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3個半小時,這應該是我參加過最長的發布會了。
說實話,在此之前,已經有不少關于L90的信息了,甚至有內飾的公布,產品的體驗,所以,起初我并沒有對它報太大期望。
而且,進入會場后你會發現,還是熟悉的味道,樂道,或者是說蔚來的粉絲,大家依舊還是那么熱衷于social,熱衷于周邊,吃吃喝喝什么的,畢竟,發布會現場又是30秒挑戰放從盒馬買的東西,又是跟迪卡儂結合,弄了一車的露營設備,所以很容易讓我「輕敵」。
是的,我輕敵了。
本以為講講品牌,聊聊銷量,再談談為什么要造L90這款產品,它又適合什么樣的用車場景,就ok了,但正如開篇說的,沒想到一個樂道的發布會,開了將近3個半小時,更沒想到的是,全場一半的時間,并不是在講大家喜聞樂見的那些一眼就看得到的產品亮點,而且在強調安全,從當下純電出行大環境的安全,講到L90這輛車的安全,甚至在發布會上,蔚來創始人李斌還播放了一段第一次曝光的「碰撞視頻」,即:貨車側面去碰撞L90,使其從8米的地方跌落并翻滾至停,來試圖讓你放心入手。
事實上,“這是一場技術發布會,所以時間可能會久一些”,李斌一上來講就在強調。
只不過,沒想到,一個前備箱,一個敲兩下前機蓋,就會自動打開,并且會自動降低車身姿態讓你方便拿放東西的前備箱,就有13項專利,沒想到那么大的車,掉頭的轉彎半徑只有5.7米,且沒有采用后輪轉向,因為后輪轉向非常占用第三排的車內空間,所以它的解決辦法是通過算法,智能將其一側的輪胎進行相應制動而達到的。
同時,也沒想到,李斌的一句“每一寸空間都不能放過”是真的,L90為了「偷空間」,似乎做了“最笨”的決定,能集成的集成,能做輕量化的輕量化,從電控系統到熱管理系統再到進氣系統,從電驅到雷達再到前端模塊,總之,你能想到的,它能做到的,它都在嘗試。
所以,回到最敏感的話題,電池租用方式購買19.39萬元起,整車購買27.99萬元起,你覺得貴嗎?
我覺得還行,畢竟是前賓利設計師勞爾-皮爾斯操刀,畢竟是5145mm的大三排尺寸,畢竟軸距都已經來到了3110mm,畢竟,在這里價位里,想同時滿足“座座都是VIP、6人10箱無壓力、“前后都能裝行李”這三個條件,你別無他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