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據新華社報道,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12日就一個月前印度航空客機墜毀事故發布初步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涉事客機起飛后不久,兩臺發動機失去燃油供應。
印度航空墜毀客機圖片(來源:初步調查報告)
6月12日,一架從印度飛往英國的印度航空公司波音787-8型客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起飛后不久墜毀。據印度媒體報道,墜機事故共造成274人遇難,其中包括33名地面人員。
此次發布的初步調查報告稱,客機墜毀前,控制兩臺發動機燃油流量的開關在一秒內先后從“運行”切換到“切斷”位置。駕駛艙語音記錄器的錄音中可以聽到其中一名飛行員問:“為什么要切斷飛機供油?”另一名飛行員回答:“我沒有。”
報告還顯示,客機墜毀時兩個開關都移回到了“運行”位置,其中一臺發動機有恢復運行跡象,但最終無力回天。其間,一名飛行員發出“MAYDAY MAYDAY MAYDAY”求救信號。調查人員說,這一過程將成為未來調查的重點。
襟翼設置和起落架位置均為正常(來源:初步調查報告)
報告說,從機場監控視頻可以看到,飛機應急能源沖壓空氣渦輪在客機起飛后立即開始工作,表明客機失去動力。飛行路徑附近未觀察到明顯的鳥類活動,客機飛過機場圍墻前即開始下降。
報告同時顯示,客機失事時襟翼設置和起落架位置均為正常。
7月12日,極目新聞記者就此事咨詢了資深機長陳建國,他表示,從初始報告來看,事故的原因是燃油控制電門被關斷左發10秒和右發13秒,這導致兩臺發動機幾乎同時失效。
波音787燃油控制電門示意圖(受訪者供圖)
陳建國介紹,從波音787等飛機的燃油控制電門設計來說,這個電門有防誤碰設計,就是如果僅僅是誤碰,是不可能從“運轉”位移動到“切斷”位的。那個電門需要拉出外邊的套筒,然后經過一個卡位,才能移動到另一個位置。
因此,陳建國分析稱,最大的可能性是飛行員下意識或有意關斷了燃油控制電門。至于間隔一秒的問題,是因為這兩個發動機控制電門需要拔出來才能從運轉移動到切斷位。
(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