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日貿易戰撕開盟友虛偽面紗,日本經濟瀕臨 “跌落 50 年” 深淵
美國對日本汽車零部件加征的 25% 關稅正式生效,這場持續半年的貿易戰已讓日本損失超百億美元。日立建機等企業利潤暴跌 300 億日元,野村研究所測算顯示日本 GDP 將因此下降 0.59%,央行被迫將全年經濟增長率預期下調至 0.5%。
更致命的是,美國關稅如同多米諾骨牌,引發日元貶值→進口成本上升→物價飛漲的惡性循環:牛肉飯價格突破 500 日元創歷史新高,扇貝出口因關稅從 24% 飆升至 40% 而銳減 60%。
面對美國的 “盟友背刺”,日本首相石破茂罕見強硬表態:“關乎國家利益,不會輕易妥協”。但現實是殘酷的 —— 日本對美汽車出口占其總出口額近三成,若全面加稅將直接沖擊豐田、本田等支柱產業。更諷刺的是,日本為應對中國暫停進口水產品而轉向美國市場的努力,卻因美國關稅化為泡影。
二、45 分鐘會談震驚全球:日本公開承諾 “正視歷史”,是真心還是權宜之計?
在美日貿易戰白熱化之際,7 月 10 日中日外長會談釋放出震撼信號:日本外相巖屋毅在 45 分鐘會談中明確表示,將 “認真對待歷史,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并承諾恪守 “村山談話” 立場。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公開場合對歷史問題作出如此明確的表態。
中方對此回應審慎而務實:王毅外長強調,正確認識歷史是中日關系的 “道義之問”,中方愿在日本切實履行承諾的基礎上,推動雙方在綠色能源、大健康等領域的合作。值得注意的是,會談前中方已解禁日本部分地區水產品進口,這一 “以行動促信任” 的舉措,被外界視為中日關系解凍的重要信號。
三、歷史傷疤未愈:從靖國神社到教科書,日本 “反華政治正確” 如何綁架民意?
盡管日本政府作出承諾,但國內政治生態卻呈現撕裂狀態。小泉純一郎、安倍晉三、岸田文雄等前首相長期推動的 “反華敘事”,已使 “反華就是政治正確” 滲透到日本社會各層面。2025 年防衛省《防衛白皮書》草案宣稱中國是 “最大戰略挑戰”,并計劃將防衛預算提升至 GDP 的 2%,這種 “安全上反華、經濟上依賴中國” 的矛盾,暴露出日本政客的投機心態。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右翼勢力正試圖通過教育體系固化錯誤歷史觀。從篡改教科書 “侵略” 表述,到推動靖國神社 “公職參拜” 合法化,這些操作與日本政府的承諾形成鮮明對比。正如環球網評論指出,日本若不能徹底清算軍國主義歷史,所謂 “正視歷史” 不過是外交辭令。
四、中日合作曙光初現:從氫能港口到智能護理床,45 分鐘會談背后的萬億級市場
在政治博弈的迷霧中,中日民間合作已悄然破冰。神戶氫能港與廣東陽江風電場簽署合作協議,將日本領先的氫能技術與中國海上風電資源結合,預計年減碳量達 100 萬噸。這種 “日本技術 + 中國市場” 的模式,正在大健康、智能出行等領域復制:日本介護機器人通過深圳企業算法優化成本下降 40%,兵庫縣漢方藥企借助澳門中醫藥平臺進入內地市場。
政府層面,中日經濟高層對話達成的二十項共識更具戰略意義:雙方將在 2025 年舉辦中日碳減排政策對話,共同推動《昆明 — 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實施,并計劃在智能出行領域開展聯合研發。這些合作不僅能對沖美國關稅沖擊,更可能重塑東亞產業鏈格局。
五、歷史鏡鑒:日本若重蹈覆轍,將錯失最后的戰略機遇期
回顧歷史,日本在處理歷史問題上的反復無常,曾多次葬送中日關系發展機遇。1982 年 “教科書事件”、1985 年中曾根康弘參拜靖國神社、2012 年 “購島” 鬧劇,每次政治投機都導致中日關系倒退。如今,日本經濟面臨 “失去的 30 年” 后 “跌落 50 年” 的危機,若繼續在歷史問題上搖擺,不僅將失去中國市場,更可能被排除在區域經濟合作體系之外。
當前,中日關系正站在十字路口。中方已釋放足夠善意,但日本能否兌現承諾,關鍵在于能否打破國內政治枷鎖。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所言:“正視歷史是取信于國際社會的前提,中方期待日方用行動證明誠意”。這場 45 分鐘會談,或許只是開始。
結語
45 分鐘外長會談,既是日本在經濟壓力下的現實選擇,也可能是歷史認知轉折的起點。但正如神戶港氫能項目負責人所言:“技術合作可以迅速落地,但歷史創傷的愈合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中日關系的未來,取決于日本能否在經濟利益與歷史責任之間找到平衡點。當東京的政客們在國會為軍費爭吵時,大阪商工會議所的企業家們已帶著合作方案飛往廣州 —— 這或許才是中日關系最真實的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