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波動以及市場競爭的雙重考驗下,中國品牌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韌性和創新力。
5月15日,被譽為全球品牌界“奧斯卡”的《2025年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榜單正式發布,共有騰訊、華為、海爾等12個中國品牌入圍,彰顯出了中國品牌的強勁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榜單首度增設“物聯網生態”品類以來,海爾已連續7年成為榜單中全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且7年來海爾始終保持進位態勢,今年其品牌價值實現了超47%的持續增長。
作為青島乃至整個山東唯一上榜品牌,海爾的成就不僅是企業自身的榮光,更是青島以及山東的榮耀。而剖析海爾持續進位的原因,全球創牌、三大賽道生態布局以及科技創新,三者共同構成了海爾品牌增值的核心基底。
當然,作為一家“時代的企業”,對品牌建設有天然理解力的海爾,也有了新的戰略考量——全面擁抱AI,這既是品牌進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海爾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的遠謀之舉。
1
全球唯一的物聯網生態品牌
品牌是什么?作為一種具有識別價值的符號,品牌也因時代、語境等不同,而被賦予了不同的理解。
廣告教父大衛·奧格威認為“品牌是復雜的象征,代表一種形象”;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將品牌稱之為“人們對你的整體認知和評價”;定位理論創始人杰克·特勞特則將品牌視作“消費者心智中品類及其特性的代表”……
當品牌內涵被延展,作為其數據化體現的品牌價值,成為衡量一家企業綜合實力的核心指標。放眼全球品牌界,由全球領先的品牌數據與分析公司凱度發布的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榜,因其嚴謹的財務分析、廣泛的品牌資產研究、長期深入的消費者調研,被視作全球品牌“奧斯卡”。
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相較于2006年首次發布的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僅有中國移動1家中國品牌登榜,如今越來越多中國品牌登上世界舞臺,令人矚目。
今年,中國品牌繼續保持強勁競爭力,共有海爾等12個品牌躋身其中。從1到12,增長的數字不僅標注著中國品牌的成長,更見證了中國經濟發展能級的躍遷。
作為中國品牌代表,自2019年凱度在BrandZ榜單首次設立“物聯網生態”類別以來,海爾便已成為唯一被歸類于此的品牌,至今已七度蟬聯。
除類別上“全球唯一”外,海爾還連續7年實現進位,品牌價值不斷攀升,這一點殊為不易。要知道,今年是BrandZ全球榜單發布的第20個年頭,期間固然有蘋果、谷歌等常年位居前列的頭部品牌,但也不乏“曇花一現”的品牌。
而海爾能夠始終保持向上增長的勢頭,其穿越經濟周期的韌性可見一斑。在此背后,海爾針對品牌建設構建的三重“護城河”:全球創牌、生態布局、科技創新,至關重要。
2
品牌建設的三重“護城河”
今年以來,海爾在多個頗具分量的全球品牌榜單中,均表現不俗。
這些榜單中,海爾要么是唯一上榜的青島品牌,要么是排名第一的青島品牌。透過這些榜單,也更為清晰地勾勒出了海爾在加速邁向世界一流企業的視域下,一條品牌增值的新路徑。
首先是全球創牌。作為海爾創業以來最顯著的標簽,也是其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場影響力與認可度的關鍵落子。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從結果論來看,海爾雖然選擇了一條相對來說最難走的路——自主創牌,但憑借自身過硬的產品以及“三位一體”的策略,成功打破海外市場“中國制造=低價低質”的刻板印象,并真正在歐美等高端消費市場站穩了腳跟。而這樣的縱深開拓,也為海爾品牌價值攀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特別是本土化研發、本土化制造、本土化營銷的“三位一體”布局,這也是海爾“以全球化服務全球化,以本土化推進全球化”理念的直觀呈現。公開報道顯示,海爾目前在全球設立10大研發中心、71個研究院、35個工業園、163個制造中心和23萬個銷售網絡,遍布全球的研發、制造、銷售網絡成為海爾與全球用戶零距離交互的觸點,不僅有助于海爾更好地洞察用戶心智,也進一步提升了外界對品牌的整體認知和評價。
其次是生態布局。一個共識是,當外部環境出現波動,品牌價值想要增值,企業的基本盤——核心業務,必須足夠強大。這既考驗一家企業的戰略判斷力,也檢驗其長期執行力。
在這一方面,海爾很有“發言權”。因為海爾深知,想要在全球品牌塔尖上站穩腳跟,其內核必然是世界一流的產業生態。眼下處于生態品牌戰略發展階段的海爾,也持續聚焦智慧住居、大健康產業、數字經濟產業三大賽道,建立三個世界一流的產業生態,而這也極大豐富了其品牌的內涵。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三個產業生態領域,海爾都誕生出了具有行業引領實力的品牌。在智慧住居賽道,今年海爾旗下高端品牌卡薩帝首次登上胡潤品牌榜,以60億元的品牌價值排名第159位,成為胡潤品牌榜新晉品牌之一;在大健康產業賽道,作為海爾打造的第二曲線,現已擁有海爾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萊士三家上市公司;在數字經濟產業賽道,海爾布局的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已連續6年位居全國雙跨平臺榜首,海爾還打造了城市治理解決方案、汽車場景解決方案以及新能源解決方案3個行業解決方案。
這些品牌單獨拿出來,都有獨當一面的實力,而當聚合在一起,則可通過品牌間的相互賦能,使得海爾所打造的品牌矩陣更加充實,并在無形中強化了海爾的“物聯網生態”屬性。
第三,是科技創新。要知道,真正具備韌性的品牌,從不迷信風口,更不會忽視創新,甚至會對創新產生“執念”,這是因為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會在更長遠的發展周期中帶來“復利效應”,予品牌以更大的回報。
