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終于收官了,張譯,蔣欣,李光潔這幾位“老戲骨”同臺飆戲,看得觀眾直呼過癮。
沒想到這部劇還藏著個“王炸”,任重竟然演了個“瘋批反派”,這反差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只不過大咖太多,華妃娘娘蔣欣的演技只能排到第五。
而演技第一名的更是讓人想象不到的一名演員,她實在是太優秀了。
第五名:蔣欣
剛開始看《以法之名》的時候,蔣欣飾演的鄭雅萍那勁兒上來可真把不少人給“勸退”了。
好歹是省人民檢察院第一部的主任檢察官,按理說得是沉穩大氣,胸有成竹的樣子,
結果第一集為了王春祥老檢察官那點事兒,場面一度非常抓馬。
她脾氣挺暴躁,尤其是她理直氣壯沖著洪亮問“講不講人情”的時候,這話聽著好像沒毛病,
但在那個情境下從她嘴里帶著那種態度說出來,觀眾就看不下去了。
很多人覺得她太情緒化,不像個成熟干練的檢察官,不過隨著劇追下去,尤其是看到25集,
洪亮把那封自我檢討書交到她手里的時候,角色魅力一下就起來了。
洪亮詳細交代了自己當年錯判案子的過程,按照規矩她得立馬對他停職,
但想要是洪亮這時候退出,那萬海案的關鍵調查估計得徹底卡殼。
她沒有磨磨嘰嘰糾結,她在法理和人情之間,做出了一個干脆利落的決定,
這個處理方式,跟她最開始維護王老師那事兒遙相呼應,但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觀眾這才品過味兒來,原來蔣欣開場那討人嫌的演法,其實真是從角色身上長出來的。
沒有把鄭雅萍演成一個完美的正義化身,而是演成一個有缺點,有脾氣,但是會成長的人。
要把檢察官這種自帶光環的角色演得不扁平,有血有肉挺難的,可開局的那股“狂傲勁兒”可能還是讓一部分觀眾留下了印象分。
第四名:張譯
張譯這幾年簡直是公檢法題材的“御用男主”,演警察,檢察官,隊長,信手拈來。
在《以法之名》里他飾演的洪亮,負責“刀刃向內”,按說查自己人的“十一部”應該是一身正氣的,可洪亮這角色開場真是透著一股子中年的疲憊感。
他這檢察官當得,好像沒那么光鮮,劇里直接就給了他一個“入贅”領導女兒家的人設,而且眼瞅著就要在丈人家的幫助下過好日子去了。
所以開場那股“滑頭”勁兒,被鄭雅萍懟的時候滿臉尷尬,手指在衣角那兒一個勁兒攪和,眼神亂躲的樣兒,帶著股子市井煙火氣。
可一旦回到查案本職上,洪亮立馬就變了個人,尤其是審訊場上那氣場壓迫感十足。
張譯把洪亮身上那種中年人在生活中的疲憊,尷尬,和在工作中的精明,狠厲結合得挺好,讓角色顯得特別真實立體。
洪亮這角色有爭議有人性,他演得是沒毛病,但或許是因為前期那股子“滑頭”勁兒讓一些觀眾覺得沒那么“燃”。
也可能是大伙兒對他的期待值實在太高,覺得他應該能貢獻更炸裂,更顛覆的瞬間,所以還不是劇里演技最好的那一個。
第三名:任重
這個名字一聽,很多觀眾腦子里浮現的肯定是那張自帶“老實人”濾鏡的臉,憨厚,正直,甚至有點溫吞。
能演反派,觀眾可能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有點兒吃力,可萬萬沒想到《以法之名》里的他,徹底給大家來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表演。
他演的王彧是萬川物資集散中心的總經理,簡直是全劇隱藏最深的“瘋批”,表面上老實巴交,見了誰都點頭哈腰,可骨子里他跟黑惡勢力勾結。
他一邊跑去舉報萬海和律師張文菁,一邊又借著“天龍集團”的手,暗地里把集散中心收入囊中,這操作看著老實,心腸比誰都黑。
劇里最讓人脊背發涼的一場戲,就是他在倉庫警告陳友才那段,對方就隨口提了一句“周轉困難”,
他竟然臉上笑著,不動聲色地就掏出了老虎鉗。
毫無預兆地對下屬下了狠手,暴力又冷血,他通過眼神,動作,語氣細微又極具層次的變化,把這個“裝好人”的瘋子演活了。
第二名:李光潔
要說《以法之名》最大的“萬萬沒想到”,除了任重演瘋批反派,估計就是李光潔了。
好多人一開始是沖著張譯和蔣欣去看的這部劇,結果看著看著,被李光潔飾演的李人駿給拿捏住了。
他是海州市檢察院的代理檢察長,外頭看著溫文爾雅,但其實他才是藏在深處,背地里操盤,
推動案件走向,甚至掩蓋真相的關鍵人物之一。
他把李人駿“斯文敗類”的勁兒拿捏得死死的,有一幕他跟洪亮面對面,眼神里透著一股狠勁兒,嘴邊還若有若無地勾著一絲冷冷的笑意。
那種壞人的氣場,不是那種臉譜化的壞,而是那種讓人覺得這個人危險,深不可測的氣息。
這些年他演過《小巷人家》的林工,《風吹半夏》的趙壘,在不同角色中的積累讓他這次在《以法之名》中貢獻了極具層次感的表演。
第一名:董晴
前面幾位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實力派,但要說這次《以法之名》里最讓人“萬萬沒想到”,
甚至“斷層登頂”的驚喜,那絕對是飾演辯護律師張文菁的董晴。
很多觀眾可能對她最深的印象,還停留在《最好的我們》里的“貝塔”蔣年年。
可誰能料到,在張譯,蔣欣這些大咖云集的劇里,她竟然能憑著短短幾十秒的戲份,
讓所有人記住她的名字,甚至被網友預定了下屆白玉蘭獎最佳女配。
就是她那場在法庭上的戲,萬海案開庭張文菁作為辯護律師,突然在法庭上當眾喊冤。
后來她被冤枉入獄,“出圈20秒”的臺詞密集到像“報菜名”,但她字字清晰,情緒飽滿。
這段話放在當時情境下,簡直石破天驚,她用極快的語速,鏗鏘有力的節奏,帶著憤怒,控訴,期待的眼神,把一個穿著獄服卻無比正氣的律師形象立住了。
但她的表演不止這一場,把張文菁這個角色的悲情演得層次分明,第一次被審訊,就算戴著手銬坐在看守所里,她依然坐得筆直。
可到第二次被審訊,她得知女兒被威脅,信賴的檢察官出事,律師好友也屈服了,她徹底絕望了。
這時候她低頭坐著,眼睛里是淚水,再到被無罪釋放,卻發現整個行業沒人敢用她,那種委屈和不甘讓人心疼得不行。
用一個配角貢獻了全劇最具沖擊力,感染力,最讓觀眾銘記的瞬間,那一場戲不僅是角色的高光,更是演員實力的證明。
《以法之名》這部劇,它火真有自己的原因,它不僅題材大膽敢“刀刃向內”,而且演員個個演技在線,貢獻了一場精彩的群戲“大亂斗”。
董晴只是一個配角,卻靠著炸裂的演技成了大家心里的“無冕之王”,所以演戲這回事兒角色無大小,只有用心演,好好演,才能真正打動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