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已經63歲了。
初出道時,年少成名的他聽到60歲,曾驚訝地調侃:有那么老的藝人嗎?
可在前不久的采訪中,當主持人談起耳順之年,他只是笑笑,不再說話。
或許劉德華自己也沒想到,時間會過得這么快。
這位娛樂圈里的常青樹,出道40年,發過120張專輯,得過500個權威音樂獎項,拍過140部電影,拿過3個金像影帝。
他的身上背有太多標簽:四大天王、五虎將、五金影帝……
粉絲喊他“華仔”,港人常驕傲地說:“香港20年才出一個劉德華。”
每當提起舞臺上的那抹瀟灑身影,大家總是習慣性想到“敬業”、“勤奮”、“和善”等諸多贊賞詞匯。
不過今天,啊蔡不想說以上任何一個標簽的劉天王。
而是想說說,離開聚光燈、回歸到家庭與生活中后,那個不為人知的劉德華。
51歲那年,劉德華迎來了人生中的另一個重要身份——父親。
老來得子,使他分外珍惜這段緣分。
妻子剛進入預產期,他就推掉了所有工作,備上最好的醫療設備,全天守護在產床前,準備迎接女兒的降生。
那時,為了避免女兒的休息受到打擾,一向崇尚節儉的劉德華,不惜耗資2億,買下一棟隱秘豪宅,躲避記者偷拍。
港媒曾爆料:光是女兒出生那年,他就花掉了5個億。
卸下天王的光環后,劉德華將百煉鋼化為了繞指柔,像所有普通父親一樣,恨不能將最好的東西通通送給自己的孩子。
除了物質上的富養,精神上的陪伴,他也從未缺席過。
女兒剛出生時,雖然有請月嫂照顧,但換尿布、喂奶、洗澡等事,劉德華都堅持親力親為。
他曾坦言:“前三個月孩子都是我親自照顧,直到父親勸說我學會放手,我才決定回歸工作。”
然而,即使學會了“放手”,劉德華依舊對女兒事事上心。
不工作時,他會早上3點起來做早餐,5點送女兒上學。
春晚節目一結束,他立馬跟節目組請假:“我要回家看女兒了。”
親自走街串巷地“考察”,只為挑選出一家平價的非盈利性幼兒園,讓女兒“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一向注重家人隱私的他,甚至罕見地在網絡上發布自己和女兒的“嘟嘴合照”,驚呆網友。
對女兒的疼愛之情,溢于言表。
連周潤發都曾吐槽過他:“人生最大的包袱就是女兒。”
曾有人問過劉德華:“如果以后有人要以你拍一部電影,你希望結局是什么?”
劉德華說:“那就將畫面定格在我女兒結婚的那一刻吧。”
這是初為人父時,溫柔的劉德華。
除了對女兒百般寵愛,劉德華對妻子,也是萬般呵護。
1986年,25的劉德華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20歲的朱麗倩。
當時的劉德華正處于事業上升期,意氣風發。
而朱麗倩身為馬來西亞檳城首富的女兒,剛剛拿下了“新潮小姐”選美比賽季軍,追求者無數。
一個是風度翩翩的才子,一個是才貌雙全的千金,兩人一見如故,很快陷入熱戀。
劉德華將朱麗倩保護的很好,直到1999年,有媒體拍到兩人一起逛街,這段感情才被曝光。
初被曝光時,朱麗倩受到了很大壓力。
很多粉絲不愿意接受事實,跑去給朱麗倩寄刀片。
無數媒體追堵著她,要求她回答關于劉德華的問題。
但是她從未有過一句怨言,連劉德華都在節目中說道:“我太太比我更愛我自己。”
圈內好友在提起朱麗倩時,同樣贊不絕口:“能干、漂亮、善于待人接物,煮菜又好吃。”
本是養尊處優的富家千金,卻甘愿隱姓埋名,默默做丈夫身后的女人。
面對這樣的深情,劉德華亦用歲月予以回報,將對妻子的愛,浸染在生命的點點滴滴中,潤物無聲。
2017年,劉德華拍攝廣告時墜馬受傷,差點癱瘓。
那段時間,朱麗倩住在醫院里,鞍前馬后地照料他,才把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恢復如初。
正是這場意外,讓劉德華突然意識到,家人對自己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從那以后,他開始推掉不必要的工作,回歸家庭。
