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外交部就所謂“中國軍艦使用激光照射德國軍機”一事向中國提出抗議,引發國際輿論關注,德國方面宣稱,其軍機在執行歐盟紅海護航任務時遭中國海軍艦艇激光照射,導致設備受損、任務中斷,甚至威脅人員安全。
對此,中國國防部迅速作出回應,明確指出德方指控與事實嚴重不符,并列舉兩個關鍵證據予以澄清,中國軍艦壓根未進入紅海,更未開啟激光設備,使得事件真相迅速浮出水面,所謂“激光照射”不過是德國方面自導自演的鬧劇。
隨著中國國防部權威回應的公布,這場烏龍事件不僅暴露了德方信息失實的尷尬,更折射出某些西方國家在炒作“中國威脅論”時的不擇手段。
德國的“烏龍”指責
故事的開場,德國人把話說得很重,七月初,一架為歐盟“阿斯皮德斯”護航任務賣命的德國偵察機,正在紅海海域上空飛行,機上載著四名德國軍人和一名平民機組,突然間,一束激光毫無征兆地射來,直指飛機。
德方宣稱,這束光來自一艘中國軍艦,他們將此舉定性為對德國軍事人員“不可接受的威脅”,并表示任務因此受到嚴重干擾,被迫中斷。
飛機最終安全返回了吉布提的基地,機上人員安然無恙,但柏林的外交部和國防部已經怒火中燒,一場國際風波就此拉開序幕。
德國外交部聲稱其軍機在紅海執行歐盟“阿斯匹德”任務時,遭中國海軍軍艦“激光照射”,并召見中國大使表達抗議,西方媒體隨即煽風點火,渲染“中國威脅飛行安全”的論調。
據德新社、《明鏡周刊》等報道,7月2日左右,一架參與歐盟“阿斯皮德斯行動”的德國偵察機在紅海上空,聲稱遭中國軍艦激光照射,導致設備受損及人員受影響,迫使飛機緊急返航。
聽起來,這是一次清晰無誤的“惡意照射”,然而當話筒遞給另一方時,故事的版本發生了180度大轉彎,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的回應簡單、直接、干脆,表明德方所說,與事實完全不符。
中方證據擊破虛假指控
中國國防部迅速澄清:事發時段,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正于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從未駛入紅海,激光設備更未啟動。
亞丁灣和紅海,聽著近,其實隔著一個曼德海峽,對于軍艦航行來說,絕不是一回事,這就好比有人說在北京三里屯看到了你,你卻拿出證據證明自己那會兒正在上海南京路逛街。
這一下,皮球被狠狠地踢回給了德國人,要么是德國那架由民用承包商運營的“比奇空中國王350”巡邏機,其偵察能力非常業余。
連遭遇的軍艦究竟是哪一國的都沒搞清楚,就把別人的船當成了中國的,如果真是這樣,那德國海軍的專業性就成了一個笑話。
要么就是這整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有別的劇本,比如在刻意捏造事實依據的對中方進行指責,以此讓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的配合著他國的行動。
不過要說更有意思的,還得是是中方回應的措辭,“沒有開機使用激光設備”。有分析認為,這句滴水不漏的話,既否認了操作,又沒有直接否認“船上沒裝”,留下了一層耐人尋味的模糊空間。
中國國防部聲明明確指出,中國海軍艦艇在相關時段“未開機使用激光設備”,這一表述暗示,中方艦艇的激光系統(若配備)僅用于測距、輔助探測等非武器功能,且當時并未啟動。
換言之,德方所謂的“激光攻擊”在技術上無從發聲,若德機確遭激光照射,其來源或為其他設備(如測距儀短暫發射),亦或純屬杜撰。
在這兩個證據的證明下,這一聲明直接戳破德方謊言,若指控屬實,唯一可能便是德方誤將其他國家軍艦當作中國艦艇,或干脆憑空捏造。
政治表演背后的隱憂
要看懂這場羅生門,我們得先搞明白,德國人嘴里的“激光”,到底是個什么東西,而此次烏龍事件絕非偶然,其背后暗藏德方三重考量。
大部分艦船都裝備著激光測距儀,它們是光電系統的一部分,就像我們眼睛的瞳孔,用來精確測量目標距離,這類激光功率極低,對人眼安全,其存在就像超市里的掃碼槍一樣平常。
而在國際通行的軍事操作中,當有不明飛行器或船只過于靠近時,使用低功率激光照射,是一種常見的非致命性警告手段。
它更像一聲響亮的驅趕哨,告訴你“離我遠點”,避免因誤判而擦槍走火,美軍也曾多次使用這種方式。
而最后一種就是科幻電影里那種能燒毀一切的高能激光武器,然而現實中這類裝備(比如美軍的LaWS系統)體積龐大,需要驚人的能源供應和冷卻系統,在軍艦上極為顯眼。
目前沒有任何公開證據表明,中國的驅逐艦或護衛艦普遍裝備了這種“大殺器”,回頭看這次事件,德國飛機安全返航,人員無恙,這個結果本身,就幾乎排除了“激光武器攻擊”的可能性。
而在排除了這些可能性后,我們也就不難猜出,德國近期在歐盟內部積極扮演“對華強硬”角色,實際上就是借機迎合美國戰略,配合美國主導的“反華敘事”,試圖通過制造摩擦彰顯“忠誠”。
同時這種“激光羅生門”,其實一點都不新鮮,這道神秘的“鬼影”,在過去幾年里已經反復登場,幾乎成了一出保留戲劇。
2022年,澳大利亞聲稱其一架P-8A反潛巡邏機在澳洲北部空域,遭到中國軍艦的激光照射,中方旋即駁斥,指出是澳方飛機先行抵近,做出惡意挑釁行為,最近距離軍艦僅4公里。
2024年,菲律賓也多次指控中國海警船在南海對其船只使用激光,干擾船員視力,中方同樣表示,是菲方船只不顧警告強行闖入,中方使用手持綠色激光設備作為警告信號,與武器無關。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一個清晰的模式,一個與中國存在地緣摩擦的國家,在一次近距離接觸后,高調指控遭遇“激光照射”,西方媒體迅速跟進,將其渲染為“中國威脅”或“不安全行為”的又一力證。
此次德國故技重施,卻因情報失誤露出馬腳,國此次鬧劇不僅自損信譽,更暴露出西方某些國家在信息戰中的粗疏與浮躁,連基本事實都未核實便急不可耐地栽贓,暴露其“政治正確”壓倒真相的病態邏輯。
結語
德國此次“激光照射”指控,在事實與邏輯層面存在重大漏洞,中方的兩個證據,從地理錯位與技術狀態,已構成對德方說法的致命反駁,因此不難看出此次事件本質就是西方在紅海的戰略試探與輿論戰操弄,而非簡單的“技術事故”。
中國海軍始終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己任,亞丁灣護航十余年,護航船只數千艘,從未引發任何安全爭議,反觀某些國家,動輒以“威脅”之名行挑釁之實,才是真正破壞地區穩定的禍源。
中德作為全球重要經濟體,本應在氣候、貿易等領域深化合作,而非陷入無意義的對抗,若德國繼續盲目追隨美國對華策略,最終只會損人不利己,重蹈歷史覆轍。
不知道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