海希爾每次都會提前廣泛詢價,篩選本地實力強、信譽好的供應商。這種“團購”模式有效應對了項目點多面廣、物流不便的挑戰,節約了時間和資金。
沙特礦業公司WAS項目的公用工程區建設一景。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供圖
2024年,作為優秀沙特籍員工代表,穆德海希爾獲得了赴中國學習3個月的機會。這段經歷讓他對中國的認識更加深入。他學會了使用筷子,也能哼唱《甜蜜蜜》。更讓他觸動的是在中企感受的“中國速度”。他由衷認為,中方上下同心的團隊精神與員工敬業專注的務實作風,“正是現代中國發展的寶貴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推廣”。穆德海希爾說,在中企工作讓他收獲滿滿。“在這里,每個人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穆德海希爾是眾多在中企工作的沙特員工的縮影。自2005年進入沙特市場以來,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便將本土化用工作為關鍵策略。從一線操作工人、專業技術團隊,到項目管理人員,沙特籍員工活躍在各級崗位。目前,公司海外項目的沙特籍員工占比已達到20%,部分崗位超過60%。作為沙特阿美的長期合作伙伴,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去年5月受邀在阿美亞洲中國供應商峰會上分享本土化成功經驗,獲得各方高度認可。
今年5月,中沙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深化本土人才培養合作。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供圖
今年5月,中石化南京工程中東公司與沙特阿美旗下職業培訓機構Maharat培訓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深化雙方在沙特本土化人才培養領域的合作。據統計,自2020年起,雙方已累計為沙特青年創造300多個就業崗位,并成功選送33名優秀沙特學員赴南京郵電大學接受專業技術培訓。
(李舒對本文亦有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