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醬面
在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集開會時,地點經(jīng)常安排在主席住處。有時開會時間長了、趕上大家吃飯的時間,毛主席就吩咐下去讓廚師做“烏鴉面”,實際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炸醬面。
每次,主席還會要求每人準(zhǔn)備一碗,多了沒有。主席這樣做的目的、他做過解釋:“我就是讓我們黨的高級領(lǐng)導(dǎo)到我這兒來有吃不飽的感覺,這樣就能想到我們的人民有的還在餓肚子呢。”
不說這個話題了,說說炸醬面的故事吧。現(xiàn)在說起來炸醬面,通常認(rèn)為是北京美食,但實際上這并不是北京的原創(chuàng);而對于他的原創(chuàng)地,陜西和山東還有爭議。
陜西人說,炸醬面是從他們那里傳到北京去的;并且,陜西人還會給你講一個故事:
清朝光緒年間,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中華、打到北京后,清宮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等和一干隨從,從北京一直逃到了西安城內(nèi)南大街。在這里,大家聞到了一股清香味。
總管李蓮英抬頭一看,是家炸醬面館,于是稟報太后、皇帝。由于長途跋涉,皇帝和太后正是饑渴交加,說那就吃吧。進入店內(nèi),李蓮英向店老板要了素醬面,大家每人吃了一碗后紛紛說道:“味道真好,再來一碗!”。
等大家都吃完后,太后又問眾隨從味道如何?眾人異口同聲地說:“好!絕對的好!”
這時,太后皇上要起駕上路;于是,太后吩咐總管李蓮英把做炸醬面的人帶回北京,帶到宮里做炸醬面,從此后炸醬面便在北京落戶。
陜西炸醬面
不過,這個故事用來證明北京炸醬面?zhèn)鞒凶躁兾鳎遣荒茏屓诵欧绕涫巧綎|人是不服氣的,何況在餐飲界、大家公認(rèn)炸醬面100%屬于魯菜系。魯菜就是山東菜啊;所以,我們還是來看看山東人是怎么講炸醬面的故事吧!
傳說公元前210年至公元前219年間,秦始皇東巡芝罘島經(jīng)過福山。到了晌午,有人給他推薦說福山的面很好吃;于是,秦始皇便吩咐讓福山的廚師給他做面吃。秦始皇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暴君啊,所以所有的廚師都非常害怕、不敢給他做。大家都擔(dān)心一旦做不好就要掉腦袋;可是旨令下來了,誰也沒有辦法拒絕、只好硬著頭皮做。
面條由一位農(nóng)家婦女用搟面杖很快搟出來了。開鹵時,廚師心驚膽顫怎么也不敢下手,眼看面條都出鍋了,才硬著頭皮切好了肉和菜。就在這時,有人來催了,讓快點兒做、千萬不能耽擱了。
廚師聽罷更加慌亂了,一時間手足無措起來;不知是該先放油還是先放肉,腦子里已經(jīng)是一片空白。身邊的人一直不停的催促,讓廚師更加害怕做不好掉腦袋。過度緊張之下、廚師將油和肉放在鍋里一起煸炒開了;更想不到的是,還忙中出錯、往鍋里加了一大勺的面醬。
面醬一下鍋,廚師清醒了一半;看著鍋里的面醬傻了眼,心想:壞事了,面醬是用來增味、調(diào)色的啊,我怎么現(xiàn)在給放進去了啊?!……這下死定了。
廚師這么考慮著,腦子里亂成了一鍋粥,手腳也似乎不聽使喚了,竟然又把菜倒入了鍋內(nèi)、胡亂煸炒起來。這時面條已經(jīng)盛好了,廚師無奈、只得稀里糊涂的把炒好的醬澆到了面條上,忐忑不安的端了上去。
老濟南炸醬面
秦始皇一看面條透亮、醬香撲鼻;品嘗后,感覺面條爽滑、勁道,醬香可口;贊美說:“好,太好吃了”,還安排手下人去問廚師:"這叫什么面?"
秦始皇的隨從問廚師時,廚師心里正害怕呢;以為皇上要殺他了,一時也不知道該怎回答。看看鍋里剩下的鹵汁除了油就是醬,心想:反正死到臨頭也無所謂了。于是便胡亂編了個名字,隨口答道:"炸醬面。"
秦始皇聽了這個名字,哈哈大笑,不但沒有殺他,而且給予了賞賜。后來,這個故事流傳開來,人們好奇炸醬面的做法,紛紛學(xué)著做炸醬面。于是,炸醬面就漸漸地在民間普及開來。
這個故事怎么樣?和陜西的那個相比,說服力更強?……想必,大家已有了自己的看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