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半年前,特朗普還說和普京"關系很好"。半年后,他卻威脅要"轟炸莫斯科"。
普京的回應更直接——不廢話,直接用行動說話:俄軍立馬在蘇梅州投入5萬精銳部隊,用最硬核的方式給出了回答。
這次真撕破臉了?特朗普真要對莫斯科動真格?
作者-水
從示好到威脅
說實話,這段錄音一出來,全世界都炸鍋了。CNN在7月8日公布的音頻顯示,特朗普在2024年一次私人籌款活動中,向在場的金主們"炫耀"他對普京的威脅。
"如果你進攻烏克蘭,我就轟炸莫斯科。我告訴你,我別無選擇。"特朗普在錄音中的原話,聽起來既強硬又無奈。
他還補充說,普京當時回應"不相信",但他覺得"普京有10%信了我"。
這話傳出來,震得連在場的捐款人都下巴要掉地上了。
要知道,就在幾個月前,特朗普還多次強調他和普京"關系很好",甚至解凍了12家俄銀行3000億美元的資產。
這種反差有多大?就像昨天還在說"咱們是兄弟",今天就喊"要你命"。特朗普團隊對這段錄音拒絕評論,但也沒否認真實性,這基本就是默認了。
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已經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說這種話了。去年5月,《華盛頓郵報》就爆料過類似內容。看來,特朗普在私下場合威脅普京,已經成了他的標準操作。
俄羅斯方面的回應也很有意思。
總統府發言人佩斯科夫不緊不慢地說:"我們不清楚這是不是假消息,現在假消息比真消息多得多。"
這話聽起來客氣,其實就是在說:"你這威脅,我們不太在意。"
承諾落空后的惱羞成怒
這事兒的門道,可比咱想的深多了。特朗普為啥突然翻臉?說到底,就是他那個"24小時解決俄烏沖突"的牛皮被戳破了。
作為美國歷史上少見的"親俄"總統,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和俄羅斯關系緩和了不少。進入第二任期后,更是在這大概半年時間里多次和普京通話,探討俄烏、中東問題。那會兒,美俄關系確實出現了一點緩和跡象。
可問題在于,特朗普太相信個人魅力外交了。他以為憑著私人關系,就能讓普京按他的設想行事。結果呢?普京壓根不吃這套。
更要命的是,就在特朗普和普京談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俄軍在前線的行動可一點都沒停。7月9日,俄軍發動了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無人機襲擊,目標直指烏克蘭西部蘆茨克市的軍工倉庫和能源設施。
戰術上,俄軍也玩起了新花樣。他們使用"分層消耗"戰略,精準打擊電網、煉油廠等關鍵目標,突防效率顯著提升。這套組合拳下來,烏克蘭的防空系統攔截能力大幅下降。
與此同時,俄軍還在哈爾科夫方向開辟了新戰線,已經拿下了兩個地方。隨著俄軍在哈爾科夫的優勢擴大,烏克蘭的后勤樞紐面臨巨大壓力,整個戰局都可能受到影響。
這一連串的軍事行動,等于是在告訴特朗普:你的外交努力?我用5萬大軍來回應。這種"軟硬不吃"的姿態,讓特朗普徹底急眼了。
全球洗牌
不止如此,這事兒的影響可大了去了。美國國會也按捺不住了,開始在制裁上做文章。共和黨和民主黨難得團結一次,推出了《反俄能源貿易懲罰法案》。
這個法案可夠狠的:對所有購買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國家,征收高達500%的懲罰性關稅。目標指向誰?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中國、印度、土耳其。
2024年,中國進口俄羅斯原油1.08億噸,占原油進口總量的19.6%。這個比例可不小,一旦真的實施500%關稅,影響會是什么樣,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
有意思的是,這招"繞道制裁"背后,其實反映了美國"聯俄抗中"策略的徹底失敗。特朗普本來想著拉攏普京,結果普京不僅不配合,還和中國靠得更近了。這下好,美國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歐洲那邊的反應更有趣。表面上都是美國盟友,私下里卻各懷心思。英法組建"自愿聯盟"對烏援助,德國擔心刺激俄羅斯,波蘭反對延長戰爭。這種分化,讓美國的盟友體系都開始松動了。
更讓特朗普頭疼的是,美國內部也不統一。國防部此前擅自凍結了對烏軍援的"愛國者"導彈,這事兒暴露了美國政府內部的嚴重分歧。家里人都沒統一意見,怎么跟外人談?
這種種跡象都說明,特朗普的個人外交風格遇到了現實的鐵壁撞擊。不是慢慢談,而是直接上威脅的做法,在普京這里完全不管用。
大國博弈
說到底,這出戲還遠沒演完。現在的俄烏沖突已經進入了高強度消耗戰階段,各方都在重新算賬。
俄羅斯方面,為了維持兵源,普京推出了鼓勵外籍人士參軍的政策:只要服役,就能獲得俄羅斯國籍和永久居留權。這招雖然短期內能緩解兵力問題,但在俄羅斯國內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俄羅斯2025年的軍費支出已經占到GDP的6.3%,創下冷戰后最高紀錄。這個比例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俄羅斯已經把國家機器開到了戰爭模式。
烏克蘭那邊的情況更不樂觀,澤連斯基雖然多次表達談判意愿,但普京開出的條件基本等于"投降":撤銷所有制裁、承認烏東四州歸俄、歸還凍結海外資產。這些條件,西方根本不可能接受。
更要命的是,烏軍現在的炮彈存量只夠10天使用。美國雖然宣布恢復援助,但由于"愛國者"導彈的缺失,烏克蘭防空系統的攔截能力已經大幅下降。
俄羅斯加速"向東看",依托金磚機制發展,對抗美西方的經濟制裁。中美關系的走向,更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世界多極化體系的走向。
特朗普選擇對俄強硬,與其說是外交策略,不如說是挽回面子的應激反應。這也是美國單極霸權逐漸衰落的一個表現。
無論是俄羅斯的抵抗,還是歐洲的分化,又或者是金磚機制的構建,都說明世界正在向更分裂、同時也更多元的未來發展。
結語
從"關系很好"到"轟炸威脅",特朗普這半年算是上了一課。這告訴咱們,在國際政治這個大棋局里,個人魅力再強,也敵不過現實利益的考量。
當威脅遇上行動,當錄音撞上軍事反擊,美俄這場較量算是進入新階段了。這結局不光影響兩國關系,更會重新洗牌整個世界格局。
你覺得呢?這場美俄較量,誰會笑到最后?
參考資料: 錄音曝光!特朗普揚言轟炸莫斯科——京報網 美媒爆料特朗普曾揚言“轟炸莫斯科”,克宮回應:你們應該去問白宮——觀察者網 俄軍開辟新戰線,劍指哈爾科夫 澤連斯基:東北前線告急——紅星新聞 惱羞成怒!談及普京,特朗普飆了臟話:他對我們說“胡話”——觀察者網 與普京通話后,特朗普不滿:毫無進展,我不高興——直新聞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