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重慶、云南、貴州、西藏五個省市區,是我國高等教育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追憶往昔,“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的西南聯合大學群英薈萃,曾走出楊振寧、李政道、鄧稼先等世界著名科學家,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如今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等一流大學星漢燦爛,西南地區的高校分量頗重。作為寶貴的人才庫,西南高教為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隨著“一帶一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都、重慶新一線城市崛起,大批高質量人才涌入西南地區。西南地區的高等教育,正以四川、重慶為戰略支點,邁上發展的快車道,來川渝求學,可以說既能滿足學業和未來事業發展的剛需,又可隨意安放青年的理想,滿足靈魂的追求,是考生的擇校優選。
其中,成都理工大學作為2017年和2022年連續兩輪入選“雙一流”,在相關領域聲名并譽的高校,備受西南地區學子的歡迎。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密切關注這所“家門口”的好大學,該校在地質、能源、材料等多個領域都有深厚積淀,難免讓考生煩惱,本篇文章就率先為大家介紹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
目前,該學院在70多年的發展中已經成為西部地區地學類學科專業門類最齊全的教學、科研基地,培養了包括多吉院士、王成善院士、胡瑞忠院士、唐菊興院士等在內的20000余名校友,這說明該學院的培養質量、科研平臺、師資力量等都處于國內頂尖,才能培養出院士這類頂尖學術權威。
目前,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開設了地質學、地球化學、測繪工程、行星科學、資源勘查工程等本科專業,其中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測繪工程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行星科學為全國首個本科專業、特色交叉新興專業、軟科排名A+專業,可見該學院整體專業實力亮眼,于考生而言無論如何選擇都是優選。
再者說,專業實力與其師資力量、課程設置、教學質量等都息息相關,以教學平臺和科研平臺為例,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擁有地質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3個國家級教學平臺和四川省地質學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四川省地礦勘查實踐教學示范中心等7個省部級教學平臺,還有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重點重點實驗室、2個國際研究中心。
國家級教學科研平臺為成都理工大學學生搭建的“高起點”,本質上是將優質資源與學習成長深度綁定的具象化體現,這一點在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的平臺布局中尤為明顯。學生從入學起就能使用經過國家級認證的教學資源,在頂尖科研場景中積累經驗,這種起點的優勢會持續轉化為專業能力的競爭力,讓他們在學科領域的成長之路更順暢、更具深度。
以3個國家級教學平臺為例,像地質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這類平臺,其建設標準、設備配置、教學體系均經過國家級評審認證,代表著國內同類學科教學的頂尖水平。學生在這里開展實驗時,接觸的可能是行業內最先進的地質樣品檢測儀器、最完整的野外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的專業認知和操作能力從起步就站在更高基準線上,避免了普通教學平臺可能存在的設備陳舊、流程不規范等問題。
這或許就是成都理工大學能夠在地質領域享有較高聲譽,并且培養出院士、行業精英等優質人才的主要原因。
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以70余年的學科積淀、頂尖的教學科研平臺、輩出的院士校友,恰為學子搭建了這樣一個支點——既扎根地學領域的核心賽道,承接西南地區發展對高端地學人才的需求,又讓每一份對地球科學的熱愛都能找到扎實的成長路徑。在這里,所謂的“擇校優選”,終究是讓理想與現實在優質的教育資源中,找到最契合的交匯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