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一天只花18塊錢,還是別來香港了吧!”說這話的不是普通人,而是鼎鼎有名的香港富四代鐘培生。事情還沒完,港人評論區一片叫好,點贊聲仿佛要把評論區頂爆。這到底是共鳴,還是另一種無奈?
先給大家拋個料:鐘培生這位“香港王思聰”,不僅有錢,還敢說。他那句“沒錢就別來香港”,一夜之間沖上熱搜,瞬間點燃了全網的情緒。你是不是也覺得,這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但細細一想,還真有這么多人拍手叫好?
鐘培生爆言論,內地游客被“精細分類”
事情是這樣的,鐘培生最近在短視頻平臺上錄了一段視頻,面帶微笑,開口就說:“我其實很喜歡內地游客來香港。”聽起來是不是還挺客氣?結果畫風一轉,直接說,他喜歡的是那些“出手闊綽”的大佬,刷卡不眨眼、買買買的那種。
鐘培生話鋒又是一轉:“但有些人一天只花18塊,拜托這種就別來了。”而且還補刀說:“這些人又沒文化沒水準,隨便扔垃圾、街頭露宿,麻煩麥當勞和清潔工。”嘖嘖,聽得網友都炸了。
鐘培生后續又發一條動態,態度依然非常的強硬:“沒錢當然不要來香港,香港是一線城市。”還建議政府發出租車消費券,“坐出租車才能代表你有錢,還能讓司機多交稅,一舉兩得。”這波操作,直接把話題推上新高度。
評論區炸了,港人“點贊如潮”
然而港人評論區居然是一片叫好!有人直接留言:“講出了香港人的心聲!”還有人說:“鐘培生這次說得最正常。”這些評論獲贊數千,氣氛堪比大型飯圈現場。
當然,也有網友批評新聞發布賬號,說人家鐘培生不過是“說了大實話”,反而被罵腦子有問題。其實細想下,這事兒到底是“富人狂言”,還是道出某些港人的無奈?評論區里可謂是眾聲喧嘩。
有一條評論還挺有深度,說香港本地人現在消費力不夠,所以拼命吸引外地游客,但根本沒想好怎么吸引“有錢的游客”。這不是正中要害嗎?“窮游”到底有沒有意義,這個話題值得每個人思考。
鐘培生到底什么來頭?富四代背景曝光
關于鐘培生,很多人只知道他是“香港電競體育總會理事會主席”,但他背后的家族歷史可不簡單。他的曾祖父鐘銘選,是著名愛國僑商;祖父鐘江海,創立了華廈置業,人稱“工廈大王”;父親鍾仁偉,如今是華廈置業的執行董事。
鐘培生自己呢?一邊做電競戰隊老板,一邊被媒體戲稱為“香港王思聰”。除了豪門身份,他還曾因與知名女星鬧緋聞,引起過一波八卦狂潮。可以說,他的一舉一動都自帶流量和爭議。
真相背后:香港到底需不需要“窮游”?
關于香港到底需不需要“窮游”游客的問題?有網友說得直白:“全世界都知道,窮游對經濟沒什么幫助。香港是有錢人的天堂,窮鬼勿進。”這話聽起來扎心,但也確實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真實想法。
根據香港旅游發展局2024年初發布的數據,去年香港接待入境旅客超過3000萬人次,旅游收入卻同比下降了5%。業內普遍認為,近年來“精打細算型”游客越來越多,對高端零售、餐飲、酒店的拉動作用確實有限。
但問題來了,香港真的能只靠“有錢人”撐起經濟嗎?要知道,內地游客數量一直是香港旅游市場的主力軍。沒有普通游客的數量支撐,許多中小商戶根本活不下去。你讓所有人都花大錢,這可能嗎?
鐘培生言論,暴露了什么?
鐘培生的言論背后,已經反映出香港社會對于“消費力”的焦慮。經濟壓力下,都希望吸引“高質量游客”,但又怕排斥普通人,影響整體人氣和氛圍。香港作為國際都市,包容和多元一直是它的標簽。你一邊喊著要吸引游客,一邊又嫌棄人家花錢少,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再說回來,誰能保證每個游客都能變成“高消費大佬”?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暴發戶,只有不斷變化的消費結構。香港難道不應該思考怎么提升整體旅游體驗,把服務和環境做得更好,讓每個人都愿意多花點錢嗎?
我的觀點:有錢沒錢,都值得被尊重
說到這里,我是真覺得,消費力高低固然重要,但作為一個城市,沒必要對游客“分三六九等”。有錢人可以大手大腳花錢,普通人也能體驗香港的多樣風情。大家來旅游,是為了休閑放松,不是被人指著鼻子嫌棄。
那些一天只花18塊的旅客真的沒資格來香港嗎?我不這么看。每個普通人都可能是未來的“大客戶”,誰也不會永遠只是“窮游”。以偏概全,只會讓城市失去人情味。
鐘培生這番言論,確實說出了部分港人的心聲,但也暴露出某些社會階層的優越感和焦慮。你覺得呢?歡迎留言說說你的觀點,這場關于消費與尊嚴的討論,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