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11日訊(編輯 楊斌)債券承銷商的“內卷”依然十分激烈,“地板價”承銷又來了。
市場人士透露一則大行二級資本債承銷低價服務費的消息,事涉廣發銀行。
財聯社查詢了解,廣發銀行于今年6月16日發布的“2025-2026年度二級資本債券發行服務機構(主承銷商)選聘采購項目進行競爭性磋商采購”項目,擬通過采購選定最高不超6家中選供應商,由其為廣發銀行提供2025-2026年二級資本債券承銷服務。
公開信息顯示,本次承銷服務費總額為6.3萬元,扣稅后供6家中標機構分配。
7月10日,廣發銀行公布了本次選聘采購項目的中選結果。中國銀河證券、廣發證券、興業銀行、國泰海通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信證券等6家機構中選,承銷服務費總額63448元,提供稅率6%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圖:廣發銀行二級資本債發行服務機構選聘中選結果
(資料來源:廣發銀行供應商服務平臺網站,財聯社整理)
有消息稱,本次中選結果還公布了中選單位的含稅預估服務費情況,但財聯社查詢了廣發銀行供應商服務平臺網站,截至發稿時,已無中選單位預估服務費的分配情況,整體中選結果的公告依然存在。
企業預警通顯示,廣發銀行存續債券196只(包括同業存單),存量規模5425.22億元。今年以來,廣發銀行尚未發行過二級資本債或永續債,融資主要以期限一年內的同業存單為主,滾續融資需求較大。去年8月發行的“24廣發銀行二級資本債01A”,規模200億元,期限5+5年,票面利率2.17%。
業內反饋,近年債券承銷商競爭激烈、“內卷”嚴重確是事實。
投行業務人士介紹,近年來,債券市場中承銷機構“低價包銷”、“返費”等現象突出。在一些項目中,部分承銷商為獲取業務,做大承銷金額,以便獲取相對高的市場排名,紛紛以極低的承銷費率參與競標,甚至出現“地板價”承銷的情況。過低的承銷費率主要是由于承銷商為了擴大業務規模而惡性競爭,這不僅加劇了券商間的競爭態勢,也對行業的長期健康穩定發展不利。
“承銷費下降是趨勢,但如果下降得過快,甚至不能覆蓋業務成本,承銷前的盡職調查就很難做細,一旦債券違約事件發生,對市場的影響都很大。” 某股份行承銷人士此前向財聯社表示。
今年6月中旬,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關于加強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承銷規范的通知》,針對市場成員反映的低價承銷費、低價包銷、拼盤投資、利益輸送等問題明確自律要求。其中,承銷機構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銷費率報價參與債券項目競標。
“但是,監管或協會所稱的‘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銷費率報價’,實際上不好界定,說法、規避的手段很多,所以市場亂象仍然不止。”上述投行人士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