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中考,總是牽動著每一個考生和家長的心。2025年中考,北京景山學校大興實驗學校兩名學生分別斬獲全區第一名、第二名;在全區前 50 名中,該校占據了5 席。如此耀眼的成績,不禁讓人深思:北京景山學校大興實驗學校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帶著問題,小編進行了深入剖析。
中考高分的背后,是教育本質的回歸
優異的中考成績,是北京景山學校大興實驗學校始終堅持“全面發展打基礎,發展個性育人才”辦學理念的生動實踐。本著這樣的教育理念,學校定下“三不原則”:不占周末,全天開放圖書館、實驗室、體育場館,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發現興趣;不砍課程,音樂、美術、勞動課與學科課同等課時,用藝術與實踐滋養全面發展;不唯刷題,推行“思維課堂”改革,用辯論賽、實驗攻堅替代機械訓練。
這種堅持并非“逆勢而為”,而是學校與“雙減”“素質教育” 政策深度契合的“雙輪驅動”。在“減法”上,嚴控作業量推行“分層彈性作業”,建立作業熔斷機制,用過程性成長檔案替代排名競爭;在“加法”上,課后服務開設非遺傳承、編程等50余門選修課,讓學習延伸到課本之外。
學校把原本用于題海戰術的時間、師資、經費,轉向課程研發與個性化學習支持,讓學生接受更加優質高效的教育,為區域學校提供了可借鑒的“資源重組”之道。
樹立系統育人觀,從“個體優秀”邁向“群體卓越”
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北京景山學校大興實驗學校樹立系統育人觀,按照學生成長規律,整體規劃教育教學,精準把握并放大九年一貫制學校的辦學優勢和育人優勢,通過構建“以生為本”課程體系,真正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學校開設的項目式學習、跨界課堂、挫折教育課等,看似與考試無關,實則在悄悄塑造學生的思維與素養。
項目式學習提升素養——例如,學校在語文項目式學習中,通過改編杜甫詩詞,使學生讀懂詩人的家國情懷,正是學校“反套路”課程設計的縮影。
跨界課堂啟迪思維——校園環保改造項目中,學生在調研、設計、執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練就了理科的邏輯推理與文科的表達溝通能力;歷史與藝術跨界課堂上,學生從歷史背景出發創作藝術作品,跨學科思維讓他們在中考綜合題面前游刃有余……
挫折教育磨礪意志——挫折教育課通過模擬困難情境、分享名人勵志故事等,讓學生學會在壓力下調整心態。
此外,學校特別設立“學習互助小組”,讓個體優勢轉化為集體力量。學校將不同層次學生混合分組,尖子生在講解中深化認知,薄弱生在提問中突破瓶頸,再輔以小組競爭獎勵機制,形成“1+1>2” 的共進效應。
這種“因材施教”的智慧,同樣體現在分層培養中:對尖子生,學校鼓勵參與學科競賽、研究性學習,拓寬知識邊界;對基礎薄弱生,教師則從簡單知識點入手,制定個性化計劃,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適合的教育。
從“非應試”課程的隱性賦能,到分層教學的精準托舉,再到互助機制的協同共進,學校用看得見的課程設計,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軌道上蓄力奔跑,激活全體學生共同提質。當每個學生都被看見、被滋養,群體的卓越便有了最堅實的根基,“萬紫千紅春滿園”由此成為現實。
關注教學細微處,讓學習真正發生
“雙減”“雙新”背景下,教學管理的精細化水平成為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北京景山學校大興實驗學校從批注式備課、分層作業、錯題本、“小老師互助組”、“家庭溝通指南”等細微環節著手,推動教學規范化、精細化發展,讓學習真正發生。
以分層作業為例,學校積極推行分層作業模式。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掌握程度和學習進度,將作業分為基礎、提高、拓展三個層次。
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基礎層作業側重于課本基礎知識的鞏固,比如語文的字詞聽寫、數學的基本公式運用等,幫助他們夯實基礎;基礎扎實的學生則完成提高層作業,這類作業難度有所增加,注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思維能力的鍛煉,如語文的閱讀理解分析、數學的中等難度應用題等;而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挑戰拓展層作業,包括學科拓展閱讀、探究性項目等,培養創新思維和深入探究能力。
這種分層作業的設計,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得到鍛煉和提升,避免了“吃不飽”和“吃不了”的情況 。學生們不再因為作業難度過高或過低而感到焦慮或無聊,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
實施多元評價,從“緊盯分數”轉向“關注成長”
在亮眼的中考成績單背后,多元評價功不可沒。學校從注重成績轉變為更全面的評價標準,包括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等。與此同時,多元評價也轉變了家長的教育觀念,不再是緊盯孩子的考試分數,轉而更加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于是,家長們支持孩子通過做甜點、聽音樂、跑步 等方式緩解學習壓力,而不是一味死啃書本。
當前,我國中考制度正經歷深刻變革,從“育分”轉向“全面育人”。北京景山學校大興實驗學校用優異成績證明,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并非“減負”與“提質”的博弈,而是可以通過教育創新實現“雙贏”。真正讓大家看到學校追求的不是分數的巔峰,而是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屬于自己的賽道上攀峰不止。
若用一句話總結北京景山學校大興實驗學校的教育秘訣,那便是:“讓教育像呼吸一樣自然——在自主探索中積淀學識,在真實挑戰中煥發潛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