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展現徐匯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徐匯區融媒體中心聯合區委組織部、各街道(鎮),特別推出“向新而生 匯心前行——我在街區當書記”系列報道。通過街區書記的視角,記錄他們在基層治理中的創新舉措、為民服務的點滴故事,展現黨建引領下社區治理的豐碩成果。
清晨六點半,徐匯區楓林街道天龍街區的晨光剛掠過菜場頂棚,王錫瑩的帆布包已經裝上了巡視手冊和商戶聯系卡。這位街區女書記總在早高峰前穿過零陵路,包子鋪蒸騰的熱氣里,她熟稔地和攤主老李打招呼:“今天芹菜進價咋樣?上周說的下水道問題我盯著呢。”
為商戶分發宣傳折頁和平安大禮包(左為王錫瑩)
從防備到熱絡,她這樣叩開信任之門
去年冬天剛上任時,這片有100多家商鋪、200多個攤位的街區像盤散沙。王錫瑩記得第一次帶支部成員走訪,五金店老板擦著扳手頭也不抬:“又是來查消防的吧?”卷簾門半拉下的縫隙里,全是不信任的目光。
處理零陵路630號違建拆除后門漏水問題,聯合城管、天一二居委為其安裝擋水條
改變從一雙“鐵腳板”開始。她給自己定了規矩:每天至少走3家店,不光記經營難題,還嘮家常——蛋糕店老板娘的女兒要中考,水果店老張的母親犯了關節炎,這些都記在她的筆記本里。三月的雨天,零陵路商鋪前的窨井突然反涌糞水,接到電話后,她5分鐘跑到現場,蹲在路邊給環衛所打電話的樣子,讓圍觀的商戶直咋舌。當90分鐘后清理車開走,她笑著對店主說:“以后堵了就打我電話。”
這樣的“急茬”成了常態。四月,宛平南路水管爆裂,她帶著徐房集團的人在積水中跑前跑后,膝蓋撞到井蓋青了一大塊,卻在60分鐘內搞定了管道搶修。現在路過商戶,常常看到的是商戶們的笑臉,和“進來吃塊西瓜休息一下嘛”的招呼聲,那張印著她手機號的“街區服務卡”,被商戶們貼在收銀臺最顯眼的地方。
宛平南路突發漏水應急處置
共治破題,從“單打獨斗”到“眾人劃槳”
龍山菜場的網絡問題曾是塊硬骨頭。買菜的阿姨們舉著手機抱怨付不了款,商戶們急得直拍柜臺。王錫瑩緊急聯系各方開聯席會——片區黨委、運營商、居委會、菜場管理方圍坐一桌,她掰著手指頭算:“運營商負責基站擴容,居委會收集用戶反饋,管理方騰地方裝信號放大器,我來盯進度。”一個月后,賣豆制品的王阿姨舉著手機笑著說:“現在掃碼付款‘滴’一聲就成!”
龍山菜場網絡信號問題四方聯席會
最讓人意外的是“僵尸車清零”行動,原本以為要強制拖走,結果隔壁汽修店老板帶著徒弟們連夜收拾,把廢棄電動車拆成零件當教學道具。“現在商戶們碰面會說‘這月咱片區又解決了啥難題’。”王錫瑩翻著微信群記錄,里面全是商戶主動報事的消息。
天龍街區業態調整會議
商居共融,從治理到發展的雙向奔赴
每周四中午,均瑤大廈的咖啡香里會飄出街舞音樂。王錫瑩請來的專業老師帶著白領們跳街舞,玻璃幕墻外,買菜的阿婆們隔著窗戶看得直樂。這是“天龍運動FAN”系列活動的一角——清晨的多巴胺晨跑隊伍總穿街而過,紅色徒步活動還帶著商戶代表去了嘉興南湖,回來的路上,賣文具的小王突然說:“原來黨課可以這么上!”
“美麗FAN”街舞課堂
商居共融聯盟的便民集市成了居民們每月期待的活動。中國郵政擺起郵包代收點,匯豐大藥房的醫生給老人量血壓,滬佳裝飾的設計師現場改戶型圖。最動人的是彤康生物的劉海蓮,她照料獨居老人20年,“我媽以前也沒人照顧”,這個樸素的理由讓王錫瑩紅了眼眶。
與共建單位上海郵政儲蓄銀行共同舉辦環保回收活動
在天龍街區,黨員骨干成為治理一線的“紅色引擎”。支部黨員陳豐作為運動達人,牽頭組織多巴胺晨跑、紅色徒步等活動,以實際行動展現黨員擔當;黨員婁振彥發揮專業優勢,為商戶提供財務合規指導。在他們的帶動下,已有5名商戶骨干遞交入黨申請書,主動參與街區治理。實現從“個體引領”到“群體共振”的紅色傳承。
天龍街區第二次議事會,王錫瑩在介紹“天龍運動fan”品牌建設推進工作
從最初防備的眼神,到現在菜場阿姨會拉著王錫瑩問“下周末集市有沒有修拉鏈的?”這片街區正在用最樸素的方式,書寫著商居共融的生長故事。而王錫瑩的帆布包還在繼續裝著新的問題和期待,就像街區的晨光,每天都帶著新的希望升起。
記者:王永娟
編輯:孫清渠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