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聊城持續被熱浪包裹,然而有這樣一群人,每天在零下18℃的 “冰窟” 與室外高溫間頻繁穿梭。7月10日,記者走進聊城興農綠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興農冷庫二期,親身體驗了冷庫工人在 “冰火兩重天” 中堅守的日常。
7月10日上午9時,手機天氣軟件顯示室外實時溫度已達30℃,當天最高氣溫預計35℃,山東省氣象臺已發布高溫橙色預警,未來幾日高溫還將持續攀升至40℃。此時的興農冷庫二期內一片繁忙,12部貨梯不停升降,一箱箱冷凍食品被有條不紊地送往運輸車上,與室外的酷熱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聊城俊杰商貿有限公司的貨物存儲區,冷庫大門頻繁開合,一股股寒氣趁機向外涌出。庫管王靈華正忙著協調貨物的出庫與入庫工作?!艾F在是冷凍食品行業的淡季,出貨量比不上冬季!” 他的話讓記者心生疑惑:難道不是天越熱,凍品消耗越大嗎?“我們主要經營十幾個品牌的產品,像火鍋丸子、帶魚、凍蝦等海產品,冬季人們愛吃火鍋,這些火鍋食材就特別走俏?,F在平均每天的出貨量有十多噸?!?王靈華一邊介紹,一邊抹去落在棉襖上的霜花 —— 冷庫頂部制冷管上凝結的霜花,正不斷飄落。
有著二十多年冷庫工作經驗的王靈華坦言,夏季是冷庫工人最難熬的季節。“從冷庫的零下十八九度到室外的零上三十多度,里外溫差將近六十度。進出冷庫都得穿脫棉襖,走到外面,很快就汗流浹背,再回到冷庫,又冷又濕,特別難受?!?王靈華說,老工人們為了保護自己,都會全副武裝,棉襖、棉褲、棉鞋是標配,還會戴上帽子、耳暖和手套,盡可能避免凍傷。
在山東旺君源食品有限公司的倉庫里,四十多歲的郭延立穿戴整齊,正駕駛著叉車將配好的貨物一箱箱運出,車上的對講機里不時傳來指令聲。從19歲在屠宰場工作算起,郭延立在冷庫裝卸行業已經干了二十多年。每天早上七點半,他準時到冷庫,換上御寒棉服后就進庫盤貨、理貨。“早上從七點半忙到十二點,下午三點到六點再接著忙,中間有3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因為這個時間段外面太熱,來買貨的顧客很少。人在冷庫里最多能不間斷工作兩個小時,不然身體扛不住,就算穿得再暖和,時間長了也容易被凍透?!?郭延立說著,揉了揉時常疼痛的肩膀。記者在采訪時,盡管穿了厚棉襖,在冷庫里待了十多分鐘,手指還是凍得發麻。
為了方便顧客采購,山東旺君源食品有限公司在冷庫一樓建了一站式采購中心,里面整齊擺放著 66 個冰柜,存放著一千多款產品?!拔覀冊缟纤狞c多就開門,第一批來進貨的顧客可以直接挑選,不用再去冷庫取貨,又方便又快捷。我們這里還能試吃,顧客覺得好吃,直接下單,我們就能送貨到家。” 公司總經理李祥峰介紹道。
聊城興農綠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建表示,興農冷庫二期是聊城主城區最大的單體庫,使用面積約 3 萬平方米。冷庫采用當前最先進的“氨 + 二氧化碳”制冷方式,相比傳統的氟利昂制冷、“氟利昂 + 冷媒”制冷,安全性能更穩定,制冷效率更高,也更節能環保。在冷庫控制室,電腦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各個區域的溫度?!袄鋷熳顡南募靖邷貢r停電,所以我們提前備好了發電機,一旦停電,馬上啟動發電機,封閉冷庫,確保食品安全?!?任建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崔宇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