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這回是真的被逼到了墻角。
7月6日,卡內爾一句話扔下來:“古巴進入戰爭狀態。”很多人以為要打仗了,其實不是。這是對美國經濟封鎖的正面宣戰,是鐵了心不跪的表態。你可以說這是政治語言,也可以說是最后的倔強,但你不能不承認,這話是從骨子里擠出來的。
事出有因。特朗普又來了,這次動真格的。他剛簽完的《第五號國家安全總統備忘錄》,不僅恢復了奧巴馬時代松綁的旅游禁令,還把古巴重新拉回“支恐國家名單”。別看這幾個字,含金量堪比金融核彈,意味著古巴對外貿易的生存空間被按住了脖子。誰還敢跟古巴做生意?美元通道直接斷,銀行不敢碰,保險公司也不保了。
古巴的命門在哪?一個字:匯。靠啥換美元?旅游業和僑匯。結果美國人不讓來了,美國僑民也被限制匯款回去,等于直接掐斷了古巴的“輸血管”。再狠一點,美國還搞“次級制裁”,威脅那些敢跟古巴軍方經濟集團合作的第三國公司。就是說,你幫古巴一分,美國就制裁你一腳。美國玩這一套不是一天兩天了,伊朗、委內瑞拉、敘利亞都是被這樣生生勒住的。
最糟的是時間點,古巴現在正處在酷暑季節,熱得發燙。但電從哪來?古巴嚴重依賴進口燃油,偏偏現在進口渠道被美方用“長臂管轄”搞得快斷了。熱死人不是比喻,而是真事的前奏。一旦斷電、停水、斷糧,社會就會出問題,民眾情緒就是一根隨時能炸的導火索。2021年騷亂的底層原因就是供電崩潰,這一次,怕是比那還要兇險。
那古巴撐得住嗎?硬氣是有的,底子也不是完全沒。幾十年的封鎖沒把它壓垮,不是靠奇跡,是靠制度整合和群眾組織力。你說它是社會主義最后的“孤島”也行,但沒人敢說它是紙糊的國家。現在卡內爾提出所謂“生產力革命”,其實是三條路子:一是農業自給,二是能源多元化,三是市場機制松綁,放權給基層和私營經濟,嘗試從內部造血。這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活下去的求生本能。
中俄的角色,也得說兩句。一直有人問,中國能不能幫?能,已經在幫,從糧食到醫療設備,從電站到基礎設施,古巴是中國重點“朋友清單”上的常客。但問題在于,古巴太近美國,航運太遠,任何大規模援助都像在激光網里走鋼絲,稍微一步錯,就可能觸發美方制裁雷達。俄羅斯也想幫,可它自己還在打仗,騰不出手。所以援助不是沒,有,但就是不夠大、不夠快。
關鍵還得靠古巴自己。它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哪怕就是拖上三個月,等氣溫下來了,電力需求下降,內部能穩定住,再緩口氣。至于之后能不能慢慢自給,靠“革命式動員”把局面救回來,那得看古巴人有多鐵了心。
說白了,這不是一場傳統意義的戰爭,而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封鎖對抗”。美方要的不是妥協,是政權更迭;而古巴要的不是反擊,是活下來、站著活。
撐多久?沒人能給答案。古巴人自己都不知道,但他們會撐,不是因為樂觀,而是因為別無選擇。
人是可以沒有希望的,但不能沒有信念。尤其是在加勒比的海風里,古巴人的骨頭一直是硬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