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這回算是把美國的老底給抖露出來了。《國土報》直接爆料,美國在以色列和伊朗的12天大戰中,一口氣打出了93枚薩德導彈,光這些攔截彈就燒了13億美元。并且還說停火是因為雙方都耗不起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美國薩德系統號稱是全球最先進的反導系統,能在大氣層內外攔截彈道導彈,聽起來挺唬人的。可實戰一檢驗,問題就全暴露了。最要命的是成本問題,美國一枚薩德攔截彈要1300到1500萬美元,而伊朗一枚彈道導彈,連100萬美元都不到。這就像用黃金子彈打麻雀,怎么算都是虧本買賣。
最搞笑的是攔截成功率。6月16日那次行動,美軍8秒內齊射了8枚薩德攔截彈,價值1.6億美元,結果全部脫靶。眼睜睜看著伊朗三枚高超音速導彈把煉油廠給炸了。這效率,真是讓人無語。花了1.6億美元買了個響,連根毛都沒攔住。
庫存問題更是讓美國頭疼。這次沖突,美國動用了全球15%到20%的薩德庫存。而薩德的年產能有限,一年只能生產12枚左右。按這個消耗速度,再來幾次這樣的沖突,美國的薩德庫存就得見底了。這么一看,美國薩德渾身都是問題。
但伊朗那邊可不一樣,人家有2萬多枚各種彈道導彈。伊朗革命衛隊副總司令法茲利還囂張地說:"我們才用了30%的導彈!"這話聽著就讓人冒汗。如果伊朗真的全力開火,以色列的防御系統估計得被打成篩子。以色列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他們的鐵穹系統和箭式反導系統,在伊朗的飽和攻擊下也是捉襟見肘。有些陣地甚至掛出了"導彈耗盡"的牌子,這場面想想都覺得尷尬。
這場沖突的影響已經超出了中東。美國為了支持以色列,暫停了對烏克蘭的援助。歐洲國家立馬急了,德國總理默茨主動提出,出資采購美方原計劃援烏的武器并轉交給烏方。這話聽繞口,其實就是歐洲出錢買美國原本要給烏克蘭的武器,然后再轉交給烏克蘭。可美國哪還有多余的武器能賣。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和以色列開始尋求停火的臺階。6月24日,雙方達成停火協議。表面上被包裝成"美國調停勝利",實際上是雙方都意識到再打下去誰都扛不住。以色列日均損失220億美元,占GDP的8.5%,智庫直接警告"再打一周以色列將破產"。美國也不愿意為了盟友耗盡反導家底,影響全球戰略布局。
這場沖突給我們上了一課。高科技武器雖然威力強大,但使用成本也極高。長期的消耗戰對任何國家都是沉重負擔。防御系統并不是萬能的,尤其面對不斷升級的進攻技術,單純依靠防御很難取得真正勝利。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次以色列和伊朗的沖突,就像照妖鏡一樣,把美國軍工復合體的漏洞給照了個底朝天。什么世界最先進的反導系統,關鍵時刻還不是靠不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