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電動車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工具變得越發的先進,不僅外觀更為好看,速度也變的更快,有些品牌的電動車速度甚至可以與機動車比擬。
而與之而來的便是交通事故的不斷發生,就在本月9號,網絡上突然曝出湖南益陽發生了一起兩學生騎車卻撞墻死亡的事件。
視頻曝光,現場極其慘烈,而當知情人士進一步曝出內情,人們更是感到痛惜和憤怒。
學生騎車竟撞墻身亡?
據網絡上的視頻顯示,事情發生在7月9號的下午兩點鐘左右,正常來說這個時間的人們正在午休。
但是突如其來的一聲巨響打破了街道的寧靜,當人們隨著聲音趕到現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狼藉的景象。
路口墻邊一輛嶄新的電動摩托車摔倒在地上,旁邊滿是車子的碎片,同時人們還看到兩個身穿校服的孩子一動不動的躺在一旁。
見此情景,人們迅速撥打急救電話,同時上前查看兩人狀態,過了不久救護車趕到把人拉到醫院搶救。
令人惋惜的是據知情人士透露,事故發生時一名學生當場就沒有了呼吸,另外一人也是因為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死亡。
看到這里,人們在為兩個逝去的年輕生命感到可惜的同時,也在疑惑為什么騎著電動車還能發生這么嚴重的事故呢?
爆改電動車引發悲劇
事后事故現場的監控以及知情人士的爆料使得事情的真相漸漸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監控顯示,事故發生時兩名學生騎著車子從道路另一邊直愣愣的撞向墻壁,那速度看起來簡直就像“飛”一樣,并且途中沒有發現剎車的痕跡。
更重要的是兩個人沒有佩戴頭盔,當車子撞到墻壁的那一刻,其中一人的身體竟然因為強大的沖擊力被撞得折疊起來,畫面可謂是慘不忍睹。
那一輛電動車又為什么會具備如此之快的速度呢?
隨著事件不斷地在網絡上傳播,一些當地的目擊者和知道內情的人也透露出了更多的內幕消息。
據知情人士透露,事故現場的電動車是8號下午買的,當天晚上就去做了改裝。
結果9號中午這兩名學生出來試車,途中捏著前剎磨后胎,卻沒想到剎車失靈,兩個人反應不及就這樣連人帶車飛向了墻壁,最終連性命也丟掉了。
同時這個人還透露道,在事故發生的當天晚上,為學生改裝車子的老板就被抓走了。
到這里事件的真相也已經明晰,這起事故完全就是因為車子被改裝所引發的。
而這起事故也再次為公眾展現了目前社會中存在的一個現象。
電動車改裝事故頻發
現在隨著電動車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外觀的改變已經不足以吸引到消費者,因此很多商家就將目光聚焦到了提高車子的速度上面。
這也導致市面上的電動車速度越來越快,尤其是新興的幾個品牌,就算是正常情況下速度也能達到好幾十邁。
但是就算如此,還有一部分人不滿足,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未成年的學生。
這些學生在攀比心的驅使下,為了追求刺激,不斷地對車子進行改裝,有的車子在改裝后速度甚至直追機動車。
而這樣的車子放在年少無知的學生手中,可想而知會引發什么樣的后果。
從網上查到的數據來看,僅就2024年全國就查處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案件超過上萬起,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涉及到了未成年人。
而這一次的悲劇也并非個例。
早在2023年7月,廣西百色就有三名初中生一起騎乘經過改裝的摩托車,在途中一處拐彎的路段來不及減速直接撞到墻上,最終造成2死1傷的悲慘結局。
這一起又一起的事故都在向人們訴說著改裝車帶來的巨大危害。
“鬼火一響,爹媽白養!”這句網絡流行語背后,是多少家庭的支離破碎。
事故發生后,人們在為這起事故感到悲痛的同時,也對事故的責任劃分產生疑問。
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有人指出既然改裝老板已經被帶走,說明他最終要承擔不小的責任。
有法律專家指出,根據《刑法》第134條,明知車輛將由未成年人駕駛仍提供改裝服務,商家可能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
在2023年包頭市一起類似事故中,改裝店老板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除此之外,也有人提起家長監管的責任,事故發生后有人經過事發現場在遺留的白色板鞋旁,陸續有學生自發擺放鮮花。
同時墻根還被豎起了一排已被點燃的香煙,一旁還擺放了一瓶啤酒,這些特殊的“祭品”,無聲訴說著少年們不被察覺的生活軌跡,同時也在叩問家庭監管的責任。
我國法律中明確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安全保障義務,而在絕大多數的未成年人交通事故中,都存在家長監管不力問題。
長沙天心區法院2024年的一起判例具有警示意義:父親縱容14歲兒子吸煙聚會,孩子酒駕致殘后,法院判決父親承擔40%賠償責任。
如今悲劇已經發生,事故的責任也只能等待相關部門的認定。
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是如何形成有效措施盡可能的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如何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雖然《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電動自行車限速每小時25公里,但仍有部分人選擇在夜間進行改裝,非法改裝電動車違法成本低、利潤高,形成屢禁不止的局面。
對此社會中多個層面都在積極探索有效措施。
深圳正試點電動車“電子身份證”系統,通過RFID芯片實時監控車輛改裝狀態。
上海部分學校引入VR事故模擬系統,讓學生沉浸式體驗超速、酒駕的致命后果。交警部門更有不少人建議將非法改裝電動車納入《危險駕駛罪》范疇,提高違法成本。
除此之外,還有人建議生產端強制安裝速度傳感器,超速時自動限速并報警。
銷售端建立改裝車黑名單制度,對違規商家實施行業禁入。
使用端推廣“家長監護APP”,實時定位未成年人車輛位置并設置電子圍欄。
但是這些終究還是外部措施,最重要的還是要從根源解決,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信源來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