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環線惡意扎胎事件刺痛西北旅游神經
文|清哲木
7月9日,一旅行博主發布視頻稱,他和同伴在青甘大環線自駕旅行時遭遇大量三角釘扎胎,三車12條輪胎全部被扎報廢。7月10日,青海警方表示,博主自駕的路線并非甘青大環線主路,而是一條牧民放牧的牧道,被扎胎的位置在甘肅省阿克塞縣境內,目前兩地警方已經聯合開展調查。7月11日,甘肅警方表示,事發位置的確在甘肅省境內,目前此事還在調查中,事發現場的三角釘已被清理。
“我們進去20公里三輛車全部中招,”大鵬在視頻中難掩憤怒,“一條輪胎最多被扎了三四十個釘子”。現場畫面令人心驚:專業四角鐵蒺藜密集分布,絕非自然脫落物,而是人為撒放的專業扎胎器。
被困在無人區的團隊面臨嚴峻考驗:無手機信號,無修車點,只有零星散居的牧民。經驗豐富的隊員們不得不謹慎操作——補了三四十個漏氣大的點位,許多小漏點甚至不敢拔出釘子,唯恐補胎膠用完后面臨更大危險。
哲木觀察注意到;事件在7月9日視頻曝光后迅速發酵,引起輿論嘩然。青海當地反應迅速,大柴旦第一時間成立聯合調查組。7月10日發布的官方通報揭示了一個關鍵事實:事發道路位于大柴旦至敦煌方向G3011柳格高速K455km左轉進便道41公里處,實際隸屬甘肅省阿克塞縣管轄。這一發現使事件升級為跨省聯合調查。
青甘大環線作為 “西北自然風光與絲路人文歷史大集合”的黃金旅游線路,途經青海湖、茶卡鹽湖、敦煌等著名景點,全程約4000公里,通常需要8-10天完成自駕。
然而這起事件觸碰了旅游安全的最敏感神經。事件曝光后,有部分游客明確表示“不敢前往”,網友紛紛呼吁加強偏遠路段監控及巡邏。旅游博主大鵬強調,曝光是為警示游客,避免無應急工具的車主遇險釀成悲劇,絕非刻意抹黑當地旅游形象。但客觀上,事件已在暑期旅游高峰期為青甘環線蒙上陰影,對青海、甘肅兩省的旅游形象造成沖擊。
但是,現在的情況明顯,問題是出現在甘肅省。在事件引發的眾多猜測中,“補胎黑產鏈”的假設最令人擔憂。這種模式在國內外偏遠旅游區曾有先例:不法分子故意在道路上撒放扎胎物,隨后在附近提供高價補胎服務,形成非法盈利鏈條。
四角鐵蒺藜的專業性和撒放的針對性強化了這種猜測的可能性。這種四角金屬釘無論如何拋撒,總有一角朝上,是 專門設計的扎胎利器。而我看了視頻信息,事發地特征也符合“黑產”選址邏輯:非鋪裝道路、風景優美吸引游客駛入、無信號、救援困難,受害者處于高度脆弱狀態。若此猜測屬實,暴露了甘肅省的旅游安全管理的重大漏洞。
面對輿情洶涌,青海、甘肅兩地相關部門已展開危機公關行動。文旅部門與公安協同行動,展現出快速響應姿態。海西州文旅局工作人員向媒體確認:“已關注到此事,公安機關已介入,正在調查處理中”。這種透明態度有助于緩解公眾焦慮。現在甘肅要如何應對輿情,對甘肅來說是一個考驗。安全監管留下灰色地帶。重要旅游路線缺乏基本通訊信號和緊急救援點,使普通事故可能演變為生死危機。
可能在輿論壓力下,旅游管理優化措施或將加速出臺。文旅部門可能聯合公安加強重點路段巡查,排查類似安全隱患。長期來看,建立跨區域旅游安全協作機制勢在必行。
一位網友在新聞下的留言道出無數旅行者的憂慮:“我們不怕路途艱險,怕的是人的惡意”。
青海湖畔的油菜花正迎來最美季節,茶卡鹽湖依舊如天空之鏡,但這條串聯西北奇觀的旅游黃金線上,信任的修補遠比輪胎艱難。“一顆老鼠屎壞一鍋粥”,此次事件讓西北大環線的浪漫敘事蒙上了陰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