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吉島迎來大量游客的同時,海灘卻出現了一位“危險訪客”——一種看似來自科幻電影、實則擁有致命毒性的稀有生物“藍海龍”(Blue Sea Dragon),引發當地警示。
這種罕見而神秘的生物,學名為Glaucus atlanticus(大西洋海神海蛞蝓),時隔近兩年后,突然在卡倫海灘(Karon Beach)被再次發現。這一發現由環保組織 MonsoonGarbage Thailand 在網絡上發布,并配上一張它被置于玻璃杯中的照片。
藍海龍體長僅3厘米,屬于海蛞蝓的一種,但別被它小巧的體型和絢麗的藍銀色外表欺騙——它是海洋中毒性最強的無脊椎動物之一。
“它看起來像迷你寶可夢,但你一旦碰它,輕則進醫院,重則可能危及生命。”當地一位海洋專家警告說。
危險的“海中刺客”
藍海龍通過攝食有毒生物(如火母水母和火珊瑚)并將其毒性細胞儲存在自身組織內,從而擁有強大的自衛系統。這種“內建毒武庫”不僅能擊退天敵,也對好奇的游客構成嚴重威脅。
它釋放的毒素可能引發:
- 嚴重的皮膚炎癥
- 惡心、頭暈、嘔吐
- 嚴重時甚至影響心臟與神經系統功能
泰國農業大學(Kasetsart University)海洋生物學講師通·探羅納瓦薩瓦(Thon Thamromgnawasawat)建議,如不慎接觸,應立即使用醋清洗患處,處理方式與水母蜇傷類似。
官員呼吁游客切勿觸碰陌生海洋生物
卡倫海灘作為普吉島最熱門的旅游景點之一,藍海龍的突然現身讓當地海洋與沿海資源部門高度警覺,緊急呼吁游客:“無論看起來多美,陌生生物不要碰!”
“這是大自然美麗背后隱藏危險的提醒,”一位官員表示,“人們在海邊游泳或散步時,必須保持警惕。”
藍海龍并非虛構神獸,而是生活在熱帶海域的一種海蛞蝓,原產于大西洋、太平洋與印度洋,常見于澳大利亞、南非及南歐沿岸。
與一般海蛞蝓在海底爬行不同,藍海龍利用體內儲存的空氣漂浮于水面,倒掛著隨洋流漂流,從而快速移動、偽裝自身并以閃電般速度捕食有毒獵物。
它獨特的藍銀色體表在海面與天空中具有雙重偽裝能力:
- 從上方看,它與海面融為一體;
- 從下方看,又仿佛是天空的倒影。
這種奇特的生存策略,加上其驚人的毒性,使得藍海龍成為海洋中最令人敬畏的無脊椎動物之一。
截至目前,普吉島尚未報告與藍海龍相關的傷害事件,但海洋部門已加強巡查監控。一位卡倫海灘救生員對媒體表示:“遠觀可以,千萬別靠近!這條小‘龍’雖小,但毒性十足。”
隨著泰國海灘重新吸引大批游客,當局希望通過宣傳提高公眾意識,防止假期變“驚嚇之旅”。因為在藍海龍面前,‘無知’真的可能致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