此前,海爾方面曾透露,企業累計主導和參與國際標準已達120項,是中國家電行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數量以及擁有國際標準專家數量最多的企業。
此外,海爾已經出圈的“人單合一”管理理念,則與技術創新相互作用,通過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強化了海爾品牌的內生力量。
作為海爾在管理模式上的創新探索,“人單合一”讓東方的管理范式進入世界管理學殿堂,成為具有全球普適性的管理模式。目前,全球已經自發成立14個人單合一模式研究推廣中心,約8.2萬家企業正在學習和運用人單合一模式。
從全球創牌,到生態布局,再到科技創新,海爾所構建的三重護城河,不僅為青島品牌閃耀全球舞臺立下了一個值得借鑒的標桿,且其在權威榜單中持續進位的表現,對于立志要在全國位次前移的青島而言,也留下了諸多可取之處。
一方面,隨著海爾在全球舞臺上的聲量愈發強勁,將會為其整合全球優質資源,助力城市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帶來更多機會;另一方面,海爾對創新的堅守,無論是技術創新的孜孜以求,還是人才等優質要素積極性的調動,也將在潛移默化中助力青島營造更加優渥的創新生態,進而為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品牌興則城市興。如此,海爾品牌的含金量也將進一步彰顯。
3
持續進化的時代企業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边@是海爾一直遵循的發展哲學。之于品牌,這句話同樣適用。
如果說前述提到的三重護城河構成了海爾品牌增值的核心基底,那么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姿態,讓品牌隨著時代而進化,則可視作海爾強化其品牌勢能的驅動力。
當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術,正推動全球產業迎來一次史無前例的變革浪潮。在此背景下,海爾也將時下最前沿的新興技術趨勢——AI,與自身持續進化的品牌相結合,致力于達到“1+1>2”的效果。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就曾公開表態:“今年是海爾人工智能應用的元年,每個人都要全面擁抱人工智能。要么與人工智能同進化,要么被人工智能邊緣化。”
海爾對于新興技術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而之所以選擇全面擁抱AI,不僅是基于其作為時代發展的戰略考量,更是因為AI與海爾所秉承的“人的價值最大化”的理念相契合,能夠為其持續發展帶來助益。
基于此,海爾也明確提出要持續聚焦三大戰略賽道,打造更懂用戶的智能終端、更柔性的制造網絡、更有溫度的服務生態,讓每個家庭都擁有自主進化的“生活伙伴”,每座工廠和城市都具備自主思考決策的“大腦”,每個人都有一個“健康管家”。
值得一提的是,海爾在AI領域的戰略定力,已逐步“開花結果”,并持續筑牢其品牌建設的三重“護城河”。
在智慧住居領域,海爾首創家庭垂域模型U-Home,具備理解力、感知力、生命力三大核心能力,現已成功應用于上百余款海爾主流型號家電產品中,并率先與DeepSeek深度融合,實現一句話即可生成所需場景,讓人機對話從精準指令時代躍遷至“心有靈犀”的智能協同時代。
在大健康領域,海爾集團旗下大健康生態品牌盈康一生,在亞洲最大的物聯康復港上海永慈康復醫院落地行業首創的醫療服務智能交互新引擎“盈康數智人”,構建全病程AI醫療技術應用體系,包含AI病歷、AI診斷、AI讀片、AI質控、AI客服、AI管家等,實現院前、院中、院后診療全流程交互可視化、個性化,感知患者需求并制定個性化康復護理方案,優化患者就醫體驗。
在數字經濟領域,卡奧斯自主研發“輕量級”的天智工業大模型,擁有百億以上參數,內置4700多個機理模型、200多個專家模型已在汽車、化工、模具等9大行業推出45個高價值場景化解決方案。其中,卡奧斯首創的注塑工藝智能體使注塑機能耗平均降低6%-10%,生產節拍平均提升5%-12%,調參周期降低90%以上。
通盤來看,這種品牌積極擁抱新興技術、新興技術反哺品牌自我進化的創新路徑,最終也將沉淀為海爾在品牌建設領域的長期競爭力。
更進一步來說,作為青島品牌以及山東品牌在全球舞臺上的“標桿”,海爾對于AI技術應用的率先垂范,也可深度賦能青島以及山東經濟社會發展。
在青島布局的“10+1”創新型產業體系中,便將人工智能列為要優先發展的2個先導產業之一,并明確要重點發展垂直領域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細分賽道。
特別是人形機器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曾專門“點名”具身智能,而人形機器人正是具身智能最佳載體之一。
當人形機器人成為各地競相追逐的風口,青島想要在其中占得一席之地,需要本土品牌“挺身而出”。
事實上,海爾早已做好準備。
作為海爾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之一,海爾智家推出的國內首款面向家庭場景的服務通用人形機器人KUAVO,除能進行跳躍、快走等動作外,還能承擔澆花、插花等手部操作,其也是國內首款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的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
此外,海爾還在用“真金白銀”助力青島具身智能產業發展。5月14日,青島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生態發展大會舉行,會上成立的一支百億產業基金由海爾創投聯合市政府引導基金共同發起,將為青島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領域技術攻關、平臺建設、人才引育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
再從山東層面來看,日前印發的《關于加快人工智能賦能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的推進方案》中,山東明確指出要聚焦家居、醫療、社會治理等13個領域,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示范應用高地。
這其中,不少領域都與海爾布局的三個世界一流的產業生態相契合。
從這個角度來說,海爾對AI的全面擁抱,不僅是一部自我進化的品牌敘事,更關乎青島以及山東長期競爭力的構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