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藝術是情感的另一種表達,那在藝術的長河中,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情感表達,每一代藝術家都以各自的方式奏響時代的旋律。
值龍美術館十周年之際,不如來看看這場意義非凡的壓軸大展——“50 - 90”全球藝術代際特展,聆聽跨越時空的情感共鳴。
乘坐地鐵6號線至大劇院或者開車導航至國華金融中心,乘坐電梯到一層即可抵達龍的美術館,展覽直至8 月 3 日,免費向公眾開放。
此次展覽以白色為主調,展廳內,近90件橫跨五個代際的藝術作品靜靜陳列,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與藝術語言在這里碰撞交融。
步入主展廳,首先是50后至70后三代藝術家的創作版圖。
這些作品如同歲月的切片,將各自時代的記憶與思考凝固在畫布之中。
盡管歷史浪潮牽引著每個時代的主流方向,但每位藝術家仍以獨特的個人語言作出回應——
或扎根文化傳統,或融合多元文明,用繪畫、雕塑、裝置等多種形式,展現全球藝術的豐富維度。
相對于前面幾代藝術家,80后與90后藝術家的作品呈現截然不同的氣質。
這些年輕創作者更關注個體表達,作品帶有鮮明的全球化印記。
科技的飛速發展和新材料的涌現,深刻改變了他們對圖像的選擇與創作方式——在傳統繪畫之外,數字藝術、混合媒介作品展現出蓬勃的創造力。
不同于前輩藝術家對宏大敘事的偏好,年輕一代將目光投向日常生活,賦予平凡對象以超凡想象。
在傳統與前衛之間,他們自由游走,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語言。
展覽以這兩個代際的藝術家作為結尾,不是試圖為他們找到一條明確的線索。
而是讓年輕一代的藝術視野得以呈現,讓觀眾看到滾滾向前的全球當代藝術在此時此刻的浪潮。
正如策展人所言:“藝術之于時代的重要性,不在于對‘新’的追逐,也不是對‘舊’的固守,而是在每一個時代的切片里,藝術家以個人視角對世界作出回應。”
站在展廳出口回望,五個代際的作品在視線中交疊。從具象到抽象,從傳統媒介到數字藝術,變化的只是形式,不變的是人類通過藝術尋找自我、對話世界。
藝術從未停止演進,它如江河奔涌,每一代人都為其注入新的支流。
在仲夏,不如找尋一天空閑,看一場跨越五個代際的美術展。
周一閉館,不要跑空哦~
/ 文末話題 /
你喜歡看美術展嗎?
編 輯EDITOR
丫 丫
攝 影PHOTO
丫 丫
設 計DESIGNER
芥 末 拿 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