他會陪妻子去逛菜市場;去2小時200塊的美容院做美容;一起散步,一起運動。
相濡以沫,也風雨同舟。
相愛幾十年,他們從未吵過架,堪稱娛樂圈里的模范夫妻,羨煞旁人。
在一場演唱會上,劉德華帶著妻女現身。
他看著朱麗倩,溫柔地告訴大家:
“大家好,我想給大家介紹我的兩個寶貝。”
有些喜歡,即使嘴上不說,也會從眼睛里流露出來。
這是身為人夫時,深情的劉德華。
2006年,剛出道的張含韻去參加一場頒獎典禮,大合影時被擠到了最旁邊。
這時,一位“大咖”站到她身旁。
面對張含韻的震驚,他輕輕解釋道:“只要我站在這里,他們就不能把你們剪掉。”
哪怕身處C位,依然能夠細心地照顧到每一個角落。
這個人就是劉德華。
2011年,許鞍華準備拍攝《桃姐》。
由于影片內容講述的是“一個保姆的一生”,沒有流量明星站臺,也沒有新穎刺激的劇情,沒有人愿意為她投資。
無可奈何下,許鞍華找到好友,對他說:“我很久沒有足夠的錢了,你能不能幫幫我。”
好友沒想到,自己尊敬的導演,竟然在流量票房的夾擊下,連基本的生存都成了問題,當即投資3000萬,并親自擔任主角。
他說:“香港電影不能死啊,我就是窮一輩子,也會支持的。”
這個人還是劉德華。
港星鄭則仕背負2000萬債務時,人人對他避之不及。
只有一個人挺身而出,主動邀請他合拍電影,并讓他擔任制片人。
度過難關后,鄭則仕說:“娛樂圈沒有真朋友,在最落魄的時候,只有他向我伸出了援手。”
他沒想過回報,只是淡淡告訴大家:“學到就要教人,賺到就要給人。”
這個人依舊是劉德華。
多年以來,圈內圈外,劉德華結下了不少善緣。
而由他親手撒下的這些種子,最終也生根發芽,在時間的洪流中,長成了參天大樹。
2008年,劉德華發起抗震救災關愛行動。
500多位明星積極響應,7個小時籌得2400萬善款,第一時間匯往災區。
這些捐款人里,有他曾施以援手的朋友,也有敬佩他品性的陌生人。
大家毫不猶豫,挺身而出,將涓涓細流般的善意,匯聚成海,僅僅只是因為“劉德華”三個字。
為此,劉德華不惜下跪致謝。
這是他結下的善緣,也是他收得的善果。
戲內,《無間道》的劉建喃喃自語,說自己想做個好人。
戲外,劉德華的這個“好人”,已經身體力行地做了幾十年。
這是俠肝義膽的“好人”劉德華。
60歲那年,劉德華以出道40年為契機,開設了一場直播。
他說:“不是慶祝一個人紅了40年,是慶祝一個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了40年。”
語氣平淡又篤定。
2個小時,1億人圍觀,直到直播結束,還有不少人留在直播間里不肯離去。
這就是劉德華的號召力。
曾有人問,劉德華憑什么火了這么久?
自媒體作者@船長 這樣感慨道:
“因為他樂于助人、謙遜有禮、懂得感恩與回饋。
因為他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好人啊,像那個雨天幫你撐傘,摔倒了會把你扶起來的老好人。
他始終相信善良,也愿意傳遞善意。”
浮浮沉沉中,多少明星在浪潮的推波中來了又去,化為泡沫又消失不見。
只有劉德華,守著初心,走過了半個世紀,樹立出了一個偶像真正該有的模樣。
的確,他老了,身體情況大不如前,10點過后不能喝咖啡,不敢拍動作戲,演唱會上的聲音沙啞,被迫中止歌唱。
但那又怎樣呢?
熙熙攘攘的名利場中,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只有他抬頭看向了月亮。
那一抹溫柔到極致的純粹,便值得我們半生追隨。
在那場直播的最后,劉德華為大家唱了首《奉陪到底》:
“從沒想過有誰為我這樣,萍水相逢。
然后一生無底線給我,奉陪到底。”
無論劉德華有多少面不一樣的人生,我想,只要是他,我們都愿意奉陪到底。
無論華仔有多少面不一樣的人生
我們都愿意奉陪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